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劉志丹,男,1980年11月出生,河南安陽人,中國共產黨員,博士。現任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農業建筑與環境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教育及工作經歷:
2003年于河南大學生物工程系獲學士學位。
2003年至2008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
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在瑞典Lund University從事訪問學者研究。
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在瑞典Bioprocess Control AB從事技術研發和推廣。
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在清華大學化工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2年4月起任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優秀人才”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社會任職:
1.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等國內外九個學術期刊審稿人。
資料更新中……
教學情況: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環境微生物學”、“新能源工程課程設計”。
培養研究生情況:
協助指導博士生2名、碩士生3名。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 農業廢棄物及微藻轉化高值化生物能源(生物氫烷、生物原油)。
2. 微生物電化學催化有機廢水制備生物燃料和化學品。
3. 農業廢棄物高值化利用技術及生命周期分析。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和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瑞國際合作、國家“973”計劃課題、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等項目10多項。
1. “十二五”國家科技計劃農村領域2013年度項目:“秸稈高效生物轉化制備氫氣和高值化產品關鍵技術研究及其系統集成示范”,2013-2015,第二負責人。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微生物電解池強化生物質暗發酵制氫的過程機理研究”,2012-2014,負責人。
3. 中國農業大學優秀人才項目:“熱化學和生物電化學強化農業廢棄物發酵生產高值化生物燃料”,2012-2014,負責人。
4.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產電微生物ARTP誘變及其突變株高產電特性研究”,2010-2012,負責人。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國際合作NSFC-JST項目:“生物質生產氣體生物燃料的微生物種群工程及應用系統優化”,2011-2014,主要骨干。
6. 國家973計劃項目:“木質纖維素高效降解轉化中的生物科學技術問題”,2011-2015,主要骨干。
7. 國家973計劃項目:“低品位生物質碳資源的高效系統生物催化”,2009-2013,參加。
8. 瑞典政府Tillv?xtverket項目:“Biogas Optimizer in China”,2009-2011,參加。
9. 瑞典對外交流委員會(SI)研究項目:“Microbial fuel cell based biosensor for the monitoring of anaerobic digestion.”,2007-2008,負責人。
10. 中瑞國際合作項目SIDA項目:“Microbial fuel cell as a tool for both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nd pollutants monitoring”,2006-2009,主要骨干。
科研成果:
1. 大洋多金屬礦生物冶金技術研究 李浩然; 馮雅麗; 歐陽藩; 盧壽慈; 周良; 連靜; 王云山; 張文明; 劉志丹; 陳秀枝; 杜竹瑋; 孫春寶 【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學 2005-01-01
資料更新中……
發明專利:
1. 生物反應器-直接微生物燃料電池及其用途 劉志丹; 李浩然; 杜竹瑋; 李紹華; 祝學遠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中國專利】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2007-04-18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近20篇;編寫英文書籍1部。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表英文論文:
1 Zhidan Liu, Fengxiang Lv, Hao Zheng, Chong Zhang, Fei Wei, Xinhui Xing. Enhanced Hydrogen Production in an UASB Reactor by Retaining Microbial Consortium onto Carbon Nanotubes (CNTs). Int. J. Hydrogen Energ. 2012, 37, 10619 -10626. (SCI/EI)
2 Zhidan Liu. Fuel cell performance.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USA. 2012. (Book editor)
3 Zhidan Liu, Chong Zhang, Yuan Lu, Xiao Wu, Lang Wang, Linjun Wang, Bing Han, Xinhui Xing. States and Challenges for High-value Biohythane Production from Waste Biomass by Dark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Biores technol. DOI: 10.1016/j.biortech.2012.10.027 (SCI/EI).
4 Zhidan Liu, Jing Liu, Songping Zhang, Xinhui Xing, Zhiguo Su. Microbial fuel cell based biosensor for in situ monitoring of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Biores. Technol.. 2011, 102: 10221–10229. (SCI/EI)
5 Zhidan Liu, Jing Liu, Songping Zhang, Zhiguo Su. Study of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and electrical response on mediator-less microbial fuel cells fed with carbon- and protein-rich substrates. Biochem Engi J. 2009, 45:185. (SCI/ EI)
6 Zhidan Liu, Haoran Li, Jing Liu, Zhiguo Su. Effects of Inoculation Strategy and Cultivation Approa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bial Fuel Cell using Marine Sediment as Bio-matrix. J Appl Microbiol. 2008,104:1163 (SCI)
7 Zhidan Liu, Jing Liu, Songping Zhang, Zhiguo Su. A Novel Configuration of Microbial Fuel Cell Stack Bridged Internally Through an Extra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Biotech lett. 2008, 30: 1017. (SCI)
8 Zhidan Liu, Zhuwei Du, Jing Lian, Haoran Li. Improving Energy Accumulation of Microbial Fuel cells by Metabolism Regulation using Rhodoferax ferrireducens as Biocatalyst. Lett Appli Microbiol. 2007, 44, 393(highlighted as cover artwork). (SCI)
9 Zhidan Liu, Haoran Li. Effect of Bio- and Abio- factors on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 a Mediatorless Microbial Fuel Cell. Biochem Engi J. 2007, 36:209 (SCI/ EI)
10 Zhidan Liu, Jing Lian, Zhuwei Du, Haoran Li. Construction of Sugar-based Microbial Fuel Cells by Dissimilatory Metal Reduction Bacteria. Chin J Biotechnol .2006, 22:131
11 Zhidan Liu, Qian Li, Linjun Wang, Chong Zhang, Bing Han, Yuanhui Zhang, Baoming Li, Haifeng Lu, Xin-Hui Xing. Feasibility study of bio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wet steam exploded cornstalk and its potential for biohythane output. 2nd Environment-Enhancing Energy and Biochemicals Conference,. 2012, Shanghai (最佳論文獎)
12 Zhidan Liu, Chong Zhang, Baomin Li, Yuanhui Zhang, Xin-Hui Xing. Towards high-value biohythane production from agricultural residual biomass. Global Challenges University Alliance. Biofuels and Biorefineries. 2012, Uppsala, Sweden
13 Zhidan Liu, Bing Zhu, Qiheng Lai, Fengxiang Lv, Chong Zhang and Xin-Hui Xing. Towards high-value biohythane from low-grade biomass: bioprocess intensification based on microbial consortium engineering. 4th World Hydrogen Technologies Convention, 2011, Glasgow, U.K.
14 Zhidan Liu, Linjun Wang, Jianwei He, Chong Zhang, Bing Han, Haifeng Lu, Baoming Li, Yuanhui Zhang , Xin-Hui Xing. Furan Derivatives Regulate the Bio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Cornstalk. 2012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2012. Guilin. China.
15 Zhidan Liu, Jing Liu, Songping Zhang,Xinhui Xing, Zhiguo Su. Probing the Anaerobic Fermentation Process using Combined Microbial Fuel Cells, Gas Flow Meter and pH Sensor System. Symposium: technology and policy for low-carbon society. 2010 Beijing, China
16 Zhidan Liu, Jing Liu, Songping Zhang, Zhiguo Su. Evaluation of a Stacked Microbial Fuel Cell Internally Bridged by PEM. IWA 11th World Congress on Anaerobic Digestion. 2007. Brisbane. Australia.
發表中文論文:
1 利用異化金屬還原菌構建含糖微生物燃料電池 劉志丹; 連靜; 杜竹瑋; 李浩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生物工程學報 2006-01-30
2 直接微生物燃料電池的構建及初步研究 連靜; 馮雅麗; 李浩然; 劉志丹; 周良 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期刊】過程工程學報 2006-06-30
3 高碘酸鉀分光光度法測定微生物還原產物碳酸錳 劉志丹; 連靜; 杜竹瑋; 李浩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期刊】冶金分析 2006-08-30
4 沼氣生產及利用—瑞典經驗 劉京; 劉志丹; 袁憲正 瑞典隆德大學工學院生物技術系;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期刊】中國沼氣 2008-12-20
5 異化金屬還原菌的研究進展 劉志丹; 周良; 杜竹瑋; 李浩然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期刊】微生物學通報 2005-10-30
6 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Geobacter metallire ducens異化還原鐵氧化物 周良; 劉志丹; 連靜; 李福生; 杜竹瑋; 李浩然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期刊】化工學報 2005-12-30
7 城市有機垃圾車庫式干發酵技術 李超; 盧向陽; 田云; 劉志丹; 盛利偉; 李劍 湖南省農業生物工程研究所; 湖南農業大學生物科技學院; 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 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工程科學研究院 【期刊】可再生能源 2012-01-20
資料更新中……
榮譽獎勵:
1. 2012年入選中國農業大學優秀人才。
資料更新中……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