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科技圍繞“三大國家戰略舉措”和“兩美浙江”建設,突出民生科技產業和民生公益事業主題,改善民生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開展科技治水系列活動。開展治水課題的研究和實踐,編印相關技術手冊。“城鎮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等項目取得實質進展,使出水低成本穩定在國家一級A標準;“千萬噸工業廢水污染物減排技術轉化工程”在紹興建立6個印染污水減排技術推廣點,運行成效顯著;2014年設立2000萬元科技惠民計劃項目,涉水科技項目所占比例達一半以上。
二是社會發展領域科技項目實施成效明顯。與上海市、江蘇省共同承擔“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支撐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圍繞“五水共治”、霧霾治理等主動設計實施省級重大項目,實施生物醫藥、環保技術、重大與高發疾病防治技術等重大專項。“浙江省城市區域霧霾天氣防控研究”提出了霧霾的判別指標,開展了全省空氣質量狀況的模擬與預測預報;“濕法高效脫硫及硝汞控制一體化關鍵技術”項目研發的成套裝備,已推廣應用110余套,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
三是啟動科技惠民計劃。涉及環境保護、人口健康等領域的10個項目,預期引進并轉化科技成果64項,惠及100多萬廣大山區和海島居民。樂清市依托溫州醫科大學,完成120萬人口的社區眼病篩、防、治,總體致盲率降低50%。紹興市柯城區引進智慧醫療,開展遠程會診、山區移動救護、慢病管理等服務,有效解決了山區群眾看病難的問題等。省財政給予500-1000萬元建設經費補助,新建“歸創血管類醫療器械研究院”等14家重點企業研究院。示范國產設備2721臺套,受益人口達50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