近日,青島市委、市政府召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動員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有關部署,提出打造創新之城、創業之都、創客之島。
青島市將“三創”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打戰役,立足青島本土優勢,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著力為青島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率先走在前列提供強大動力。
在工作重點上,將著力做好“五個抓”:
一是抓核心。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抓好藍色創新,推動海洋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載體等深度融合,加快海洋國家實驗室等重點海洋科研院所的作用發揮和院所的引進和建設,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城。突出抓好區域創新,加快西海岸新區和紅島經濟區建設等“一谷兩區”建設。突出自主創新,聚焦智能制造、軌道交通、新能源、大數據、海洋生物醫藥等新領域,提高科技攻關能力,攻破一批前沿技術。
二是抓主體。強化企業的主體地位,大力實施“千帆計劃”,解決制約科技型企業發展的瓶頸難題,激發企業的發展活力。推廣海爾“人人創客”經驗,鼓勵和引導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更好的整合線上線下資源,企業內部和外部資源,為創客提供設計、制造和銷售等支持配套服務。
三是抓平臺。著力打造眾創空間,為企業成長、個人創業提供開放式綜合性平臺。硬件方面,高水平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軟件方面,制定配套管理和服務辦法,解決好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配建方面,在全社會特別是大中學生中開展創客教育,建立實踐基地和科普基地,培樹創客意識,鼓勵開創創客交流活動,搭建起創客與企業家、與投資人和創業導師的互動平臺。
四是抓服務。做好“加法”,實現政府加市場、科技加金融。推進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搭建各類投資的投融資平臺,引導天使資金、創業資金等支持“三創”活動,降低創新企業及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做好“減法”,繼續簡政放權,降低創業門檻,提高審批效率。
五是抓改革。破除阻礙“三創”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釋放各類主體的創造潛能。整合創新創業資源,使創新與經濟相融合,立足青島產業優勢,分類推進各行業、各領域的科技創新。重點突破一些關鍵技術,通過創新搶占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使創新與社會治理相結合,運用信息技術先進手段提高社會的治理水平。
在打造“眾創生態”上,著力做好“四個全”:
一是全要素聚集。聚集人才、科技金融、中介組織和創新創業的文化等要素,完善有利于推動“創新、創業、創客”的政策體系、服務機制,吸引各種資源流入,打造眾創要素的匯聚洼地,制定出臺有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政策。
二是全方位融合。發揮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創客以及金融、中介機構等不同的主體在創新創業中的作用,強化協同配合,把創新意識和資本、技術、市場有機結合,形成創新創業的最強力量。
三是全能量激發。提倡“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使“創新、創業、創客”成為青島的價值導向、生活方式和城市特色。大力倡導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鮮明導向,育人、引才、留才、用才,最大限度的調動起人才的積極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
四是全社會行動。鼓勵人人當創客,開展全城創客行動,鼓勵全城創業,特別支持企業家等創業能人、科研人員、留學歸國人員以及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投身創業大潮。鼓勵企業、科研院所根據自身特點,向社會開放創新平臺,服務創客,服務草根,實現資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