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王愛民,男,漢族,1961年6月生,F任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水產養殖專業導師、教授、研究員。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2.8—1988.10新疆大學生物系助教。
1983年畢業于新疆大學普通生物學專業。
1984.8—1987.7間攻讀碩士研究生。
1987年畢業于武漢大學動物學專業發育生物學方向碩士,目前為上海水產大學水產養殖專業水產動物種質資源與種苗工程方向在職博士生。
1988.10—1992.12新疆大學生物系講師。
1992.12—1994.10新疆大學生物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4.10—1999.11廣西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6.4由廣西職改辦重新確認為副研究員。
1999.11—2000.12廣西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
2001.01—2001.04廣西科學院研究員。
2001.05—至今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教授、研究員。
2005年作為訪問學者分別在美國美國威廉瑪麗學院(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弗吉尼亞海洋研究所(Virginia Institutes of Marine Science,VIMS)和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哈斯金貝類研究實驗室〔Haskin Shellfish Research Laboratory〕從事研究工作。
社會兼職:
1.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分會理事。
2.中國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專業委員會委員。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1.熱帶海洋貝類遺傳育種和種質資源研究,特別是珍珠貝遺傳改良技術的研究。
2.熱帶海洋貝類養殖新品種開發和養殖新技術。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馬氏珠母貝養殖對海南島東部野生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影響,編號:40676075,執行年限,2007-2009。
2.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計劃:馬氏珠母貝分子育種技術及新品種選育。編號2004DFA07200,執行年限:2004-2006。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馬氏珠母貝遺傳圖譜的構建及若干經濟形狀的QTL定位,編號:30360084,執行年限,2004,1-2006.12。
4.美國大氣海洋局(NOAA/NMFS CBO)項目:Genetic and ecological structures of oyster estuaries in China and factors affecting success of Crassostrea ariakensis: clues from a reclassification. 執行年限,2004-2006。
5.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模板吸附定長裂解殼寡糖工業化生產及相關產品開發,編號,2005AA001240,執行年限:2005-2007。
6.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海水養殖種子工程”項目:馬氏珠母貝遺傳改良技術,編號:2002AA603022,執行年限,2002.10-2005.10。
7.海南大學國發海洋生物工程中心項目(北海國發合作項目)。
8.馬氏珠母貝遺傳改良技術。
9.馬氏珠母三倍體誘導及插核育珠技術。
發明專利:
1 一種制備窄分子量分布殼聚寡糖的方法 張岐; 王愛民; 屈淑玉 海南大學 2005-01-12
2 一種防治雙殼貝類病蟲害的涂料 王愛民; 石耀華; 顧志峰; 王嫣 海南大學 2005-11-09
3 一種貝類采苗附著器 王愛民 ; 石耀華; 顧志峰; 王嫣 海南大學 2005-12-21
4 一種培育海水珍珠的優良育珠母貝的育種方法 王愛民 ; 石耀華; 顧志峰; 王嫣 海南大學 2006-11-15
5 一種培育海水珍珠的優良細胞小片貝的育種方法 王愛民 ; 石耀華; 顧志峰; 王嫣 海南大學 2006-12-20
6 一種處理外套膜小片提高海水珍珠質量的方法 石耀華; 王愛民 ; 林智鵬; 顧志峰; 王嫣 海南大學 2009-01-28
7 一種提高稚鮑轉食期間存活率的方法 顧志峰; 王愛民 ; 唐建民; 石耀華; 王嫣; 王芳 海南大學 2009-02-04
8 一種珠核藥物處理的方法 石耀華; 王愛民; 顧志峰; 王嫣 海南大學 2009-02-04
9 一種促進牡蠣和珍珠貝類精、卵排放的方法 石耀華; 黎明; 王愛民; 顧志峰; 王嫣 海南大學 2009-02-04
論文專著:
發表論文:
1 馬氏珠母貝(Pinctada martensii)2個地理群體雜交子代的雜種優勢和遺傳變異 王愛民; 王嫣; 顧志峰; 黎明; 石耀華; 李思發 海洋與湖沼 2010-01-30
2 光裸方格星蟲消化道的形態和組織學觀察 吳鵬飛; 王嫣; 顧志峰; 石耀華; 王愛民 漁業科學進展 2010-02-15
3 馬氏珠母貝Rab7基因的克隆及其表達特征分析 石耀華; 王嫣; 顧志峰; 王愛民; 蘇樹葉 漁業科學進展 2010-04-15
4 馬氏珠母貝兩個不同地理種群的形態性狀和貝殼珍珠質顏色比較分析 顧志峰; 王嫣; 石耀華; 方建光; 王清印; 毛玉澤; 王愛民 漁業科學進展 2009-02-15
5 5種常見珍珠貝的系統發育和遺傳多樣性分析 王嫣; 石耀華; 顧志峰; 王愛民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09-04-15
6 轉基因技術在水產動物中的運用 黃海燕; 王愛民; 石耀華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09-04-15
7 海洋貝類帕金蟲及其病害發生 王芳; 黃紀徽; 顧志峰; 王嫣; 王愛民; 石耀華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09-06-28
8 雙殼貝類染色體標本制備技術的優化 黎明; 王嫣; 顧志峰; 石耀華; 王愛民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09-06-28
9 水產養殖學專業實踐教學與應用型人才培養初探 石耀華; 顧志峰; 王永強; 王愛民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9-08-01
10 企鵝珍珠貝(Pteria penguin)在海南黎安港的生長特征 顧志峰; 王清印; 方建光 ; 石耀華; 王嫣; 王愛民 海洋與湖沼 2009-07-30
11 海南黎安港納潮量及海水交換規律研究 蔣增杰; 方建光; 張繼紅 ; 顧志峰; 王巍; 王愛民 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09-15
12 馬氏珠母貝ISSR-PCR反應條件優化 呂林蘭; 杜曉東 ; 王嫣; 石耀華; 王愛民 安徽農業科學 2006-08-10
13 大珠母貝3個養殖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初步分析 石耀華; 桂建芳 ; 王嫣; 王愛民; 曲艷波 水生生物學報 2007-01-30
14 合浦珠母貝印度家系F_1代的AFLP分析 王小玉; 喻達輝; 黃桂菊 ; 郭奕惠; 龔世園; 王愛民 中國水產科學 2007-01-30
15 珍珠顏色的研究進展 郝之奎; 王嫣; 顧志峰; 王愛民 安徽農業科學 2007-04-20
16 馬氏珠母貝核糖體蛋白S13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石耀華; 王嫣; 顧志峰; 侯戰輝; 王愛民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7-04-01
17 合浦珠母貝遺傳連鎖圖譜的構建 喻達輝; 王小玉; 黃桂菊; 郭奕惠; 龔世園; 王愛民 中國水產科學 2007-05-15
18 馬氏珠母貝微衛星快速分離及遺傳多樣性分析 佟廣香; 閆學春; 匡友誼; 梁利群 ; 孫效文; 王愛民; 王嫣 海洋學報(中文版) 2007-07-15
19 雜色鮑野生群體與養殖群體自交和雜交子一代的RAPD分析 石耀華; 王嫣; 曲艷波; 葉翚; 顧志峰; 王愛民 海洋水產研究 2007-08-15
20 合浦珠母貝3個家系的AFLP標記分離與遺傳多樣性研究 王小玉; 喻達輝; 黃桂菊; 郭奕惠; 杜博; 龔世園; 王愛民 南方水產 2007-10-05
21 一個推測的馬氏珠母貝腫瘤抑制子QM的cDNA分析 石耀華; 顧志峰; 王嫣; 侯戰輝; 王愛民 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9-15
22 馬氏珠母貝3個野生種群及種群間雜交后代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 呂林蘭; 杜曉東; 王嫣; 石耀華; 王愛民 水生生物學報 2008- 01-15
23 貝類免疫機制研究進展 杜麗; 張巍; 陸逵; 王鳳陽; 王愛民 動物醫學進展 2008-03-20
24 馬氏珠母貝(Pinctada martensii)2個不同地理種群遺傳變異的EST-SSR分析 侯戰輝; 王嫣; 石耀華; 顧志峰; 王愛民 海洋與湖沼 2008- 03-30
25 馬氏珠母貝EST微衛星的篩選 石耀華; 洪葵; 郭希明; 王嫣; 侯占輝; 顧志峰; 王愛民 水產學報 2008- 03-15
26 馬氏珠母貝DNA快速一步法(ROSE)提取及ISSR-PCR應用 呂林蘭; 王愛民; 杜曉東; 嚴虹羽 海洋科學 2003-10-29
27 馬氏珠母貝不同地理種群內自繁和種群間雜交子一代主要性狀的比較 王愛民; 閻冰; 葉力; 蘭國寶; 張棟國; 杜曉東 水產學報 2003-06-30
28 RAPD標記在合浦珠母貝家系F1代的分離方式 喻達輝; 王小玉; 郭奕惠; 黃桂菊; 王愛民 南方水產 2005-12-20
29 馬氏珠母貝不同地理種群內自繁和種群間雜交子一代感染多毛類寄生病的分析 王愛民 ; 閻冰; 葉力; 蘭國寶 海洋水產研究 2003-09-30
30 三種誘導馬氏珠母貝四倍體方法的比較 王愛民; 閻冰; 蘭國寶; 葉力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3-02-15
31 三個野生種群馬氏珠母貝遺傳多樣性的RAPD分析 王愛民; 閻冰; 葉力; 鄧鳳嬌; 張錫元; 武波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3-04-15
32 培養馬氏珠母貝外套膜上皮細胞分泌物的分析 王愛民 ; 閻冰; 蘇瓊; 葉力; 陳文廣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3-06-15
33 馬氏珠母貝大亞灣和三亞野生種群內自繁及種群間雜交一代的 RAPD分析 王愛民; 丁小雷; 鄧鳳姣; 葉力; 閻冰 海洋水產研究 2003-12-30
34 中國馬氏珠母貝遺傳育種的現狀與展望 王愛民; 石耀華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2003-12-15
35 4種防治馬氏珠母貝多毛類寄生病方法的效果比較 王愛民; 石耀華; 吳星 海洋水產研究 2004-04-30
36 馬氏珠母貝不同地理種群內自繁和種群間雜交子一代形態性狀參數及相關性分析 王愛民; 石耀華; 周志剛 海洋水產研究 2004-06-30
37 中國養殖馬氏珠母貝多毛類寄生蟲病的調查 石耀華; 王愛民; 吳星 海洋科學 2004-07-09
38 馬氏珠母貝外套膜培養細胞的電鏡觀察 王愛民 ; 閻冰; 蘇瓊; 葉力 海洋科學 2002-10-29
39 在企鵝珍珠貝中利用近緣EST-SSR引物擴增的分析 王永麗; 王梅芳; 王愛民; 王嫣; 余祥勇 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會分會第十四次學會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9-11-08
40 馬氏珠母貝精子攜帶法轉基因研究 石耀華; 黃海燕; 王愛民 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會分會第十四次學會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9-11-08
41 我國養殖馬氏珠母貝多毛類寄生蟲病的調查 王愛民; 石耀華; 吳星; 閻冰 貝類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摘要 2003-10-01
42 四種防治馬氏珠母貝多毛類寄生病方法的比較 王愛民; 石耀華; 吳星 貝類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摘要 2003-10-01
43 大珠母貝3個養殖種群的RAPD初步分析 石耀華 ; 王嫣; 王愛民; 顧志峰 中國科協2004年學術年會海南論文集 2004-06-30
44 AFLP標記在合浦珠母貝家系F1代中的多態性及分離方式 王小玉; 喻達輝; 童馨; 黃桂菊; 郭奕惠; 王愛民; 龔世園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中國動物學會貝類學分會第十二次學術討論會摘要 2005-09-01
45 馬氏珠母貝雜交選育群體遺傳變異的RAPD分析 曲艷波; 葉翚; 石耀華; 王嫣; 顧志峰; 王愛民 海南生物技術研究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2006-07-01
46 馬氏珠母貝8個選育家系遺傳結構的RAPD分析 葉翚; 曲艷波; 王嫣; 石耀華; 顧志峰; 王愛民 海南生物技術研究與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2006-07-01
47 企鵝珍珠貝在海南黎安港的生長特征 顧志峰 ; 王清印; 方建光; 葉乃好; 毛玉澤; 石耀華; 王嫣; 王愛民 200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8-11-01
48 水生動物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進展 黃海燕; 王愛民; 宮知遠; 石耀華 2008年中國水產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8-11-01
49 Wang,A-M.,Li,D-F.,Gu,Z-F.,Wang,A.,Shi,Y-H.,Ye,H.,Qu,Y-B..2005.Evalution of growth and economic traits of Chinese-Indian F1 hybrid of the pearl oyster Pinctada martensii. Abstracts of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 in Bali. (received).P415
50 Wang,A-M., Shi,Y-H., Gu,Z-F., Li,D-F., Wang,A., Qu,Y-B.Ye,H.,2005.Early growth in family lines of the pearl oyster, Pinctada martensii. Abstracts of the annual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 in Bali.P496.
榮譽獎勵:
1.1993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家人事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并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獎章。
2.獲新疆大學1997年科技進步一等獎。
3.獲國家海洋局1998年度科學進步三等獎。
4.2004年獲海南省對外科技合作貢獻獎。
資料更新中……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