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黃啟良,男,1968年9月生,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學術及社會兼職:
1.農藥研究室農藥劑型與分析創新研究組組長;
2.農業部農藥登記原藥全組分分析與理化檢測實驗室副主任;
3.農業部植物病蟲害抗性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質量負責人;
4.第九屆北京農藥學會理事。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農藥劑型加工與使用技術原理研究。針對“水性、粒狀、緩控釋”等農藥劑制研究與轉化中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利用流變學、膠體與界面化學等學科的理論與試驗技術,研究農藥制劑形成與穩定的微觀機制、探索配方組分選擇及加工工藝的協同規律、構建貯存穩定的農藥載藥體系;同時,進行上述載藥體系中載藥微粒對靶潤濕、展布、沉積形態及農藥分子對靶轉移、分布與沉積行為研究,揭示農藥載藥微粒對靶定向沉積的可控因子及劑量轉移規律,探索農藥對靶沉積新機制及高效劑量轉移和精準靶向釋藥調控新方法,提高農藥對靶有效沉積效率,建立農藥載藥體系性能與對靶劑量轉移規律研究與評價的技術基礎平臺,為農藥制劑的配方設計和農用表面活性劑合理使用提供全新的理論依據。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藥制劑微乳化及其性能表征(30370945)”、“農藥載藥微粒靶向親和修飾及其對靶定向沉積行為研究(30971947)”,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專題“新型高效農業生物藥物載體和新制劑創制”、國家支撐計劃專題“高性能萘磺酸鹽及聚醚類等專用助劑在菊酯類、酰胺類和雜環類農藥中的應用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專題“水基性制劑的產業化開發- 毒死蜱微乳劑”和農業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農藥懸浮劑的觸變性應用研究”各1項,主持農藥水基性新劑型研究8項;
參加國家“十五”科技攻關“新制藥和功能性農藥助劑的產業化開發”、“環境相容性農藥精準使用技術研究”,科技部糧食豐產工程“環境友好農藥和高效植保機械的研制”,國家重大專項“飛蝗、草地螟、鼠害監測預警與可持續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項目“農業公益與行業共性技術轉化平臺建設”,國家財政專項“高毒農藥替代”等研究十多項。
研究成果:
1. 農藥制劑微乳化形成的動力學機制
系統開展了農藥微乳液自發形成的超低動界面張力、復合表面活性劑體系與微乳液自發形成的協同關系研究,證明了農藥微乳化自發形成的動力學機制。
2. 農藥制劑微乳貯存穩定的熱力學機制
利用冷凍蝕刻電鏡技術研究了農藥微乳液的微觀結構,獲得了微觀結構圖片。通過試驗證明了微乳體系分散液滴流體力學半徑與分布、穩定界面膜的形成在農藥微乳化貯存穩定中的作用。
3. 農藥緩控釋載藥體系構建與緩控釋行為研究
利用界面聚合、物理吸附等方法成功制備了載藥量高、具有緩控釋性能的納米和微米阿維菌素微囊載藥微粒,并通過載藥量、包封率、釋放速率等指標的表征研究載藥體系的緩控釋行為。
4.農藥懸浮載藥體系貯存物理穩定的關鍵技術研究
利用流變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了農藥懸浮載藥體系的流變學特性及貯存物理穩定的微觀機制。通過不同聚合物大分子和無機小分子之間的協同作用,構建了具有可控流變結構的農藥懸浮載藥體系。
5.環保型化學農藥及功能助劑性能評價研究
分別開展了高性能專用助劑在農藥水基化制劑、粒性化制劑、緩控釋制劑中的應用與性能評價研究,并進行了相關防治對象的田間藥效試驗。
6.高效農藥劑型的配套使用技術研究
研究不同農藥劑型再次分散體系的性能以及不同使用技術對生物效果的影響,探索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減少藥液流失的有效途徑。
7.農藥登記原藥全組分分析與農藥產品質量檢測
已累計承擔完成20余項農藥登記原藥全組分分析實驗、近百項農藥產品登記劑型鑒定。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參加編寫《施藥技術規范化》、《農藥大詞典》、《華夏百科全書》、《農藥應用工藝學導論》4部
發表論文:
1 原藥類農藥的主要物化參數 王以燕; 范賓; 黃啟良; 李富根; 農藥 2010-04-10
2 反應時間、芯壁比及表面活性劑用量對阿維菌素微囊制備的影響 滑海濤; 李敏; 翟曉曼; 曲文巖; 折冬梅; 李鳳敏; 黃啟良 ; 農藥學學報 2010-03-15
3 水懸浮劑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農藥顆粒表面的吸附(英文) 劉鵬飛 ; 劉西莉; 曹永松; 黃啟良; 李健強;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2010-04-15
4 新型助劑在水分散粒劑中的應用評價 夏建波; 黃啟良; 楊長舉; 沈娟; 折冬梅; 李鳳敏; 陳丹; 現代農藥 2009-02-10
5 納米顆粒混懸劑——新興的農藥制劑 宋倩; 梅向東; 曹坳程; 黃啟良; 王忠躍; 寧君; 現代農藥 2009-04-10
6 農藥劑型發展及草甘膦各種劑型的前景分析 黃啟良;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09-03-06
7 農藥劑型發展及草甘膦各種劑型的前景分析 黃啟良; 今日農藥 2009 -04-08
8 新型助劑在水分散粒劑中的應用評價 夏建波; 黃啟良; 楊長舉; 沈娟; 折冬梅; 李鳳敏; 陳丹; 今日農藥 2009-05-08
9 乳液聚合法制備阿維菌素微膠囊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宋倩; 梅向東; 黃啟良 ; 王忠躍; 寧君; 農藥學學報 2009-09-15
10 淺談農藥的物化參數 王以燕; 范賓; 黃啟良; 李富根; 李友順; 農藥 2009-11-10
11 不同類型助劑及其協同作用對農藥溶液表面張力的影響 孫寶利; 呂和平; 黃啟良; 折冬梅; 李鳳敏; 滑海濤;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 2009-12-15
12 農藥懸乳體系流變學特性研究 楊代斌; 黃啟良; 袁會珠; 齊淑華 農藥學學報 2002 -12-30
13 可控緩釋納米農藥制劑及其研究進展 宋倩; 黃啟良; 袁會珠; 寧君; 王忠躍; 梅向東; 植物保護科技創新與發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14 同位素示蹤技術在農藥學研究中的應用 折冬梅; 黃啟良; 李鳳敏; 植物保護科技創新與發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10-01
15 田間草地螟幼蟲藥效試驗對天敵昆蟲的影響 王恩東; 徐學農; 李克斌; 李鳳敏; 黃啟良; 曹雅忠; 植物保護科技創新與發展——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8 -10-01
16 農藥微乳劑的優越性及其發展現狀 張春華; 王忠偉; 黃啟良; 張宗儉; 卜小莉; 農藥科學與管理 2006-01-25
17 毒死蜱在表面活性劑混合體系中的增溶規律及其藥效評價 黃啟良 ; 張文吉; 李鳳敏; 折冬梅; 張春華; 卜小莉; 農藥學學報 2006-03-30
18 農藥微乳劑濁點的研究 張春華; 王忠偉; 黃啟良; 張宗儉; 李鳳敏; 折東梅; 卜小莉; 農藥 2006-03-10
19 30%吡蟲啉懸浮劑中觸變性穩定體系的構建 卜小莉; 黃啟良; 王國平; 李鳳敏; 折冬梅; 張春華; 農藥科學與管理 2006-04-25
20 觸變性及其在農藥懸浮體系中的應用前景 卜小莉; 黃啟良; 王國平; 李鳳敏; 折東梅; 張春華; 農藥 2006-04-10
21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化復合表面活性劑體系的相行為及增溶 黃啟良; 李干佐; 張文吉; 折東梅; 李鳳敏; 張春華; 卜小莉; 中國農業科學 2006-06-10
22 ~(14)C-標記氧化樂果的合成 折冬梅; 曲哲; 黃啟良; 李鳳敏; 核農學報 2006-04-20
23 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化分散體系的電導性質 黃啟良; 張文吉; 折東梅; 李鳳敏; 張春華; 卜小莉; 農藥 2006 -08-10
24 農藥微乳劑復配表面活性劑的篩選與優化 張春華; 黃啟良; 王忠偉; 張宗儉; 李鳳敏; 折東梅; 卜小莉; 農藥 2006-10-10
25 殺菌劑氟嗎啉的~(14)C標記合成 折冬梅; 曲哲; 黃啟良 ; 李鳳敏; 核農學報 2007-04-20
26 農藥微乳劑的發展及在衛生殺蟲劑上的應用前景 黃啟良 ; 張春華; 王忠偉; 李鳳敏; 折冬梅; 卜小莉; 中華衛生殺蟲藥械 2007-06-20
27 農藥用表面活性劑的研究進展 沈娟; 黃啟良; 折東梅; 李鳳敏; 夏建波; 農藥 2007-12-10
28 重視農藥劑型管理,提高農藥產品質量 黃啟良; 農藥科學與管理 2008-02-15
29 水分散粒劑中助劑的性能及發展分析 夏建波; 楊長舉; 黃啟良; 沈娟; 折冬梅; 李鳳敏; 陳丹; 現代農藥 2008-06-10
30 擬三元相圖在農藥水乳劑配方篩選中的應用研究 陳丹; 黃啟良; 呂和平; 折冬梅; 李鳳敏; 沈娟; 夏建波; 現代農藥 2008-08-10
31 分散劑及黃原膠對多菌靈懸浮劑流變性質的影響 沈娟; 黃啟良 ; 夏建波; 陳丹; 折冬梅; 李鳳敏; 胡煒; 農藥學學報 2008-09-15
32 Qiliang Huang*, Dongmei She, Fengmin Li, et al. Studies on the Phase Behavior of Beta-cypermethrion Microemulsion.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27(8):1065-1071.
33 Yan'an Gao, Suqing Wang, Liqiang Zheng, Ganzuo Li, Wanguo Hou, Xuan Zhang, Deming Lu, Shaohua Zhang, Gaoyong Zhang, Qiliang Huang. Study on the Dynamic Surface Tension of Nonionic Surfactant LS45 and LS54 Solutions. J.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7,28 (1):181-187.
榮譽獎勵:
1.2009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
2.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五完成人);
3.中國植保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
資料更新中……
發明專利:
1 一種具有殺螨活性的農藥混用組合物 曹坳程; 黃啟良; 郭美霞; 折冬梅; 王一杰; 李鳳敏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7-09-19
2 一種具有殺蚜活性的農藥混用組合物 黃啟良; 王一杰; 折冬梅; 李鳳敏; 郭美霞; 曹坳程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7-09-19
3 具有緩控釋作用的阿維菌素納米載藥體系 黃啟良; 李鳳敏; 折冬梅; 梅向東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8 -03-19
4 阿維菌素類藥物緩釋納米微球制劑的制備及其應用 寧君; 梅向東; 黃啟良; 趙前飛; 李永紅; 馬洪菊; 楊國權; 宋倩; 張濤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8-06-11
5 毒死蜱微乳劑 黃啟良 ; 楊代斌; 袁會珠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3-04-09
6 含有毒死蜱的粉體種衣劑 黃啟良; 袁會珠; 楊代斌; 齊淑華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5-03-16
7 農藥微乳化助劑組合物 黃啟良; 李鳳敏; 折冬梅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6-05-17
8 武夷菌素可控緩釋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應用 梅向東; 宋倩; 張克誠; 黃啟良; 寧君; 趙前飛; 馬洪菊; 張濤; 李永紅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9-01-14
9 植物激活蛋白可控緩釋納米微球的制備及其應用 徐軍; 寧君; 宋倩; 曾紅梅; 梅向東; 黃啟良; 趙前飛; 馬洪菊; 張濤; 李永紅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2009 -01-14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