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呂述望,男,1941年生,江蘇沭陽人。現任中科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65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自動控制專業。
1978年調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北京)任教,參與創建數據與通信保護研究教育中心(DCS中心),擔任實驗室主任。
1980 年以來主要從事密碼學、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
1986年6月提升副研究員。
1995年4月受聘擔任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1997年6月受聘擔任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
1.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專家委員會委員。
2.北京對外科技交流協會理事會理事。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信息安全、密碼技術。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中:
1.主持了“信息安全中關鍵芯片集成及其基礎研究”課題;在國家高科技發展計劃(863)中。
2.主持了“密碼算法標準研究及其芯片集成”課題。
3.承擔了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完全映射及其密碼學應用”。
科研成果:
在基礎置換研究方面,特別是正形置換的生成及其應用有所創新,專家評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6年國家密碼管理局公布了一個分組密碼算法—SMS4,呂教授主持了該密碼的設計,這是我國對外公布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密碼算法。
發明專利:
1 基于多參考運動補償的三維小波視頻編碼算法 凃國防; 張磊; 張燦; 陳康; 呂述望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2008- 05-21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專著《序列密碼的設計與分析》(2003年1月出版),《完全映射及其密碼學應用》(2006年完成,近期公開出版),編輯出版了《信息安全保密教程》(2006年4月)。
發表論文:
1 應用Contourlet的具有抗幾何攻擊能力的水印算法 王建平; 呂述望 傳感技術學報 2009-06-20
2 基于會話外觀模式的EJB性能調優 梁惠平; 呂述望 信息化縱橫 2009-08-10
3 基于緩存機制的WAP終端適配 程其江; 呂述望 計算機系統應用 2009-10-15
4 一種帶糾錯功能的魯棒數字圖像水印算法 程其江; 呂述望 ; 李勁松 計算機應用與軟件 2009-10-15
5 數據加密中的生長樹復合模型 劉琦; 呂述望; 丁治國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9-11-15
6 基于變量組合的REESSE1-E簽名方案 蘇盛輝; 呂述望 電子學報 2010-01-15
7 計算機安全系統中隨機序列發生器的研究 蘇桂平; 呂述望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3-07-30
8 入侵檢測系統研究 薛英花; 呂述望; 蘇桂平; 楊柱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3-01-01
9 多級安全的密鑰分發系統 杜慶靈;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3-07-21
10 隨機數發生器分析及其在安全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薛英花; 呂述望; 郭圣權 計算機工程 2003-02-05
11 Fourier分析在信息安全隨機序列發生器中的應用 蘇桂平;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 2003-11-20
12 鑒別協議在Windows 2000域登錄過程中的應用 任俠; 呂述望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3-07-28
13 傳輸層安全協議的安全性分析及改進 孫林紅; 葉頂鋒; 呂述望; 馮登國 軟件學報 2003-03-23
14 一種二進制數字指紋編碼算法 王彥; 呂述望; 徐漢良 軟件學報 2003- 06-23
15 一種基于秘密分享的非對稱數字指紋體制 王彥; 呂述望; 劉振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2003-04-30
16 動態群密鑰更新分析 杜慶靈; 呂述望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5-09-10
17 一種基于密碼的層次訪問控制方案及其分析 王連強; 張劍; 呂述望; 劉振華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5-11-21
18 通用安全協議分析語言CPAL的研究 劉士冬; 蘇桂平 ; 呂述望 微電子學與計算機 2005-12-20
19 TCP/IP骨干通信網流量規律性及異常檢測方法 呂述望 ; 劉恒; 沈昌祥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 2005-12-30
20 光纖復合架空地線斷股分析和研究 邢寧哲; 呂述望 光通信技術 2005-12-15
21 高非線性布爾函數的構造 孫林紅; 葉頂鋒; 呂述望; 馮登國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3-12-30
22 隨機性序列的典型糾偏方法及分析 楊柱; 呂述望; 蘇桂平 計算機科學 2003-01-15
23 序列密碼的復合攻擊法 孫林紅; 葉頂鋒; 呂述望; 馮登國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04-01-20
24 知識安全與可控性 陳雪秀 ; 呂述望; 孫鵬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04-03-10
25 多發送認證碼的有關邊界與構造 杜慶靈;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4-04-01
26 信息安全系統中一種高速隨機序列發生器的設計與實現 蘇桂平 ; 呂述望 ; 楊柱 小型微型計算機系統 2004-04-21
27 無條件安全的動態群密鑰分配系統與設計 呂述望; 杜慶靈 計算機應用 2004-05-28
28 安全協議的形式化規范 胡成軍; 鄭援; 呂述望; 沈昌祥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04- 04-20
29 數字指紋綜述 呂述望; 王彥; 劉振華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4-05-15
30 小波分析及其在通信中的應用 劉毅睿; 呂述望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2004-12-30
31 一種企業機密文檔分發機制 王彥; 孫鵬;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 2004-11-20
32 基于Strand空間分析具有類型缺陷的認證協議 任俠; 呂述望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4-07-15
33 基于關系DBMS的一種數據庫加密實現方法 王洪; 呂述望; 劉振華 計算機系統應用 2005-03-05
34 Strand空間中基于安全密鑰概念的證明思路 任俠; 呂述望 通信學報 2005-02-25
35 信息安全系統中一種實用的隨機數產生方法 蘇桂平; 姚旭初; 呂述望 計算機應用 2005-04-10
36 若干應用系統的一個安全缺陷分析及對策 王洪; 呂述望 計算機應用與軟件 2005-03-12
37 Hash函數在信息安全中隨機序列發生器中的應用 蘇桂平; 劉爭春;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5-04-11
38 多重線性密碼分析的改進 孫林紅; 葉頂鋒 ; 呂述望 通信學報 2002-05-25
39 密碼學控選邏輯控制序列與輸出序列互信息為零的一個充分條件 范修斌 ; 呂述望; 劉傳東; 鄢鴻蔚 通信學報 2002-08-25
40 前饋網絡的信息泄漏 孫林紅; 葉頂鋒; 呂述望 通信學報 2002-08-25
41 廣義擇多邏輯 孫林紅; 葉頂鋒; 呂述望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2-03-30
42 網絡安全處理器的研究 舒昶; 呂述望; 張文婧; 馮凱鋒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2-03-30
43 基于PVS的密碼協議形式化規范(英文) 胡成軍; 呂述望; 鄭援; 沈昌祥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2-09-30
44 多輸出相關免疫邏輯函數的等價刻劃及其應用 徐漢良; 呂述望 電子與信息學報 2002-09-15
45 Java鑒別和許可服務機制的研究 舒昶; 呂述望 計算機科學 2002-01-15
46 小波分析在信息安全之真隨機數發生器中的應用 呂述望 ; 蘇桂平; 楊柱; 薛英花 計算機科學 2002-11-15
47 Bent函數輸入輸出變量的相關性質 張寶東; 呂述望 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 2000-08-25
48 850nm光纖中1.1km量子密碼通信系統 梁創; 符東浩; 梁冰; 廖靜; 吳令安; 姚德成; 呂述望 量子光學學報 2000-09-30
49 Z_n上的全向置換 呂述望; 徐結綠; 徐漢良 通信學報 2001-11-25
50 850nm光纖中1.1km量子密鑰分發實驗 梁創; 符東浩; 梁冰; 廖靜; 吳令安; 姚德成; 呂述望 物理學報 2001-08-12
51 移動通信中的動態口令技術 馮凱鋒; 孫林紅; 呂述望 無線電工程 2001-08-30
52 前饋網絡的信息泄漏 孫林紅; 葉頂鋒; 呂述望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2001-10-30
53 一種基于公鑰密碼算法的序列號軟件保護方案 馮凱鋒; 呂述望; 舒昶 計算機應用 2002-04-28
54 微電子器件的聲顯微檢測 張其海 ; 張謙琳; 呂述望; 梁蘇軍; 張送根 中國聲學學會2002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2-09-01
55 基于公鑰證書的 HTTP認證機制 唐月;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 2006-03-05
56 RFID系統中安全和隱私問題的研究 王連強; 呂述望 ; 韓小西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6-06-01
57 基于經驗數據的軟件可靠性模型研究 李偉;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6-05-16
58 正形置換的枚舉與計數 任金萍; 呂述望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6-06-30
59 可仲裁多發送認證系統分析 杜慶靈;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6-06-01
60 運用基線對入侵檢測警報的聚類研究 牛妍萍; 呂述望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06-07-10
61 話務監控系統中的熱點號碼搜索算法 王沛漢; 呂述望; 國強 計算機應用 2006-12-30
62 組合對象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研究 王連強; 呂述望 ; 張劍; 劉振華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 2006-09-11
63 基于身份的具有部分消息恢復功能的簽名方案 陳輝焱; 呂述望 ; 劉振華 計算機學報 2006-09-30
64 旅游信息查詢系統安全設計全方案 李瑛; 胡祥義; 呂述望 計算機應用研究 2006-10-01
65 國家信息安全競爭力要素及指標研究 閆世杰; 呂科偉; 趙戰生; 呂述望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06-11-10
66 密碼技術中一種隨機數檢驗方法的設計與實現 蘇桂平; 馬廣明; 呂述望 微電子學與計算機 2006-11-05
67 WAP增值業務中終端適配的研究 程其江; 呂述望; 劉越男 計算機應用 2006- 12-30
68 保證型QoS服務CSBP控制技術研究 武捷東; 呂述望; 劉寧 計算機工程 2007-01-05
69 招投標網站安全問題研究 國強;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7-01-28
70 3G系統演進中的安全問題 劉岵; 肖征榮; 呂述望 數據通信 2007-02-28
71 安全數據交換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國強;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7-06-08
72 關于HFE密碼系統的密鑰問題研究 陳輝焱; 王連強; 呂述望 計算機研究與發展 2007-07-15
73 主動網絡媒體內容服務實現方法 武捷東; 呂述望 計算機工程 2007-08-20
74 基于證書的多媒體信息客戶端安全解決方案 劉岵; 呂述望 電子測量技術 2007-11-15
75 基于數據融合的安全動態風險評估研究 王連強 ; 呂述望; 劉振華 計算機工程 2007-11-20
76 俄羅斯密碼服務體系 袁科; 劉琦; 呂述望; 張劍; 羅文俊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08-12-10
77 關聯規則在WAP增值業務日志挖掘中的應用 程其江; 呂述望
榮譽獎勵:
1.獲1986年度和1988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獲198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獲199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4.1992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5.獲1995年度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6.獲199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7.獲1997年度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
8.獲2000年度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金融科技進步二等獎。
9.獲2001年度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
媒體報道:
呂述望,沭陽人。1965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自動控制專業,現任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1980年以來主要從事密碼學、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近期主要從事信息安全中關鍵芯片集成工作,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中 “信息安全中關鍵芯片集成及其基礎研究”課題和國家高科技發展計劃(863)中“密碼算法標準研究及其芯片集成”項目。理論研究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完全映射及其密碼學應用”。曾獲得1986年度和1988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度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度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均為各獎項的主要完成人。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分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呂述望老師的《安全信息系統概論》課課程,曾榮獲2004-2005學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優秀課程。
2007年10月7日上午,作為沭中校友,著名科學家呂述望校友在沭陽高級中學報告廳舉行專題報告會。
呂述望老師:他的課堂講座最多
當初上呂述望老師的課,純屬偶然。還是課程試聽期間,一次早起上課,同路的同學百般推薦呂老師的課程。耐不住同學的熱情,改變原計劃,旁聽呂老師的課。沒想到,這一聽,居然課下決定要改已經和導師商量好的選課單,要上呂老師的課程。
初見呂述望老師,高個頭,大臉龐,寬寬的肩膀,有點瘦;字辏瓷先ミ很年輕,除了一點皺紋,捕捉不到一絲白發。這在整個中關村恐怕都很少見。
可就是眼前的這位老前輩,在信息安全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公開的商用算法SMS4的創始人。他是數字物理噪聲源芯片的發明者。他的名望遍及信息安全圈內。他桃李滿天下。
呂老師的《安全信息系統概論》課,是真正意義上的概論課。他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全面介紹了信息安全的問題(需求)、理論、實現(技術)、應用、發展。這“一二三四五六七”是一種美,兩類函數,三個假設,四項操作、五大屬性、六難問題、七例應用,雖沒有太多的技術和公式,卻生動有趣,蘊含著對信息安全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深刻思考。我們學生上課,是真正的在汲取前輩的養分,消化前輩的思想精華,站在前輩的肩膀上看問題。
呂老師不僅自己給我們授課,還經常請信息安全界各個領域的專家來授課。呂老師說,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他們的領域我不是很熟悉,請他們講自己的專業,比我講得好,講得透徹。從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開始,英特爾技術專家趙軍、曲成義研究員、張明德工程師、美國的丁津泰教授、屈延文、南相浩、許榕生、卿斯漢等等,每一個名字能讓人肅然起敬,每一個人現在或曾經叱咤風云,每一次講座都明知至理。也許,在科學院,再也找不到一門正式課程有這么多名人來做講座。許多來做講座的老先生都說:“呂老師叫我來的,我不敢不來。”
呂老師上課還很好玩。不消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就很有趣。他還發現自然熵這個有趣妙用——用它來分析性別。他曾經利用漢字的組合性來寫小詩,并編成密碼。他用兵書《三十六計》來編撰密碼本。還有呂老師的小木棍……故事實在是太多了。
呂老師的課程看似好玩,學起來也不輕松。呂老師課上說的,都是他幾十年經驗的總結,句句飽含著智慧和真理。每次溫習呂老師的課上內容,總要查閱很多資料和書籍,才能略微的明白老師話語的深邃。呂老師有時候也會給我們查閱資料指明方向。講到隨機性的時候,他推薦我們看《時間簡史》,看量子力學相關的書籍,研究隨機性的定義、假說和理論。兩次上機習題,雖然不難,但也要上網查閱很多資料,看很多網上的新聞、評述、技術文檔等等。
期末考試,呂老師沒有安排課堂考試的形式,而是有板有眼的論文答辯。呂老師找了間教室,請了幾位同行一道,評判每一位同學的論文。形式就和學位論文答辯差不多,每位學生十分鐘,還要應對老師的提問。這些事情看起來輕松,實際一點也不輕松。查找資料,提煉觀點,形成文字的任務之艱巨,難以想象。區區幾千字的論文,可能要費上幾個星期才能做好。一次答辯下來,同學們都收獲頗豐。
呂老師極盡先生之責,誨人不倦,兢兢業業,而且他還邀請領域學術泰斗來課堂講學,與同學面對面的交流。呂老師不忘栽培晚輩,細剪粗枝,精雕拙石,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來源:沭陽厚丘網 2010-4-10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