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胡躍高,教授,中國防治荒漠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學會耕作制度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草業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北京市作物學會草業學會理事長。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一直從事有關飼草品種篩選、栽培生產、加工、利用技術及產業化生產體系建設方面的工作。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八五”、“九五”、“十五”期間農業科技攻關項目中農牧結合方面的專題與子專題。
科研成果:
為國家農業部跨越計劃項目“青刈黑麥、紫花苜蓿高產優質產業化生產技術集成試驗示范”(2000—2002)首席專家,進行飼草栽培生產技術、加工調制技術、農牧結合利用技術及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荒漠工程建設、農業系統工程方面具有技術積累。
發明專利:
1 牧草二次壓捆機 王忠良; 胡躍高; 吳曉姝 中國農業大學作物學院; 王忠良 2002-11-06
資料更新中.......
論文專著:
出版專著:
知識密集型苜蓿產業建設理論與技術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年
農業發展原理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5年
荒漠化控制理論與實踐(第一卷)-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氣象出版社 2007年
2009中國大學生村官發展報告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9年
中國現代農業建設道路探索 氣象出版社 2009年
資料更新中......
發表論文:
1 纖維素降解菌LY16的篩選鑒定和產酶條件研究 李子昂; 胡躍高; 楊蘇聲; 華北農學報 2009-12-28
2 紫花苜蓿建植期四種刈割頻次下的產量、品質及再生性研究 戚志強; 玉永雄; 曾昭海; 胡躍高; 草業學報 2010-02-20
3 冬種黑麥草對六種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 朱波; 胡躍高; 肖小平; 楊光立; 張帆; 曾昭海; 中國農學通報 2009-02-05
4 燕麥間作箭筈豌豆效應對后作產量的影響 王旭; 曾昭海; 胡躍高; 陳宗光; 朱波; 林葉春; 草地學報 2009-01-15
5 冬季作物對水稻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 王麗宏; 曾昭海; 楊光立; 肖小平; 張帆; 胡躍高;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2009-03-25
6 新疆栽培草地的可持續發展 鄭偉; 朱進忠; 胡躍高; 草業科學 2009-03-15
7 春馬鈴薯間套兩茬燕麥生產研究 林葉春; 曾昭海; 胡躍高; 中國農學通報 2009-04-20
8 科爾沁沙地4種作物根茬抗風蝕效果風洞試驗研究 李梅; 胡躍高; 曾昭海; 任長忠; 毛寧; 宋衛軍; 賈鵬飛; 中國農學通報 2009-06-05
9 施氮量對兩種類型燕麥物質積累和產量的影響 周川姣; 肖相芬; 周順利; 胡躍高; 任長忠; 郭來春; 作物雜志 2009-06-15
10 兩種灌溉方式下保水劑用量對裸燕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吳娜; 趙寶平; 曾昭海; 任長忠; 郭來春; 陳昌龍; 趙國軍; 胡躍高; 作物學報 2009-08-12
11 科爾沁沙地休眠燕麥行距和播量效應研究 宋衛軍; 郭來春; 任長忠; 趙國軍; 胡躍高; 中國農學通報 2009-09-05
12 添加不同青貯菌劑對苜蓿青貯效果的影響 張濤; 李蕾; 崔宗均; 李勝利; 胡躍高; 青海草業 2009-09-20
13 燕麥與箭筈豌豆不同混作模式對根際土壤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王旭; 曾昭海; 朱波; 胡躍高; 林葉春; 陳恭; 蘆金生; 袁喜蘭; 草業學報 2009-12-20
14 不同節水措施對馬鈴薯生長及水分利用的影響 林葉春; 胡躍高; 曾昭海;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10-01-10
15 妊娠母豬中黑麥草粉常規養分的消化率研究 呂廷偉; 王愛國; 穆學慧; 李春生; 胡躍高 中國畜牧雜志 1999-07-19
16 灌溉對青刈黑麥生產影響的研究 李志堅; 胡躍高; 李國輝; 張鵬 作物雜志 1999-08-15
17 論我國草業建設十項基本方針 胡躍高; 曾昭海; 程霞 草原與草坪 2002-12-20
18 幾種除草劑防除苜蓿地雜草的試驗 曾昭海; 胡躍高; 張薇; 黃笑飛; 李瑞德; 王華宏 草業科學 2002-05-25
19 對我國苜蓿產業建設的建議 胡躍高; 曾昭海; 朱萬斌; 王海濱 中國乳業 2002-03-25
20 通遼市“50萬畝優質飼用農作物種植技術”開發思路與框架 劉景輝; 胡躍高; 劉克禮; 解笑宇; 白永貴; 戚志強; 曾昭海; 全志 內蒙古農業科技 2002-12-30
21 草業展望及其東北地區發展前景 李志堅; 胡躍高 中國草地 2002-05-05
22 綠色飼料產業、節糧型養殖業與新時期我國農業現代化 胡躍高 中國動物保健 2002-04-15
23 評“秸稈畜牧業” 胡躍高 飼料博覽 1999-12-25
24 青刈黑麥營養積累與積溫關系模型的研究(英文) 李國輝; 胡躍高; 李志堅; 張鵬 中國草地 1999-09-30
25 吳橋縣農牧業發展模型與調整對策 李國輝; 胡躍高; 李志堅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0-01-10
26 綠色飼料的地位及其生產與研究進展 胡躍高; 李志堅; 趙環環; 曾昭海 自然資源學報 2000-04-20
27 青刈黑麥產草量與營養動態分析 李國輝; 李志堅; 胡躍高 草地學報 2000-03-30
28 世界綠色飼料產業發展趨勢與我國綠色飼料產業建設戰略認識 胡躍高 草業科學 2000-04-30
29 加速建設我國農區草業的認識 曾昭海; 胡躍高; 趙環環 草業科學 2000-10-30
30 關于大力建設草業,推動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的建議 魏義章; 胡躍高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 2000-03-30
31 加入WTO與我國農業發展的中長期對策 胡躍高; 內部文稿 2000-09-08
32 關于將1億噸鮮奶作為我國奶業中長期建設目標的建議 胡躍高 中國農墾經濟 2001-05-10
33 GGE疊圖法─分析品種×環境互作模式的理想方法 嚴威凱; 盛慶來; 胡躍高; L A Hunt 作物學報 2001-01-20
34 苜蓿自毒性的研究進展及其前景 胡躍高; 曾昭海; 程霞; 戚志強; 朱萬斌 草原與草坪 2001-12-30
35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黑麥草粉粗蛋白測定中的應用 趙環環; 胡躍高; 趙其波; 張鵬 動物營養學報 2001-11-30
36 救救呼倫貝爾草原…… 孔祥智; 胡躍高; 安曉寧; 魏虹 北方經濟 2002-07-26
37 黃淮海區青刈黑麥栽培及發展前景 胡躍高; 李志堅; 王海濱; 蘇克敏; 馬興林; 任天志; 劉振華; 張鵬 作物雜志 1997-12-15
38 當代中國農業科技革命性質、目標與戰略 胡躍高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 1997-12-30
39 論我國綠色飼料產業建設基本戰略問題 胡躍高; 李志堅; 李國輝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1998-10-15
40 90年代青刈黑麥栽培生產研究進展 胡躍高; 李志堅 國外畜牧學(草原與牧草) 1998-08-15
41 論黃淮海區青刈黑麥產業化生產的基礎 胡躍高 草業科學 1998-04-30
42 從戰略高度看糧食與飼料的相互關系 胡躍高 科技導報 1998-04-15
43 播種技術對蘇南丘陵區秋播苜蓿苗期雜草發生影響 戚志強; 胡躍高; 曾昭海; 傅反生; 儲國良; 中國農作制度研究進展2008 2008-10-10
44 京郊引種加拿大半無葉型豌豆適應性研究 王芳; 龍靜宜; 曾昭海; 康玉凡; 胡躍高; 中國農作制度研究進展2008 2008-10-10
45 中國近中期糧食安全形勢與基本對策 胡躍高; 中國農作制度研究進展2008 2008-10-10
46 我國種植業結構演變趨勢及區域布局調整對策 褚慶全; 李立軍; 胡躍高; 曾昭海; 中國農作制度研究進展2008 2008-10-10
47 發達國家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及啟示 曾昭海; 朱立博; 張海林; 朱萬斌; 胡躍高; 中國農作制度研究進展2008 2008-10-10
48 科學管理 減少干草損失 胡躍高; 程霞; 首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論文集 2001-05-01
49 我國苜蓿產業建設若干戰略建議 胡躍高; 曾昭海; 朱萬斌; 王海濱; 首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論文集 2001-05-01
50 蘇南丘陵區紫花苜蓿菌核病病原研究及防治初報 張薇; 胡躍高; 張力群; 儲國良; 第二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牧草種子、機械、產品展示會論文集 2003-10-01
51 紫花苜蓿休眠類型與生長特性及生產性能的研究 劉建寧; 胡躍高; 王運琦; 池惠武; 張燕; 王毅; 第二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牧草種子、機械、產品展示會論文集 2003-10-01
52 紫花苜蓿-根瘤菌高效共生體篩選及其田間作用效果研究 曾昭海; 隋新華; 胡躍高; 陳文新; 陳丹明; 郜瑞路; 第二屆中國苜蓿發展大會暨牧草種子、機械、產品展示會論文集 2003-10-01
53 青貯菌制劑研究進展及未來發展展望 張濤; 胡躍高; 曾昭海; 全志; 鄭勇; 盧成; 中國草學會第六屆二次會議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07-01
54 紫花苜蓿耐熱性研究現狀與展望 康玉凡; 胡躍高; 蘇加楷; 戚志強; 張文淑; 中國草學會第六屆二次會議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07-01
55 呼倫貝爾不同類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初探 曾昭海 ; 胡躍高 ; 鄭勇 ; 劉英俊; 中國草學會第六屆二次會議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07-01
56 關于在青海三江源區設立荒漠化控制工程試驗示范區的建議 胡躍高; 劉同德; 黃國和; 三江源區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高級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 2005-08-01
57 滄州節水型農業形勢分析與建設基本戰略 胡躍高; 程霞; 中國作物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09-01
58 大學生村干行動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創舉——平頂山“大學生村干”行動調查報告 胡躍高; 陳鵬飛; 王穎哲; 李景濤; 趙進恒; 循環農業與新農村建設——2006年中國農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6-04-01
59 不同青貯玉米品種與紫花苜蓿的間作效應 劉景輝; 曾昭海; 焦立新; 胡躍高; 王瑩; 李海; 作物學報 2006-01-12
60 18個紫花苜蓿育種材料在蘇南丘陵區的適應性比較 戚志強; 傅反生; 胡躍高; 曾昭海; 儲國良; 草業科學 2006-03-15
61 呼倫貝爾區域生態系統發展態勢能值分析——以陳巴爾虎旗為例 曾昭海; 胡躍高; 董孝斌; 王維; 馮曉潔; 朱立博; 劉英俊;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6-01-30
62 南方冬季覆蓋作物的碳蓄積及其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王麗宏; 胡躍高; 楊光立; 曾昭海; 葉桃林; 張帆; 生態環境 2006-05-18
63 低氮環境下燕麥與箭筈豌豆間混作與刈割時間對飼草產量及質量特性的影響 趙彩霞; 何文清; 胡躍高; 董慧明; 佘小玲;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6-09-10
64 接種高效根瘤菌對紫花苜蓿—禾本科混播組合生產性能的影響 曾昭海; 胡躍高; 陳文新; 隋新華; 陳丹明;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6-09-10
65 甘薯地土壤線蟲群體分布規律及取樣方法研究 海棠; 武保悅; 金鳳柱; 胡躍高; 中國植保導刊 2006-10-20
66 共生固氮在農牧業上的作用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曾昭海; 胡躍高; 陳文新; 隋新華; 趙曉萌;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6-10-30
67 輪作對甘薯地線蟲群落組成及多樣性的影響 海棠; 彭德良; 曾昭海; 武保悅; 金風柱; 胡躍高; 中國農學通報 2006-11-05
68 農田冬季覆蓋作物對土壤有機碳含量和主作物產量的影響 王麗宏; 胡躍高; 楊光立; 曾昭海;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6-11-10
69 中度嗜鹽菌DTY1的鑒定及其耐鹽機制的初步分析 張薇; 胡躍高; 張力群; 高洪文; 微生物學報 2006-12-04
70 紫花苜蓿對九種雜草的化感作用 盧成; 曾昭海; 王維; 胡躍高; 中國草地學報 2006-09-25
71 紫花苜蓿在蘇南丘陵山區的適應性分析 傅反生; 吉沐祥; 胡躍高; 戚志強; 儲國良; 張薇; 陳源; 江蘇農業科學 2006-11-15
72 放牧對貝加爾針茅草原群落植物多樣性和生產力的影響 楊殿林; 韓國棟; 胡躍高; 烏云格日勒; 生態學雜志 2006-12-30
73 不同灌溉條件下燕麥籽粒植酸、總磷、蛋白質及礦質元素含量變化特征研究 李桂榮; 趙寶平; 胡躍高; 程方民; 曾昭海; 趙寧春; 中國農學通報 2006-12-05
74 不同圍欄年限冷蒿草原群落特征與土壤特性變化的研究 趙彩霞; 鄭大瑋; 何文清; 潘志華; 胡躍高; 樊秀榮; 草業科學 2006-12-15
75 苜蓿綠汁發酵液發酵條件研究 張濤; 李蕾; 崔宗均; 李建平; 胡躍高; 草地學報 2007-01-30
76 有限灌溉對燕麥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趙寶平; 龐云; 曾昭海; 胡躍高; 李桂榮; 劉瑞芳; 干旱地區農業研究 2007-01-10
77 青貯菌劑在苜蓿裹包青貯中的應用效果 張濤; 李蕾; 張燕忠; 李勝利; 吳海忠; 崔宗均; 胡躍高; 草業學報 2007-02-20
78 前茬冬季覆蓋作物對稻田土壤的生物特征影響 王麗宏; 曾昭海; 楊光立; 葉桃林; 胡躍高; 水土保持學報 2007-02-28
79 紫花苜蓿品種間自毒性物質含量差異研究 盧成; 曾昭海; 鄭世宗; 戚志強; 胡躍高; 作物學報 2007-04-12
80 荒漠草原區灌溉和旱作條件下蒙古冰草和新麥草產草量的構成因素 海棠; 韓國棟; 胡躍高; 草地學報 2007-05-15
81 灌溉制度對不同基因型燕麥籽粒植酸、蛋白質和礦質元素含量的影響 李桂榮; 趙寶平; 胡躍高; 程方民; 曾昭海; 趙寧春; 作物學報 2007-05-12
82 施N量對燕麥“保羅”鮮草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肖小平; 王麗宏; 葉桃林; 張帆; 曾昭海; 胡躍高; 楊光立; 作物研究 2007-03-15
83 內生真菌對草坪型高羊茅草彎孢霉葉斑病的影響 古燕翔; 王代軍; 胡躍高; 中國草地學報 2007-05-25
84 “西班牙斗牛”與荒漠化 胡躍高; 農村實用科技信息 2007-06-15
85 大孔吸附樹脂分離富集苜蓿皂甙的研究 古燕翔; 張國良; 魏蕓; 王松柏; 李桂榮; 胡躍高; 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 2007-06-15
86 豆科與禾本科牧草混播效應研究進展 王旭; 曾昭海; 胡躍高; 朱波; 中國草地學報 2007-07-25
87 紫花苜蓿光合生產與干物質積累模擬模型研究 朱玉潔; 馮利平; 易鵬; 楊曉光; 胡躍高; 作物學報 2007-10-12
88 西北黃土高原檸條種植區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分析 張薇; 胡躍高; 黃國和; 高洪文; 微生物學報 2007-10-04
89 晉北水地夏莜麥多品種適宜播期試驗 王雄; 胡躍高; 皇甫紅芳; 李剛; 徐慧云; 山西農業科學 2007-11-20
90 箭筈豌豆與燕麥不同間作混播模式對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王旭; 曾昭海; 朱波; 胡躍高; 作物學報 2007-11-12
91 六種稻田土壤冬季種植黑麥草功能效應研究 王麗宏; 曾昭海; 楊光立; 李會彬; 肖小平; 張帆; 胡躍高; 作物學報 2007-12-12
92 呼倫貝爾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石益丹; 李玉浸; 楊殿林; 劉紅梅; 胡躍高;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07-11-20
93 雙季稻區冬種覆蓋作物對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 朱波; 胡躍高; 曾昭海; 肖小平; 楊光立; 黃鳳球; 生態環境 2008-09-18
94 江蘇南部丘陵地區紫花苜蓿引種及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儲國良; 胡躍高; 丁劍英; 戚志強; 付反生; 王敬根; 劉亞柏; 張薇; 王全洪; 花衛華; 江蘇農業學報 2008-12-31
95 新疆草業工程建設基本思路 鄭偉; 朱進忠; 胡躍高; 王旭; 草業科學 2008-02-15
96 當前我國苜蓿產業發展的形勢與任務 戚志強; 玉永雄; 胡躍高; 曾昭海; 草業學報 2008-02-20
97 北京延慶加拿大半無葉型豌豆引種初試 王芳; 龍靜宜; 康玉凡; 曾昭海; 胡躍高; 中國農學通報 2008-05-05
98 稻田冬種黑麥草對飼草生產和土壤微生物效應的影響(簡報) 王麗宏; 楊光立; 曾昭海; 張薇; 肖小平; 張帆; 胡躍高; 草業學報 2008-04-20
99 耕作制度對甘薯地土壤線蟲群落結構的影響 海棠; 彭德良; 曾昭海; 武保悅; 金鳳柱; 胡躍高; 中國農業科學 2008-06-10
100 呼倫貝爾典型草原不同植被類型植被與土壤特征研究 朱立博; 鄭勇; 曾昭海; 胡躍高; 中國草地學報 2008-05-25
101 播期對裸燕麥生物學特性和產量的影響 吳娜; 曾昭海; 任長忠; 郭來春; 趙國軍; 胡躍高; 麥類作物學報 2008-05-15
102 春季休牧對草地植被的影響 朱立博; 曾昭海; 趙寶平; 王旭; 胡躍高; 海棠; 草地學報 2008-05-15
103 幾種不同農藝措施對土壤甘薯莖線蟲種群動態的影響 金鳳柱; 海棠; 武寶悅; 胡躍高;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8-07-15
104 蘇南丘陵山區秋播紫花苜蓿伴播作物及其播量的篩選 戚志強; 胡躍高; 曾昭海; 傅反生; 儲國良; 草地學報 2008-09-15
105 奶業促進農民增收的理論分析與前景展望 安曉寧; 程廣燕; 魏虹; 胡躍高 世界農業 2003-02-20
106 苜蓿產品在奶牛日糧中的應用 張濤; 胡躍高 中國草食動物 2003-10-21
107 苜蓿產品在奶牛日糧中的應用(續完) 張濤; 胡躍高 中國草食動物 2003-12-21
108 不同生態區若干典型作物土壤中紫花苜蓿土著根瘤菌分布狀況 曾昭海; 陳丹明; 胡躍高; 隋新華; 陳文新 草業科學 2003-10-30
109 紫花苜蓿休眠類型與生長特性及生產性能的研究 劉建寧; 胡躍高; 王運琦; 池惠武; 張燕; 王毅 草業科學 2003-10-30
110 不同施肥水平與組合對飼用黑麥生產性能的影響研究 Ⅰ對飼用黑麥產草量的影響 李志堅; 祝廷成; 胡躍高 草業學報 2003-08-30
111 苜蓿菌核病生防菌及化學藥劑的篩選 張薇; 魏海雷; 張力群; 胡躍高 草地學報 2005-06-30
112 我國飼草產業基本形勢與未來建設 張濤; 盧成; 全志; 胡躍高 四川草原 2005-05-30
113 不同發酵類型青貯菌制劑對青貯發酵的影響 張濤; 崔宗均; 李建平; 楊立國; 康玉凡; 胡躍高 草業學報 2005-06-20
114 不同施肥水平與組合對飼用黑麥生產性能的影響研究 Ⅱ對飼用黑麥質量的影響 李志堅; 周道瑋; 胡躍高 草業學報 2005-08-20
115 蘇南丘陵區秋播苜蓿苗期雜草化學控制試驗 戚志強; 胡躍高; 曾昭海; 傅反生; 儲國良 四川草原 2005-09-30
116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進展 盧成; 曾昭海; 張濤; 戚志強; 胡躍高 草業科學 2005-09-15
117 蘇南丘陵區秋播苜蓿適用伴生作物篩選試驗 戚志強; 胡躍高; 曾昭海; 傅反生; 儲國良 中國草地 2005-09-05
118 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與戰略對策 胡躍高; 褚慶全;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05-12-15
119 我國大豆產業發展趨勢與對策 曾昭海; 褚慶全; 趙曉萌; 胡躍高; 盧成; 康玉凡; 中國農業科技導報 2005-12-15
120 十四種化學除草劑對滄州地區苜蓿地雜草防效試驗 戚志強; 胡躍高; 曾昭海; 郜瑞路; 草原與草坪 2005-12-20
121 青刈黑麥草飼喂肉羊效果試驗 張英杰; 劉月琴; 胡躍高 河北畜牧獸醫 2003-07-30
122 科學管理 減少干草損失 胡躍高; 程霞 中國乳業 2003-05-25
123 我國農業標準化概述 李建平; 董寬虎; 胡躍高 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 2003-01-23
124 中西方農業現代化歷程比較及發展展望 胡躍高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2003-08-28
125 青刈黑麥引種及栽培試驗研究 劉建寧; 胡躍高; 王運琦; 梁全忠; 張燕 中國草地 2003-05-05
126 青刈黑麥引種及栽培試驗 劉建寧; 胡躍高; 王運琦; 張燕; 池惠武 草業科學 2004-01-15
127 飼用黑麥生物學特性及其產量營養動態變化 李志堅; 胡躍高 草業學報 2004-02-20
128 吉林省知識密集型草產業的實踐與展望(上) 李志堅; 胡躍高 四川草原 2004-02-29
129 不同積溫和種植密度對飼用黑麥分蘗動態的影響 李志堅; 周道瑋; 胡躍高 應用生態學報 2004-03-18
130 放牧苜蓿品種選育研究進展 戎郁萍; 韓建國; 胡躍高; 李高 中國草地 2004-01-05
131 吉林省知識密集型草產業的實踐與展望(下) 李志堅; 胡躍高 四川草原 2004-03-30
132 草塊加工工藝及其影響因素 張濤; 胡躍高; 曾昭海 草業科學 2004-05-15
133 應用RAPD分子標記技術研究苜蓿根瘤菌的田間競爭結瘤能力 曾昭海; 陳文新; 胡躍高; 隋新華; 陳丹明 生態學報 2004-07-25
134 苜蓿青貯接種菌系Li6、Al2、Ru2的篩選及其發酵特性 王小芬; 崔宗均; 胡躍高; 陳曉燕; 高麗娟; 張濤 草地學報 2004-06-30
135 農業總論與大學生宏觀發展戰略素質的培養 趙全志; 胡躍高; 侯亞兵; 楊青華; 馬宗斌 高等農業教育 2004-08-20
136 紫花苜蓿-根瘤菌高效共生體篩選及田間作用效果 曾昭海; 隋新華; 胡躍高; 陳丹明; 陳文新; 郜瑞路 草業學報 2004-10-20
137 綠汁發酵液和乳酸菌劑MMD3在不同含水率苜蓿青貯中的添加試驗 張濤; 崔宗均; 高麗娟; 康文啟; 王小芬; 胡躍高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2004-10-30
138 北京地區引種國外紫花苜蓿品種生態適應性的研究 易鵬; 楊曉光; 馮利平; 肉孜阿基; 胡躍高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4-10-01
139 草產品及其加工工藝 張濤; 胡躍高; 崔宗均; 曾昭海 飼料博覽 2004-11-25
140 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及其環境影響因子研究進展 張薇; 魏海雷; 高洪文; 胡躍高 生態學雜志 2005-01-30
141 玉米、小麥、水稻秸稈自然發酵的生化變化 高麗娟; 王小芬; 崔宗均; 胡躍高; 楊洪巖; 張濤 草地學報 2005-03-30
142 紫花苜蓿菌核病病原鑒定及其主要生物學特性 張薇; 魏海雷; 張力群; 胡躍高; 儲國良 草業學報 2005-04-20
143 迎接歷史性挑戰,穩步推進我國高等農業教育改革 胡躍高 高等農業教育 2005-05-20
144 青貯專用型玉米新品種科青1號的選育研究 施介村; 劉紀華; 全志; 胡躍高 玉米科學 2005-12-30
榮譽獎勵:
資料更新中......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