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民用商業遙感小衛星星座“北京二號”成功發射
日期:2015年07月27日 來源:科技部
北京時間2015年7月11日零時28分,由三顆高分辨率衛星組成的“北京二號”民用商業遙感小衛星星座(DMC3)成功發射升空。“北京二號”星座是國家“十五”科技計劃支持下孵化出的“北京一號”民用商業遙感小衛星的后續衛星計劃,該星座是我國首個民用商業遙感小衛星星座。星座系統設計壽命7年,由三顆1米全色、4米多光譜的光學遙感衛星組成。衛星發射后,每年可為全球提供覆蓋全球,空間和時間分辨率俱佳的遙感衛星數據和空間信息產品,可為國土資源管理、農業資源調查、生態環境監測、城市綜合應用等領域提供空間信息支持。
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作為“北京二號”的前身,“北京一號”小衛星,成功運行7年,于2012年退役,是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和863計劃聯合支持的重大科技成果。“北京一號”小衛星作為我國唯一由科技部支持自主控制的民用在軌遙感小衛星,探索了我國以企業為實施主體,由政府支持、企業運行、商業服務的民用航天產業化發展的全新機制。
“北京一號”小衛星的成功運行為“北京二號”星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提高我國高分辨率遙感衛星數據自主保障能力,促進我國衛星應用產業商業化發展,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延續了“北京一號”小衛星成功的探索創新體制和機制,在技術研發、國際合作和商業模式上積極創新,充分利用“北京一號”小衛星已成功建立的國際合作渠道,與英國薩里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和英國DMC國際成像公司合作,成功建成了“北京二號”遙感小衛星星座系統。該項目是我國民用航天領域批準的第一個采用市場機制建設的遙感衛星星座項目,已納入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
近年來,遙感衛星在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的應用日趨重要,防災減災、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等領域對高分辨率遙感數據的應用需求日益迫切,“北京二號”星座的成功發射,將成為我國民用遙感衛星體系和自主遙感數據源的有益補充,對促進我國衛星應用產業商業化發展和機制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北京一號”、“北京二號”的探索與實踐,標志著我國在社會力量參與航天產業發展,促進遙感衛星應用商業化和國際合作推廣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