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是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對推動服務業模式創新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均具有積極作用。為推動山東物流業快速健康發展,促進物流社會化和現代化,山東省科技廳積極組織、引導和服務,開辟了一條依托產學研結合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的成功路。
一是積極促進物流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需求對接。按照區域劃分,省科技廳通過政策和資金傾斜,組織開展企業與院校、研究機構間的產學研結合活動,組建重點技術自主創新平臺,如聯合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物資學院共建“北方現代農業物流產業研究院”及成立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就區域內、行業內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組建聯系相對穩固和緊密的研究和實踐團體,集中人才、資金、資源優勢進行技術攻關,提高產學研結合的實際效果。同時,省科技廳通過加大對物流企業橫向課題成果的傾斜,充分調動院校參與推動物流企業轉型的積極性,加大政策傾斜吸引物流企業內的專家參與院校的物流學科建設。
二是鼓勵聯合培養產學研結合的應用型人才。積極組織協調院校與企業聯合培養物流適用人才。通過組織學校與物流企業緊密聯系,改革以課堂和學校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如鼓勵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3+2”人才培養計劃,實施“高職階段(3年)+“本科階段(2年)”分階段人才培養。支持建設“內外一體”的產學研基地,使院校成為企業的培訓基地、技術研發基地,鼓勵企業為院校內學生創設開放的學習環境和實踐平臺,實現了學院與行業、企業的深度融合。鼓勵院校與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式培養,積極開發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有機結合的“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體系,鼓勵定崗實習制度,畢業生由物流企業安排就業。
三是引導創造一批產學研結合的新模式。鼓勵物流企業從人才需求和政策需求入手,院校從培養企業需求的人才和解決學生就業入手,研究機構從了解真實情況和企業經營者的觀點入手,在社會層面尋找產學研合作的“結合點”,創造新型產學研服務模式。鼓勵企業建立健全產學研合作的互利機制,企業、院校和研究機構遵循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實現企業經營上臺階,科研成果有應用,人才培養合需求的多樣化目標,充分整合產學研各方資源。對通過產學研合作,解決物流產業研究、企業經營、人才教育等實際問題的緊密型組織,給予資金支持或經費補貼,通過財稅政策引導產學研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