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劉中民,男,漢族,1964年生于河南省,民盟盟員,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央電視臺2013年度科技創新人物,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6.03-1990.12,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物理化學 博士。
1990.12-1994.09,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4.10-1996.10,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6.10-至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98.10-至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
1998.12-2003.05,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2003.05-2007.02,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助理。
2007.02-至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2008.06-至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
2011.10-至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
學術兼職及社會任職:
1. 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
2. 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
3. 大連市人大常委。
4. 民盟大連市副主委。
5. 比利時Namur大學的客座教授。
6. 《催化學報》、能源化學(英文)編委。
7.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煤專項)總工程師。
8. 科學技術部“十二五”863計劃(煤制燃料化學品)重大項目總體組專家。
9. 中國化工學會煤化工利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0. 全國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煤制化學品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1. 第13、14屆國際分子篩會議(International Zeolite Co- nference)國際學術委員會委員。
主講課程:
資料更新中……
培養研究生情況:
培養研究生40多名。
招聘情況:
招聘崗位:分子篩合成及工業放大
崗位類別:科技
招聘要求:博士學位,工業催化、物理化學等相關專業,具備扎實的分子篩類多孔材料和催化基礎知識、較強的動手能力、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能夠獨立開展工作,具有較好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責任心強,品行端正,身體健康。有分子篩類材料合成研究和工業放大生產經驗者優先。
應聘方式:請登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人才招聘網,填寫在線簡歷,部門請選擇DNL1202組,并準備學歷、學位及資格證書等備查。
聯系人:劉中民、田鵬
Email:liuzm@dicp.ac.cn; tianpeng@dicp.ac.cn
研究方向:
1.催化基礎與催化新反應研究。
2. 分子篩合成研究。
3. 甲醇及其衍生物轉化研究。
4. 合成氣制化學品研究。
5. 烴類轉化研究。
6. 催化新過程放大與開發研究。
7. 工程化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作為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總負責人,領導研究團隊開展DMTO相關技術研究,完成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并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專家鑒定,實現了我國在國際上率先擁有設計和建設百萬噸級工業裝置的技術能力。為進一步保持技術的國際領先地位,劉中民同志帶領團隊進行了新一代甲醇制烯烴(DMTO-Ⅱ)技術開發。2010年5月完成萬噸級工業性試驗,噸烯烴甲醇消耗降低10%以上。“煤代油制烯烴技術邁向產業化”獲得由兩院院士評選的201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神華集團采用DMTO技術建設180萬噸煤基甲醇制取60萬噸烯烴裝置,于2010年8月投料試車一次成功并穩定運行,是世界上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示范裝置。2013年2月,第二套DMTO工業裝置,寧波禾元60萬噸/年烯烴裝置開車成功,經濟效益顯著。截止2013年12月,已簽訂二十套DMTO技術工業裝置的實施技術許可合同,烯烴總規模超過1100萬噸/年,預計將拉動上下游投資2500億元,新增年產值1200億元。目前,已有八套DMTO工業裝置成功開車。
2. 還主持研制成功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并實現產業化,包括固體酸催化中壓丙烯水合制異丙醇技術(東營海科3萬噸/年,浙江新化5萬噸/年),正丁烯與醋酸直接加成生產醋酸仲丁酯技術(南京百潤5萬噸/年)和甲醇制二甲醚技術(河北中捷10萬噸/年);另外還完成了科技攻關、863、973等多項國家科技任務。培養畢業研究生33名,發表論文266篇,申請專利300多件。
3. 帶領團隊研發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獲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4. 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一項,中國專利金獎一項,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中國石化聯合會技術發明特等獎一項,中國石化聯合會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省科技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三項,還獲得侯祥麟基金獎,中國催化青年獎(首屆)。
發明專利:
1 一種甲苯甲基化制對二甲苯聯產低碳烯烴的方法 許磊;華邦嵩;劉中民;張新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4/7/14 2006/1/18
2 一種以三乙胺為模板劑的合成硅磷鋁分子篩及其制備 劉中民;蔡光宇;何長青;楊立新;王作周;羅靜慎;常彥君;石仁敏;姜增全;孫承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2/12/19 1994/6/29
3 金屬改性小孔磷硅鋁型分子篩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蔡光宇;劉中民;何長青;孫承林;揚立新;常彥君;石仁敏;姜增全;易林林;王作周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6/6/7 1997/12/17
4 以雙模板劑合成磷酸硅鋁分子篩的方法 何長青;劉中民;蔡光宇;楊立新;常顏君;王作周;姜增全;石仁敏;易林林;孫承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4/2/5 1995/8/16
5 一種甲苯甲基化制對二甲苯催化劑的在線修飾方法 許磊;劉中民;張新志;王瑩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4/13 2006/9/13
6 以二乙胺為模板劑合成磷酸硅鋁分子篩 何長青;劉中民;蔡光宇;楊立新;王作周;羅謹慎;潘小珊;蓋增全;常彥君;石仁敏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3/6/18 1994/12/21
7 制備聚甲氧基二甲醚羰化物及甲氧基乙酸甲酯的方法 倪友明;朱文良;劉勇;劉紅超;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23 2015/6/24
8 制備聚甲氧基二甲醚羰化物及甲氧基乙酸甲酯的方法 倪友明;朱文良;劉勇;劉紅超;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23 2015/6/24
9 一種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烴的方法 劉中民;葉茂;張濤;何長青;王賢高;趙銀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3 2015/6/3
10 一種含氧化合物制低碳烯烴的方法及其使用的設備 劉中民;葉茂;張濤;何長青;王賢高;趙銀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3 2015/6/3
11 一種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 許磊;王瑩利;劉中民;張新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13 2015/6/17
12 一種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 許磊;王瑩利;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13 2015/6/17
13 一種用于甲醇和/或二甲醚制低碳烯烴的反應裝置 張濤;葉茂;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3 2015/6/3
14 用于二甲醚羰基化制備乙酸甲酯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周慧;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倪友明;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5 2015/6/10
15 一種制備高硅鋁比的NaY分子篩的方法及其產品 袁丹華;董興隆;徐云鵬;劉中民;王坤院;黃為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9 2015/6/10
16 苯與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聯產低碳烯烴的方法 許磊;王瑩利;劉中民;張新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13 2015/6/17
17 用于生產甲醇并聯產C2-C4醇的方法 劉勇;朱文良;劉紅超;倪友明;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16 2015/6/17
18 制備聚甲氧基二甲醚羰化物及甲氧基乙酸甲酯的方法 倪友明;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23 2015/6/24
19 制備聚甲氧基二甲醚羰化物及甲氧基乙酸甲酯的方法 倪友明;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23 2015/6/24
20 一種制備SAPO-17和SAPO-44分子篩的方法 李宏愿;許磊;劉中民;孫承林;楊立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15 2001/6/20
21 制備小晶粒SAPO分子篩的方法及其產品和用途 楊淼;田鵬;劉中民;楊越;張瑩;何艷麗;楊虹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7/30 2015/2/11
22 一種具有中、微孔復合孔道結構的Beta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袁揚揚;田鵬;劉中民;楊淼;樊棟;王林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3/21 2015/3/18
23 一種Beta分子篩的合成方法 袁揚揚;田鵬;劉中民;楊淼;王林英;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3/21 2015/3/18
24 一種具有多級孔道結構的Beta分子篩及其制備方法 袁揚揚;田鵬;劉中民;楊淼;王林英;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3/21 2015/3/18
25 一種具有中、微孔復合孔道Beta分子篩的制備方法 袁揚揚;田鵬;劉中民;楊淼;王林英;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3/21 2015/3/18
26 一種具有多級孔道結構的Beta分子篩及其制備方法 袁揚揚;田鵬;劉中民;楊淼;王德花;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3/21 2015/3/18
27 用于生產乙醇并聯產甲醇的方法 劉勇;朱文良;劉紅超;倪友明;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16 2015/6/17
28 一種具有多級孔道結構Beta分子篩的制備方法 袁揚揚;田鵬;劉中民;楊淼;王林英;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3/21 2015/3/18
29 一種具有中、微孔復合孔道結構Beta分子篩的合成方法 袁揚揚;田鵬;劉中民;楊淼;王林英;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3/21 2015/3/18
30 一種復合孔道結構Beta分子篩的合成方法 袁揚揚;田鵬;劉中民;楊淼;王林英;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3/21 2015/3/18
31 一種具有多級孔道結構Beta的合成方法 袁揚揚;田鵬;劉中民;楊淼;王林英;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4/3/21 2015/3/18
32 制備小晶粒SAPO-34分子篩的方法及其產品和用途 楊淼;田鵬;劉中民;楊越;張瑩;何艷麗;楊虹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7/30 2015/2/11
33 制備ZSM-5沸石分子篩的方法及其產品和用途 王全義;魏迎旭;劉中民;李金哲;徐舒濤;陳景潤;張瑩;周游;王金棒;張默之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7/29 2015/2/11
34 MCM-22分子篩的溶劑熱合成方法及其產品和用途 楊淼;田鵬;王嬋;劉中民;張瑩;楊虹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0/31 2015/5/6
35 一種室溫合成ZSM-2分子篩納米小晶粒的方法 袁丹華;董興隆;徐云鵬;劉中民;李曉偉;王坤院;黃為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1/20 2015/5/27
36 一種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對二甲苯聯產低碳烯烴的方法 許磊;王瑩利;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12/13 2015/6/17
37 一種由合成氣制取二甲醚工藝 蔡光宇;石仁敏;姜增全;孫承林;易霖霖;楊立新;王作周;何長春;羅靜慎;常彥君; 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3/8/31 1999/5/5
38 一種ZSM-35分子篩及Me-ZSM-35的合成方法 王林英;田鵬;劉中民;楊淼;張瑩;楊虹熠;袁揚揚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8/14 2015/2/25
39 一種ZSM-22分子篩及Me-ZSM-22的合成方法 王林英;田鵬;劉中民;楊淼;張瑩;袁揚揚;楊虹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8/14 2015/2/25
40 一種乙炔與二氯甲烷耦合反應制備氯乙烯聯產二氯乙烯及1,1,2-三氯乙烷的方法 徐云鵬;龐曉東;劉廣業;劉中民;李銘芝;周軍;李世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新疆兵團現代綠色氯堿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3/11/26 2015/6/3
41 一種二甲醚羰基化制備乙酸甲酯的方法 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倪友明;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42 一種制備乙酸甲酯的方法 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倪友明;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43 一種高強度無粘結劑多級孔復合ZSM-5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張琳;田鵬;劉中民;楊虹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8/30 2014/3/26
44 一種以N-甲基二乙醇胺為模板劑的SAPO-34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王德花;田鵬;劉中民;樊棟;張瑩;王嬋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10 2014/6/18
45 一種SAPO-35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王德花;田鵬;劉中民;樊棟;張瑩;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10 2014/6/18
46 一種低碳酯加氫制備乙醇的方法 朱文良;劉勇;劉紅超;倪友明;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47 用于乙炔氫氯化反應的分子篩無汞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徐云鵬;李銘芝;劉中民;周軍;李國棟;陳萬銀;龐曉東;張傳彩;孫新德;白長敏;李世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48 一種利用分子篩無汞催化劑催化乙炔氫氯化反應制備氯乙烯的方法 徐云鵬;李銘芝;劉中民;周軍;李國棟;陳萬銀;龐曉東;張傳彩;孫新德;白長敏;李世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49 具有RHO骨架結構的金屬磷酸硅鋁分子篩及其制備方法 田鵬;蘇雄;劉中民;樊棟;張瑩;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6/28 2014/1/1
50 一種高強度無粘結劑多級孔復合MOR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張琳;田鵬;劉中民;楊虹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8/30 2014/3/26
51 一種SAPO-34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及由其制備的催化劑 樊棟;田鵬;劉中民;張瑩;蘇雄;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9/26 2014/3/26
52 一種SAPO-34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樊棟;田鵬;劉中民;蘇雄;張瑩;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9/26 2014/3/26
53 一種具有CHA結構的磷酸硅鋁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田鵬;劉中民;樊棟;蘇雄;張瑩;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9/26 2014/3/26
54 一種以二異丙醇胺為模板劑的SAPO-34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王德花;田鵬;劉中民;樊棟;張瑩;袁揚揚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10 2014/6/18
55 一種以二甘醇胺為模板劑的SAPO-34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王德花;田鵬;劉中民;樊棟;張瑩;蘇雄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10 2014/6/18
56 一種低碳酯加氫制備乙醇的方法 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倪友明;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57 一種生產甲酚的方法 王坤院;徐云鵬;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3/6/14 2014/7/2
58 一種生產乙酸甲酯的方法 倪友明;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59 一種SAPO-44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田鵬;樊棟;劉中民;蘇雄;張瑩;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9/26 2014/3/26
60 用于乙炔氫氯化反應的低貴金屬無汞催化劑、其制備方法及應用 徐云鵬;李銘芝;劉中民;周軍;李國棟;陳萬銀;龐曉東;張傳彩;孫新德;白長敏;李世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61 一種苯酚甲醇氣相烷基化生產甲酚的方法 王坤院;徐云鵬;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7/24 2014/2/12
62 一種以分子篩為催化劑生產甲酚的方法 王坤院;楊淼;劉琳;徐云鵬;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7/24 2014/2/12
63 一種快速合成SAPO-34分子篩的方法及由其制備的催化劑 田鵬;劉中民;樊棟;蘇雄;張瑩;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9/26 2014/3/26
64 一種具有CHA結構SAPO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及由其制備的催化劑 田鵬;劉中民;樊棟;張瑩;蘇雄;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9/26 2014/3/26
65 一種制備甲醛并聯產甲縮醛的方法 朱文良;劉勇;劉紅超;倪友明;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66 一種制備乙酸甲酯的方法 倪友明;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67 一種生產乙酸甲酯的方法 倪友明;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68 一種季胺化有機膦表面活性劑及其合成方法 蘇雄;田鵬;劉中民;張瑩;樊棟;張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11/22 2013/6/5
69 一種利用乳酸或乳酸鹽制取液體燃料的方法 董興隆;黃為;袁丹華;徐云鵬;劉中民;王坤院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70 一種由甲醛與甲醇氣相羰基化直接生產甲氧基乙酸甲酯的方法 劉世平;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倪友明;李利娜;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71 一種用于生產甲氧基乙酸甲酯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劉世平;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倪友明;李利娜;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72 一種由1,3-二氧五環制備1,4-二氧六環的方法 劉世平;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倪友明;李利娜;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73 一種利用葡萄糖制取液體燃料的方法 董興隆;黃為;袁丹華;徐云鵬;劉中民;白長敏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74 一種利用纖維素制取液體燃料的方法 董興隆;黃為;袁丹華;徐云鵬;劉中民;陳兆安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75 甲醇和/或二甲醚制取乙烯丙烯的催化劑、其制法及應用 許磊;劉中民;朱書魁;于政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4/23 2013/6/19
76 一種制備金剛烷化合物的方法 魏迎旭;劉中民;李金哲;許磊;袁翠峪;徐舒濤;周游;王全義;陳景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19 2013/7/24
77 一種鳥窩狀單分散氧化鎂的制備方法 陳吉平;張智平;張世剛;倪余文;劉中民;梁鑫淼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9/20 2007/3/28
78 一種生產甲氧基乙酸甲酯的方法 劉世平;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倪友明;李利娜;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79 一種利用葡萄糖制取丙烯的方法 董興隆;黃為;袁丹華;徐云鵬;劉中民;李銘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80 一種利用纖維素制取丙烯的方法 董興隆;黃為;袁丹華;徐云鵬;劉中民;陳兆安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81 一種利用乳酸或乳酸鹽制取丙烯的方法 董興隆;黃為;袁丹華;徐云鵬;劉中民;李銘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5 2014/7/2
82 一種由苯甲醚制對甲基苯酚的方法及所使用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王坤院;徐云鵬;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2/23 2013/9/11
83 一種促進丁烷轉化制芳烴的方法 周游;魏迎旭;劉中民;常福祥;李金哲;徐舒濤;袁翠峪;陳景潤;王全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11/30 2013/6/5
84 一種促進戊烷轉化制芳烴的方法 周游;魏迎旭;劉中民;常福祥;李金哲;徐舒濤;袁翠峪;陳景潤;王全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11/30 2013/6/5
85 一種促進戊烷轉化制低碳烯烴的方法 周游;魏迎旭;劉中民;常福祥;李金哲;徐舒濤;袁翠峪;陳景潤;王全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11/30 2013/6/5
86 一種促進丁烷轉化制低碳烯烴的方法 周游;魏迎旭;劉中民;常福祥;李金哲;徐舒濤;袁翠峪;陳景潤;王全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11/30 2013/6/5
87 甲醇和/或二甲醚與C4液化氣相互轉化制備對二甲苯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許磊;劉中民;于政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4/26 2013/6/19
88 一種具有1,3-二氧六環結構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于政錫;張英偉;許磊;劉中民;印文雅;唐楊軍;張新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北京旭陽化工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2/9/14 2013/6/5
89 一種負載型雜多酸催化劑用于甲縮醛氣相羰基化生產甲氧基乙酸甲酯的方法 劉紅超;朱文良;劉勇;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5/23 2013/6/26
90 一種微藻養殖并聯產烯烴的方法 劉中民;董興隆;徐云鵬;薛松;張今令;黃為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4 2013/7/24
91 一種1,3-二噁烷的制備方法 于政錫;張英偉;許磊;劉中民;印文雅;唐楊軍;張新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北京旭陽化工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11/11/24 2013/6/5
92 一種光生物反應裝置及應用 張今令;徐云鵬;劉中民;孫新德;白長敏;黃為;董興隆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8/22 2013/6/5
93 一種生產甲氧基乙酸甲酯的方法 劉紅超;朱文良;劉勇;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5/23 2013/6/26
94 一種微藻養殖并聯產生物油的方法 徐云鵬;董興隆;劉中民;薛松;孫新德;白長敏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12/24 2013/7/24
95 一種具有核殼結構鉻催化劑的合成方法 李利娜;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12/23 2013/6/26
96 一種二甲醚選擇氧化制備甲酸甲酯的方法 王華;沈江漢;劉紅超;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4/5/14 2005/11/16
97 一種以三乙胺為模板劑的合成硅磷鋁分子篩及其制備 劉中民;蔡光宇;何長青;楊立新;王作周;羅靜慎;常彥君;石仁敏;姜增全;孫承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2/11/24 1994/6/1
98 一種硅鋁酸鹽介孔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王全義;魏迎旭;劉中民;張瑩;李金哲;周游;陳景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7/20 2013/1/23
99 SAPO分子篩的溶劑熱合成方法及由其制備的催化劑 田鵬;劉中民;張瑩;樊棟;蘇雄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4
100 一種Y型分子篩的制備方法 桑石云;劉中民;許磊;田鵬;張瑩;張陽陽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4/9/8 2006/3/15
101 一種生物培養方法及所使用的光生物反應器系統 劉中民;徐云鵬;孫新德;白長敏;張今令;黃為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11/30 2013/6/5
102 一種乙醇直接脫氫制備乙醛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應用 劉紅超;朱文良;劉勇;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9/19 2013/6/5
103 一種二甲醚羰基化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及應用 劉世平;朱文良;劉紅超;劉勇;劉中民;孟霜鶴;李利娜;周慧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2/5/23 2013/6/26
104 含烯烴的C4以上混合烴制取丙烯和芳烴的方法 齊越;李銘芝;李冰;王坤院;謝鵬;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1/27 2012/6/6
105 一種混合C4水合制丁醇的方法 王華;黃韜;陳剛;劉中民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12/6 2004/6/23
106 一種氧化鋁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曲麗紅;劉中民;許磊;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9/8 2007/3/14
107 一種用于合成氣制甲烷并聯產油品的催化劑、其制備及應用方法 朱文良;劉中民;劉勇;劉洪超;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11
108 采用改性ZSM-5分子篩催化劑催化甲醇耦合石腦油催化裂解反應的方法 劉中民;魏迎旭;齊越;葉茂;李銘芝;李冰;王賢高;何長青;孫新德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8 2012/7/4
109 一種由天然氣經空氣或富氧空氣部分氧化造氣制二甲醚的方法 李文釗;徐恒泳;劉中民;侯守福;孫承林;葛慶杰;于春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0/3/29 2001/10/3
110 一種制取丙烯的方法 齊越;劉中民;田鵬;李冰;王賢高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6/29 2011/12/21
111 一種用于合成氣制甲烷并聯產多碳烴類的催化劑、其制備及應用方法 朱文良;劉中民;劉洪超;劉勇;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30 2012/7/4
112 一種促進丙烷轉化制低碳烯烴的方法 周游;魏迎旭;劉中民;常福祥;孫新德;張瑩;李金哲;陳景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11
113 RHO-SAPO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和由其制備的催化劑 樊棟;田鵬;劉中民;蘇雄;張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11
114 SAPO-34分子篩的溶劑熱合成方法和由其制備的催化劑 樊棟;田鵬;劉中民;蘇雄;張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11
115 微藻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烴的方法 張今令;許磊;劉中民;徐云鵬;董興隆;李銘芝;薛松;陳兆安;白長敏;孫新德;李世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8 2012/7/4
116 一種促進丙烷轉化制芳烴的方法 周游;魏迎旭;劉中民;常福祥;孫新德;張瑩;李金哲;陳景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4
117 一種中孔碳/硅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劉獻斌;劉中民;楊越;常福祥;曲麗紅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6/17 2006/12/20
118 一種無機磷酸鹽晶體材料的制備方法 劉中民;張瑩;田鵬;許磊;蘇雄;周游;樊棟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8/16 2012/3/14
119 一種用于合成氣制甲烷并聯產油品的鐵基催化劑、其制備及應用 朱文良;劉中民;劉勇;劉洪超;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4
120 一種用于合成氣制甲烷并聯產油品的催化劑、其制備和應用方法 朱文良;劉中民;劉勇;劉洪超;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30 2012/7/11
121 一種低碳烷烴脫氫制烯烴的方法 李利娜;劉中民;朱文良;劉洪超;劉勇;孟霜鶴;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4
122 一種合成氣制甲烷并聯產甲醇的方法 朱文良;劉中民;劉洪超;劉勇;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30 2012/7/4
123 催化裂化汽油制取乙烯、丙烯和芳烴的方法 齊越;劉中民;謝鵬;李銘芝;張今令;朱書魁;王公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8/31 2007/3/7
124 一種低硅SAPO-34分子篩的合成方法 田鵬;劉中民;蘇雄;齊越;張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6/27 2012/2/1
125 一種用于合成氣轉化制取甲烷并聯產低碳烯烴的催化劑、其制備及應用 劉勇;劉中民;朱文良;劉洪超;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30 2012/7/4
126 一種合成氣制甲烷并聯產低碳混合醇的方法 朱文良;劉中民;劉洪超;劉勇;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30 2012/7/11
127 一種用于合成氣轉化制取甲烷并聯產油品的鐵基催化劑、其制備和應用 朱文良;劉中民;劉勇;劉洪超;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11
128 一種用于合成氣轉化制取甲烷并聯產低碳烯烴反應的催化劑、其制備及應用 劉勇;劉中民;朱文良;劉洪超;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30 2012/7/11
129 一種用于合成氣制甲烷并聯產低碳混合醇的催化劑、其制備及應用方法 朱文良;劉中民;劉洪超;劉勇;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30 2012/7/11
130 一種小晶粒SAPO-34分子篩的合成方法 田鵬;劉中民;樊棟;齊越;張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1/6/27 2011/12/14
131 一種用于合成氣制甲烷并聯產油品的鈷基催化劑、其制備及應用方法 朱文良;劉中民;劉勇;劉洪超;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9 2012/7/4
132 一種連續生產乙醇酸的方法 劉洪超;劉中民;朱文良;劉勇;孟霜鶴;李利娜;劉世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8 2012/7/4
133 微藻油脂的提取方法 董興隆;徐云鵬;劉中民;張今令;薛松;陳兆安;白長敏;孫新德;李世英;李銘芝;謝鵬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12/28 2012/7/4
134 一種石油烴類催化氧化裂解制烯烴的方法 張今令;謝鵬;劉中民;李銘芝;朱書魁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6/9 2006/12/13
135 MeAPSO-18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黃韜;劉中民;許磊;孫承林;田鵬;李宏愿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29 2001/7/4
136 一種制取丙烯并副產乙烯的方法 齊越;劉中民;李金哲;李冰;田鵬;陳曙光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9/7/20 2011/1/26
137 一種金屬磷酸鋯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孫振剛;劉中民;楊越;許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7/26 2004/1/28
138 甲醇耦合的烷烴催化轉化反應耦合效應評價方法及裝置 常福祥;魏迎旭;劉中民;許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9/12/18 2011/6/22
139 一種用于甲醇制備二甲醚的均溫型催化劑及用法 許磊;劉中民;朱書魁;孫新德;楊虹熠;呂志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4/13 2006/8/23
140 一種正丁烷異構化制異丁烷反應用催化劑及其應用 孫承林;金飚;劉中民;邱輝;李棟藩;從飛;姜增全;楊廉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撫順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中國專利 1996/7/15 1998/1/21
141 用于由含一氧化碳和氫氣體制取二甲醚的催化劑及應用 石仁敏;蔡光宇;劉中民;孫承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6/8/2 1998/2/11
142 一種微孔金屬磷酸硅鋁型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劉中民;許磊;孫承林;黃韜;李宏愿;田鵬;楊立新;譚涓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0/4/6 2001/8/15
143 一種微藻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烴的方法 許磊;劉中民;張今令;陳兆安;張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9/11/18 2010/11/17
144 一種含有機二胺的層狀磷酸鋯晶體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劉中民;王錦航;孫振剛;許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3/1/8 2004/7/28
145 一種由甲醇生產二甲醚的方法 劉中民;孫新德;許磊;孟霜鶴;朱書魁;呂志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8/4 2007/2/7
146 一種從飽和碳氫化合物制取低碳烯烴和芳烴的方法 劉中民;魏迎旭;齊越;李銘芝;王賢高;李冰;萬金龍;許磊;孟霜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9/4/22 2010/10/27
147 一種用于吸附和滅活病毒的多孔固體材料及其應用 劉中民;許磊;齊越;許國旺;楊凌;張卓然;馬磊;鄭叢龍;明平文;陳嚴;張濤;黃向陽;包信和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3/5/31 2004/12/8
148 含有納米銀顆粒的介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趙銀峰;劉中民;齊越;楊越;張世剛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11/30 2007/6/13
149 一種制取丙烯的方法 齊越;劉中民;李金哲;呂志輝;楊立新;田鵬;李冰;袁翠峪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1/15 2009/2/11
150 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對二甲苯和低碳烯烴固定床催化劑及應用 許磊;劉中民;張新志;王瑩利;于政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0/24 2009/4/29
151 含有三乙胺的AEI/CHA共晶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李金哲;劉中民;田鵬;齊越;許磊;劉廣宇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2/5 2009/6/10
152 渣油催化反應制烯烴和芳烴流化床反應器和方法 謝鵬;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1/7 2009/5/13
153 一種密相流化床反應器和催化反應制烯烴和芳烴的方法 謝鵬;劉中民;李銘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8/5/15 2009/11/18
154 一種催化正丁烷生產異丁烯的催化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魏迎旭;王公慰;劉中民;許磊;;董振武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11/29 2004/6/16
155 一種固體酸催化甲醇脫水連續生產二甲醚的方法 朱書魁;劉中民;許磊;孫新德;魏迎旭;楊越;張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10/3/10 2011/5/11
156 一種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對二甲苯和低碳烯烴流化床催化劑 劉中民;許磊;張新志;袁翠峪;楊立新;王瑩利;于政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0/24 2009/4/29
157 甲苯與甲基化試劑制對二甲苯聯產低碳烯烴的方法 許磊;劉中民;張新志;朱書魁;王瑩利;于政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2/12 2009/6/17
158 甲苯與甲基化試劑制對二甲苯聯產低碳烯烴的方法 劉中民;許磊;張新志;朱書魁;王瑩利;于政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2/12 2009/6/17
159 一種催化蒸餾塔反應段結構 劉中民;孫新德;朱書魁;許磊;陳曙光;賈金明;安麗華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8/10/20 2009/3/25
160 一種中空介孔殼層球形氧化硅材料的制備方法 張世剛;劉中民;許磊;劉紅超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8/9/27 2010/3/31
161 一種含分子篩的流化反應催化劑直接成型方法 田鵬;許磊;劉中民;楊立新;袁翠峪;齊越;王賢高;何長青;孟霜鶴;張今令;李銘芝;呂志輝;魏迎旭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1/2 2008/2/13
162 由甲醇或/和二甲醚生產低碳烯烴的方法 齊越;劉中民;呂志輝;王華;何長青;許磊;張今令;王賢高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3/7 2008/4/9
163 一種制取丙烯的方法 齊越;劉中民;李金哲;呂志輝;楊立新;田鵬;李冰;袁翠峪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0/31 2009/2/18
164 一種用于甲醇脫水生產二甲醚的流態化催化劑 劉中民;朱書魁;許磊;楊越;楊虹熠;田鵬;孫新德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0/24 2009/4/29
165 一種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對二甲苯和低碳烯烴移動床催化劑 許磊;劉中民;張新志;王賢高;王瑩利;于政錫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0/24 2009/4/29
166 2,6-二叔丁基萘制備2,6-萘二羧酸的方法 王瑩利;許磊;張新志;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0/24 2009/4/29
167 一種高選擇性制對二甲苯聯產低碳烯烴的方法 許磊;華邦嵩;劉中民;張新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2/12 2009/6/17
168 流化床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烴的催化劑和制法及應用 謝鵬;劉中民;李銘芝;張今令;姜淑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7/4 2009/1/7
169 由合成氣轉化為二甲醚反應用金屬沸石催化劑 孫承林;蔡光宇;易霖霖;揚立新;石仁敏;劉中民;潘小山;姜增全;王作周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2/11/17 1994/5/25
170 富含Si(4Al)配位結構的SAPO分子篩的制備方法 許磊;劉中民;田鵬;杜愛萍;楊立新;袁翠峪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9/22 2008/2/13
171 具有微孔、中孔結構的SAPO-34分子篩及合成方法 許磊;田鵬;劉中民;楊立新;孟霜鶴;何長青;袁翠峪;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2/13
172 可調控反應器入口催化劑溫度的流化床反應器及方法 謝鵬;劉中民;李銘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8/11/19 2010/6/16
173 1,2-丙二醇氣相脫水制備環氧丙烷的催化劑及應用 于政錫;許磊;劉中民;張新志;王瑩利;畢怡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9/1/14 2010/7/14
174 一種用于甲醇液相或混相脫水生產二甲醚的催化劑 劉中民;孫新德;許磊;孟霜鶴;朱書魁;呂志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7/14 2007/1/17
175 一種雙模板劑或多模板劑合成磷酸硅鋁分子篩的方法 劉中民;孫承林;許磊;楊立新;田鵬;譚涓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15 2001/6/20
176 MeAPSO-56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劉中民;田鵬;許磊;黃韜;孫承林;于健強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29 2001/7/4
177 一種無機磷酸鹽及其應用 張瑩;劉中民;田鵬;許磊;劉子玉;張陽陽;桑石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7/27 2008/1/30
178 骨架富含Si(4Al)結構的SAPO-34分子篩合成方法 許磊;劉中民;田鵬;杜愛萍;楊立新;袁翠峪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9/22 2008/2/13
179 一種原位合成含氧化合物轉化制烯烴微球催化劑的方法 田鵬;劉中民;許磊;桑石云;何長青;楊立新;袁翠峪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4/9
180 一種油脂或者脂肪酸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烴的方法和裝置 謝鵬;鮑興來;劉中民;呂志輝;張今令;李銘芝;姜淑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如皋市雙馬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06/10/25 2008/4/30
181 一種中孔MNPA-8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劉子玉;劉中民;魏迎旭;許磊;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3/7 2008/9/10
182 乙烯和甲醇(或/和二甲醚)為原料制取丙烯的方法 齊越;李金哲;劉中民;呂志輝;楊立新;田鵬;李冰;袁翠峪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0/31 2009/2/18
183 萘擇形烷基化制2,6-二叔丁基萘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王瑩利;許磊;劉中民;張新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0/24 2009/4/29
184 一種制備2,6-二叔丁基萘的方法 劉中民;王瑩利;許磊;張新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10/24 2009/4/29
185 一種金屬磷酸鋯無機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劉中民;孫振剛;許磊;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7/26 2004/1/28
186 一種含氧化合物轉化制烯烴微球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劉中民;田鵬;許磊;楊立新;呂志輝;齊越;何長青;魏迎旭;張今令;孟霜鶴;李銘芝;袁翠峪;王賢高;楊越;陸曉;朱書魁;謝鵬;孫新德;楊虹熠;王華;李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2/13
187 一種磷硅鋁SAPO-34分子篩的快速合成方法 劉中民;許磊;田鵬;楊越;楊立新;何長青;呂志輝;孟霜鶴;王公慰;孫新德;楊虹熠;王賢高;袁翠峪;李銘芝;魏迎旭;齊越;朱書魁;張今令;陸曉;王華;謝鵬;李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9/27 2008/2/13
188 一種由甲醇或二甲醚生產丙烯的方法 劉中民;王華;呂志輝;齊越;許磊;張今令;袁翠峪;李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8/7 2008/5/14
189 一種使用離子液體合成查爾酮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沈江漢;王華;劉中民;孫穎;劉紅超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4/18 2008/10/22
190 一種新型金屬有機膦酸鹽晶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張陽陽;劉中民;齊越;楊越;張瑩;張世剛;周帆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3/7 2008/9/10
191 一種沸石分子篩催化乙酸和丁烯合成乙酸仲丁酯的方法 王坤院;劉中民;謝文勇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9/5/7 2009/9/30
192 一種環氧丙烷的制備方法 于政錫;許磊;劉中民;張新志;王瑩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8/2/28 2009/9/2
193 一種制備環氧丙烷的方法 于政錫;劉中民;許磊;張新志;王瑩利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8/2/28 2009/9/2
194 一種丙酮醇的制備方法 于政錫;許磊;劉中民;張新志;張世剛;王瑩利;畢怡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9/1/14 2010/7/14
195 一種由甲醇經脫水反應生產二甲醚的方法 劉中民;孫新德;朱書魁;許磊;孟霜鶴;呂志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3/7 2007/8/15
196 一種小孔磷硅鋁分子篩的金屬改性方法 田鵬;劉中民;許磊;楊立新;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2/13
197 制取低碳烯烴流態化催化反應裝置的開工方法 劉中民;呂志輝;何長青;劉昱;齊越;閔小建;王公慰;王賢高;張今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8/23 2008/2/27
198 由甲醇或二甲醚高選擇性制備丙烯的催化劑及制備方法 王華;劉中民;許磊;呂志輝;張今令;袁翠峪;李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8/7 2008/5/14
199 甲醇或二甲醚轉化制丙烯的方法 王華;劉中民;呂志輝;齊越;張今令;袁翠峪;李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8/7 2008/5/14
200 提升合成凝膠中硅進入SAPO-34分子篩骨架程度的方法 劉廣宇;田鵬;劉中民;許磊;周帆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6/11
201 以二乙胺為模板劑合成SAPO-11和SAPO-34分子篩的方法 劉廣宇;田鵬;劉中民;許磊;周帆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6/11
202 一種用于甲醇合成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王立剛;劉中民;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3/28 2008/10/1
203 一種用于氨分解制氫的負載型鎳催化劑及制備方法 劉紅超;王華;劉中民;沈江漢;孫穎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7/25 2009/1/28
204 一種磷酸鋯晶體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孫振剛;劉中民;楊越;許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7/26 2004/1/28
205 一種連續生產低級醇的方法 劉中民;朱書魁;許磊;王華;呂志輝;李銘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4/1/19 2005/8/3
206 骨架富含Si(4Al)結構的SAPO-34分子篩合成方法 許磊;劉中民;田鵬;杜愛萍;楊立新;袁翠峪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9/21 2008/2/13
207 一種乙烯烷基化制取丙烯的方法 李金哲;齊越;劉中民;許磊;田鵬;張大治;魏迎旭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8/23 2008/2/27
208 一種由乙酸和丁烯直接酯化制備乙酸仲丁酯的方法 王華;張今令;謝文勇;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東莞市同舟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07/4/25 2008/10/29
209 一種用于芳烴與低碳烷烴烷基化反應的催化劑及應用 黃學慶;劉中民;孫新德;朱書魁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5/10 2008/11/12
210 一類金屬磷酸鋯無機材料及合成方法和應用 孫振剛;劉中民;許磊;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7/26 2004/1/28
211 一種甲醇連續催化蒸餾生產二甲醚的方法 劉中民;孫新德;朱書魁;許磊;呂志輝;楊越;李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1/23
212 一種甲醇制取低碳烯烴過程中再生熱量的回收方法 劉中民;齊越;呂志輝;何長青;許磊;張今令;王賢高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8/23 2008/2/27
213 一種快速測定固體催化劑碳含量的方法 劉中民;張今令;許磊;袁翠峪;李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8/23 2008/2/27
214 流化床用微球催化劑的回收方法 田鵬;劉中民;許磊;楊立新;袁翠峪;呂志輝;孟霜鶴;齊越;何長青;魏迎旭;王賢高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2/7 2008/4/9
215 一種以氧化硅為主體的中孔材料的制備方法 劉子玉;劉中民;魏迎旭;齊越;許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12/30 2007/7/4
216 一種固體酸催化甲醇脫水反應生產二甲醚的方法 劉中民;朱書魁;孫新德;許磊;呂志輝;楊虹熠;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1/23
217 甲醇制低碳烯烴過程流化床催化劑的反應性能評價方法 劉中民;魏迎旭;許磊;田鵬;李冰;張今令;呂志輝;齊越;楊立新;袁翠峪;孟霜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7/6/14 2008/4/9
218 乙酯和丁烯直接酯化制備乙酸仲丁酯的復合催化劑 王華;張今令;謝文勇;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東莞市同舟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專利 2007/4/25 2008/10/29
219 一種用于醚裂解制α-烯烴反應的催化劑 孫承林;劉中民;賈衛民;楊立新;周賢敏;姜增全;蔡光宇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6/2/29 1997/9/3
220 一種控制焙燒條件保護微球催化劑催化活性的方法 田鵬;呂志輝;劉中民;許磊;王賢高;齊越;楊立新;孟霜鶴;袁翠峪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2/13
221 含有纖維狀納米銀的介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趙銀峰;劉中民;常福祥;齊越;楊越;張世剛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2/21 2007/8/29
222 一種生產苯、甲苯和二甲苯并聯產低碳烯烴的催化劑 魏迎旭;劉中民;王公慰;張新志;胡杰;許磊;劉學龍;李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11/17 2007/5/23
223 一種含氧化合物轉化制烯烴微球催化劑的保存方法 田鵬;劉中民;許磊;楊立新;齊越;王賢高;袁翠峪;呂志輝;孟霜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2/13
224 氯甲烷轉化制低碳烯烴的催化劑及應用 張大治;魏迎旭;劉中民;許磊;常福祥;杜愛萍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25 一種含堿土金屬的硅磷鋁分子篩及其合成 何長青;劉中民;蔡光宇;楊立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6/8/2 1998/2/11
226 MeAPSO-35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許磊;劉中民;田鵬;孫承林;黃韜;李宏愿;于健強;魏迎旭;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29 2001/7/4
227 一種小孔磷硅鋁分子篩的磷改性方法 田鵬;劉中民;楊立新;許磊;袁翠峪;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6/12/4 2008/2/13
228 磷硫酸鋯/季胺鹽復合體及其制備方法 吳宗斌;劉中民;田鵬;許磊;楊越;李金哲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3/12/19 2005/6/22
229 原位可控添加反應物的高壓反應釜 張瑩;吳宗斌;劉中民;孫振剛;許磊;趙銀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4/7/16 2006/1/18
230 一種分子篩型超強酸及其制備方法 劉中民;孫承林;蔡光宇;何艷麗;楊立新;何長青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6/5/8 1997/11/12
231 一種鈦硅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其應用 劉中民;于健強;李燦;辛勤;許磊;孫承林;黃韜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15 2001/6/20
232 MeAPSO-17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許磊;李宏愿;田鵬;劉中民;孫承林;黃韜;王華;魏迎旭;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29 2001/7/4
233 一種甲基膦酸鹽多孔材料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吳宗斌;劉中民;田鵬;許磊;何艷麗;楊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3/12/19 2005/6/22
234 一種中孔MZPA-8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劉子玉;劉中民;齊越;許磊;張瑩;桑石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4/10/14 2006/4/19
235 ZrAPSO-34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劉中民;許磊;楊立新;孫承林;譚涓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29 2001/7/4
236 組合多相催化材料的高通量篩選方法 王華;劉中民;沈江漢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11/29 2004/6/16
237 一種低碳烯烴連續生產低級醇的方法 劉中民;朱書魁;許磊;王華;呂志輝;李銘芝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4/1/19 2005/8/3
238 一種低碳烯烴直接水合生產低級醇的方法 劉中民;朱書魁;呂志輝;許磊;王華;趙銀峰;李金哲;張世剛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4/3/15 2005/9/21
239 氯甲烷轉化生成低碳烯烴的SAPO分子篩催化劑 魏迎旭;張大治;劉中民;許磊;常福祥;杜愛萍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5/11/17 2007/5/23
240 一種由甲基叔丁基醚裂解制異丁烯反應用改性硅膠催化劑 孫承林;劉中民;賈衛民;周賢敏;楊立新;姜增全;常彥君;蔡光宇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6/4/10 1997/10/15
241 MeAPSO-44分子篩及其合成方法 李宏愿;劉中民;孫承林;許磊;楊立新;黃韜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29 2001/7/4
242 含手性骨架的金屬積二膦酸鹽晶體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吳宗斌;劉中民;許磊;田鵬;;楊越;何艷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12/9 2004/6/23
243 用于重質烴類催化裂解制取輕烯烴的催化劑制備方法 劉中民;王公慰;朱書魁;謝鵬;張新志;胡杰;楊繼剛;李銘芝;張今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3/6/11 2005/1/19
244 一種制備5,5,5-三氯-2-甲基-2-戊烯的方法 張今令;王華;孫承林;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2/14 2001/7/18
245 一種耦合的石油烴類催化裂解制取低碳烯烴的方法 劉中民;朱書魁;謝鵬;楊越;;李銘芝;張今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12/3 2004/6/16
246 一種二異丁烯的制備方法 王華;孫承林;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0/12/6 2002/7/3
247 一種催化裂化汽油改性的方法 黃韜;王華;劉中民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2/12/13 2004/6/23
248 一種具有孔道結構的分子篩型有機膦酸鐵晶體及其制備方法 齊越;王公慰;劉中民;譚涓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1/7/27 2003/3/5
249 具有吸附和殺滅病毒活性的納米催化劑 馬磊;王愛琴;汪榮慧;孟云;單繼宏;張濤;劉中民;許國旺;楊凌;張卓然;明平文;黃向陽;包信和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3/5/30 2004/12/8
250 一種組合多相催化反應器 王華;沈江漢;劉紅超;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3/11/26 2004/12/8
251 一種制備2,5-二甲基-2,4-己二烯的方法 王華;劉中民;孫承林;張今令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9/11/17 2001/5/30
252 組合多相催化反應爐 王華;劉中民;謝鵬;何長青;齊越;邵建平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2001/8/28 2002/7/10
253 一種有機溶劑中微量水的脫除工藝 常彥君;姜增全;孫承林;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7/12/31 1999/7/7
254 低碳烯烴水合制低碳醇用催化劑制備及應用 孫承林;劉中民;李銘芝;周賢敏;黃韜;張今令;姜增全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8/8/26 2000/3/1
255 一種釩硅分子篩及其合成 何長青;楊立新;姜增全;蔡光宇;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6/8/30 1998/3/11
256 異丙基甲苯裂解制甲苯催化劑及其制備 何長青;張今令;劉中民;孫承林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專利 1997/10/22 1999/4/28
257 粗丁烷脫臭精制用催化劑及其應用 孫承林;金飆;潘桂芝;邱暉;劉中民;楊謙;信慶福;賈衛民;楊立新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撫順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中國專利 1996/3/12 1997/9/17
出版專著:
1. 《甲醇制烯烴》, 劉中民, 劉昱, 田鵬, 葉茂, 魏迎旭, 徐云鵬, 喬立功, 張今令, 王雷等, 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03-043306-0, 2015。
代表性英文論文:
1. Methanol to olefins (MTO): from fundamentals to commercialization, Peng Tian, Yingxu Wei, Mao Ye, Zhongmin Liu*, ACS Catalysis, 5:1922?1938, 2015.
2. Direct observation of cyclic carbenium ions and their role in the catalytic cycle of the methanol-to-olefin reaction over chabazite zeolites. Shutao Xu, Anmin Zheng, Yingxu Wei, Jingrun Chen, Jinzhe Li, Yueying Chu, Mozhi Zhang, Quanyi Wang, You Zhou, Jinbang Wang, Feng Deng, Zhongmin Liu*.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52(44), 11564-11568, 2013.
3. Synthesis of DNL-6 with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Si (4Al) environments and its good application for CO2 separation. Xiong Su, Peng Tian, Dong Fan, Qinghua Xia, Yue Yang, Shutao Xu, Lin Zhang, Ying Zhang, Dehua Wang, Zhongmin Liu*. ChemSusChem, 6(5), 911-918, 2013.
4. Generation of diamondoid hydrocarbons as confined compounds in SAPO-34 catalyst in the conversion of methanol. Yingxu Wei, Jinzhe Li, Cuiyu Yuan, Shutao Xu, You Zhou, Jingrun Chen, Quanyi Wang, Qing Zhang, Zhongmin Liu*, Chem. Commun., 48, 3082-3084, 2012.
5. A novel solvothermal approach to synthesize SAPO molecular sieves using organic amines as the solvent and template, Dong Fan, Peng Tian, Shutao Xu, Qinghua Xia, Xiong Su, Lin Zhang, Ying Zhang, Yanli He, Zhongmin Liu*, J. Mater. Chem., 22, 6568-6574, 2012.
6. Observation of heptamethylbenzenium cation over SAPO-Type molecular sieve DNL-6 under real MTO conversion conditions, Jinzhe Li, Yingxu Wei, Jingrun Chen, Peng Tian, Xiong Su, Shutao Xu, Yue Qi, Quanyi Wang, You Zhou, Yanli He, Zhongmin Liu*, J. Am. Chem. Soc., 134, 836-839, 2012.
7. Co-reaction of ethene and methylation agents over SAPO-34 and ZSM-22, Jinzhe Li, Que Qi, Zhongmin Liu *, Guangyu Liu, Dazhi Zhang, Catalysis Letters, 121, 303-310, 2008.
8. Synthesis of SAPO-34 templated by diethylamin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and Si distribution in the crystals, Dazhi Zhang, Peng Tian, Ying Zhang, Jinzhe Li, Lei Xu, Shuanghe Meng, Zhongmin Liu *,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114, 416-423, 2008.
9. Quantified MS analysis applied to combinatorial heterogeneous catalyst libraries, Hua Wang, Zhongmin Liu *, Jianghan Shen, 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5, 802-808, 2003.
10. Crystallization and Si incorporation mechanisms of SAPO-34, Juan Tan*, Zhongmin Liu *, Xinhe Bao, Xianchun Liu, Xiuwen Han, Changqing He, Runsheng Zhai,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53, 97-108, 2002.
11. Light alkenes from syngas via dimethyl ether, Guangyu Cai, Zhongmin Liu *, Renmin Shi, Changqing He, Lixin Yang, Chenglin Sun, Yanjun Chang,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125, 29-38, 1995.
代表性中文論文:
1 胺熱法合成ULM-6分子篩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王德花; 田鵬; 楊淼; 樊棟; 王嬋; 袁揚揚; 楊越;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上) 2015/8/30 0:00
2 液滴界面可控導入沉淀劑制備單分散均勻微球 李春林; 解華; 劉娜; 林柄承; 劉中民 化工學報 2015/9/15
3 甲醇制烯烴基礎研究及工業化進展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上) 2015/8/30
4 Hβ分子篩催化MTO反應過程中碳正離子生成的核磁觀測及其與酸性的關系 張默之; 徐舒濤; 魏迎旭; 李金哲; 鞏雁軍; 陳景潤; 王金棒; 周游; 王全義;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上) 2015/8/30
5 HZSM-22和SAPO-11催化甲醇轉化制烯烴(MTH)反應:酸強度對反應和失活機理的影響(英文) 王金棒; 李金哲; 徐舒濤; 郅玉春; 魏迎旭; 何艷麗; 陳景潤; 張默之; 王全義; 張雯娜; 武新強; 郭新聞;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5/8/20
6 以一種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劑作為介孔模板劑通過轉晶過程合成介孔ZSM-5分子篩 王全義; 魏迎旭; 徐舒濤; 張默之; 孟霜鶴; 樊棟; 齊越; 李金哲; 于政錫; 袁翠峪; 何艷麗; 徐庶亮; 陳景潤; 王金棒; 蘇寶連;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4/10/20
7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催化材料高通量合成及性質、性能評價技術 李春林; 解華; 劉娜; 林炳承; 劉中民 第195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中國科學儀器設備與試驗技術發展高峰論壇(PFIT'2014)、第四屆中國能力驗證與標準樣品論壇(4th RM & PT)、ICASI'2014 CCATM'2014國際冶金及材料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會議摘要 2014/10/19
8 甲醇制烯烴(MTO)反應過程中碳正離子的固體核磁共振研究 徐舒濤; 魏迎旭; 鄭安民; 李金哲; 陳景潤; 田鵬; 蘇雄; 褚月英; 鄧風; 劉中民 第十八屆全國波譜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4/10/10
9 1.80Mt/a甲醇進料DMTO工藝技術及其裝置特點 優先出版 劉中民; 劉昱; 葉茂; 喬立功; 施磊; 馬行美 煉油技術與工程 2014/7/16
10 Cu-Co合成低碳醇催化劑的性能 優先出版 房德仁; 李婉君; 劉中民; 趙金波; 姜雪梅; 張慧敏 精細石油化工 2014/5/21
11 改性ZSM-5分子篩催化裂解湛江等鞭金藻制取低碳烯烴(英) 董興隆; 薛松; 張今令; 黃為; 周建男; 陳兆安; 袁丹華; 徐云鵬;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4/5/20
12 電容層析成像在氣固流化床測量中的應用 優先出版 羅琴; 趙銀峰; 葉茂; 劉中民 化工學報 2014/3/28
13 加料方式對Cu-Co合成低碳醇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房德仁; 李婉君; 趙金波; 劉中民; 姜雪梅; 張慧敏 工業催化 2014/3/15
14 老化時間對Cu-Co合成低碳醇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房德仁; 李婉君; 劉中民; 姜雪梅; 張慧敏 工業催化 2013/9/15
15 多級孔SAPO-34分子篩的合成和表征 王嬋; 楊淼; 田鵬; 楊越; 楊虹熠; 張瑩;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下) 2013/8/30
16 SAPO-11和ZSM-22上甲醇轉化反應的對比研究 王金棒; 魏迎旭; 李金哲; 徐舒濤; 何艷麗; 王全義; 周游; 陳景潤; 張默之;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下) 2013/8/30
17 納米SAPO-34分子篩的制備及其MTO催化性能研究 楊淼; 田鵬; 楊越; 徐舒濤; 何艷麗; 張瑩; 楊虹熠;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下) 2013/8/30
18 SAPO-11和ZSM-22上甲醇轉化反應的對比研究 王金棒; 魏迎旭; 李金哲; 徐舒濤; 何艷麗; 王全義; 周游; 陳景潤; 張默之;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 2013/8/29
19 胺熱法合成ULM-6分子篩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王德花; 田鵬; 楊淼; 樊棟; 王嬋; 袁揚揚; 楊越;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 2013/8/29
20 多級孔SAPO-34分子篩的合成和表征 王嬋; 楊淼; 田鵬; 楊越; 楊虹熠; 張瑩;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 2013/8/29
21 納米SAPO-34分子篩的制備及其MTO催化性能研究 楊淼; 田鵬; 楊越; 徐舒濤; 何艷麗; 張瑩; 楊虹熠;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 2013/8/29
22 甲醇制烯烴基礎研究及工業化進展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 2013/8/29
23 Hβ分子篩催化MTO反應過程中碳正離子生成的核磁觀測及其與酸性的關系 張默之; 徐舒濤; 魏迎旭; 李金哲; 鞏雁軍; 陳景潤; 王金棒; 周游; 王全義;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會議論文集 2013/8/29
24 甲醇制烯烴:從基礎到應用 劉中民 第十四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 2013/7/28 0:00
25 Cu-Fe合成低碳醇催化劑性能研究 房德仁; 李婉君; 劉中民; 楊昕; 張慧敏 工業催化 2013/7/15
26 四丙基氫氧化銨改性納米HZSM-5分子篩及其在甲醇制汽油中的催化性能 何英萍; 劉民; 代成義; 徐舒濤; 魏迎旭; 劉中民; 郭新聞 催化學報 2013/6/20
27 SAPO-35分子篩的合成及其甲醇制烯烴反應性能 李冰; 田鵬; 李金哲; 陳景潤; 袁揚揚; 蘇雄; 樊棟; 魏迎旭; 齊越;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3/4/20
28 SAPO-11分子篩晶化過程研究 李冰; 田鵬; 齊越; 張琳; 徐舒濤; 蘇雄; 樊棟;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3/3/20
29 DNL-6分子篩穩定七甲基苯碳正離子機制的固體核磁共振研究 徐舒濤; 魏迎旭; 鄭安民; 李金哲; 蘇雄; 田鵬; 陳景潤; 周游; 王全義; 鄧風; 劉中民 第十七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12/10/24
30 核殼型SAPO-34/AlPO-18分子篩的制備及生長機理 張琳; 田鵬; 蘇雄; 樊棟; 王德花;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2/10/20
31 振蕩天平結合微反研究程序升溫條件下SAPO-34催化的甲醇轉化 袁翠峪; 魏迎旭; 許磊; 李金哲; 徐舒濤; 周游; 陳景潤; 王全義;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2/5/20
32 程序升溫條件下甲醇轉化反應及流化床催化劑SAPO-34的積碳 袁翠峪; 魏迎旭; 李金哲; 徐舒濤; 陳景潤; 周游; 王全義; 許磊;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2/2/20
33 二乙胺導向合成SAPO-34及與其它模板劑的對比 劉廣宇; 田鵬;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2/1/20
34 甲醇制烯烴過程的反應和催化劑積碳研究 魏迎旭; 李金哲; 袁翠峪; 徐舒濤; 周游; 陳景潤; 許磊; 劉中民 第十六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 2011/10/10
35 甲醇制烯烴過程的基礎研究 劉中民; 魏迎旭; 田鵬; 李金哲; 劉廣宇; 蘇雄; 陳景潤 第十六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 2011/10/10
36 具有籠結構的SAPO分子篩的固體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 徐舒濤; 魏迎旭; 李新; 田鵬; 李金哲; 陳景潤; 周游; 劉中民 第十六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 2011/10/10 0:00
37 甲醇轉化反應中SAPO分子篩籠結構與反應性能和積碳行為的關聯 陳景潤; 魏迎旭; 李金哲; 李冰; 袁翠峪; 周游; 徐舒濤; 劉中民 第十六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 2011/10/10
38 中微孔SAPO-34分子篩的水熱合成與表征 田鵬; 蘇雄; 樊棟; 張琳; 張瑩; 劉中民 第十六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 2011/10/10
39 溶劑熱方法合成SAPO分子篩 樊棟; 田鵬; 蘇雄; 張瑩; 張琳; 楊越; 楊虹熠; 劉中民 第十六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 2011/10/10
40 甲苯甲醇烷基化制對二甲苯反應器的選擇 曹勁松; 張軍民; 許磊; 劉中民 石油化工技術與經濟 2010/12/25
41 用于甲醇制烯烴反應的SAPO-34分子篩改性研究 劉廣宇; 田鵬; 劉中民 化學進展 2010/8/24
42 固體氧化物催化劑酸堿性質對1,2-丙二醇轉化反應的影響 于政錫; 許磊; 張新志;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10/4/30
43 甲苯甲醇烷基化制PX技術的開發優勢 曹勁松; 張軍民; 許磊; 劉中民 石油化工技術與經濟 2010/2/25
44 具有微孔-介孔復合孔結構的ZSM-5的合成及其催化裂解反應性能 王全義; 魏迎旭; 常福祥; 孟霜鶴; 劉中民 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9/10/11
45 分子篩催化甲醇轉化為低碳烯烴的相關基礎研究 魏迎旭; 李金哲; 劉廣宇; 杜愛萍; 張大治; 田鵬; 齊越; 許磊; 劉中民 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9/10/11
46 具有微孔-介孔復合孔結構的ZSM-5的合成及其催化裂解反應性能 王全義; 魏迎旭; 常福祥; 孟霜鶴; 劉中民 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介孔材料、MOF、吸附和催化專場) 2009/10/11
47 ZSM-34分子篩的甲醇轉化制烯烴性能研究 田鵬; 周帆; 劉中民 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微孔材料與主客體化學專場) 2009/10/11
48 分子篩催化丁烯與乙酸加成反應研究 王坤院; 劉中民; 孫新德; 李銘芝; 張今令; 楊虹熠 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9/10/11
49 ZSM-34分子篩的甲醇轉化制烯烴性能研究 田鵬; 周帆; 劉中民 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學術大會論文集 2009/10/11
50 O-70-分子篩催化丁烯與乙酸加成反應研究 王坤院; 劉中民; 孫新德; 李銘芝; 張今令; 楊虹熠 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大會報告) 2009/10/11
51 KL-05-分子篩催化甲醇轉化為低碳烯烴的相關基礎研究 魏迎旭; 李金哲; 劉廣宇; 杜愛萍; 張大治; 田鵬; 齊越; 許磊; 劉中民 第十五屆全國分子篩大會論文集(大會報告) 2009/10/11 0:00
52 磺化苯膦酸-磷酸鋯的制備及其對甲醛羰基化反應的催化性能 孫穎; 張陽陽; 齊越; 王華; 劉紅超; 沈江漢;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9/8/15 0:00
53 鳥巢狀氧化鎂球形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 張世剛; 許磊; 劉紅超; 孟霜鶴; 楊越; 陳吉平;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9/6/15
54 化學液相沉積法改性HY沸石及其對萘與叔丁醇擇形烷基化反應的催化性能 王瑩利; 許磊; 于政錫; 張新志;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8/12/15 0:00
55 骨架富含Si(4Al)結構的SAPO-34分子篩的合成及其對甲醇制烯烴反應的催化性能 許磊; 杜愛萍; 魏迎旭; 孟霜鶴; 何艷麗; 王瑩利; 于政錫; 張新志;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8/8/15
56 SAPO-34催化劑上反應條件對乙烯轉化制丙烯的影響 李金哲; 齊越; 劉中民; 劉廣宇; 常福祥 催化學報 2008/7/15
57 丁烯-2在HZSM-5分子篩上的齊聚反應 劉姝; 李春林; 劉廣宇; 張大治; 張陽陽; 孫新德;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8/4/15
58 Br?nsted酸性離子液體催化異丁醛和叔丁醇縮合反應 沈江漢; 王華; 孫穎; 劉紅超;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7/11/15
59 一種含有亞微米孔洞的新型微孔磷酸鹽晶體材料的合成及其生長機理 張瑩; 田鵬; 周帆; 劉廣宇;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7/11/15
60 幾種分子篩催化劑對丁烯-2齊聚反應的催化性能 劉姝; 王立剛; 劉宏超; 孫新德;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7/10/15
61 ZSM-34分子篩的合成及其催化甲醇轉化制烯烴反應性能 周帆; 田鵬; 劉中民; 劉廣宇; 常福祥; 李金哲 催化學報 2007/9/15
62 后處理法合成高比表面積的介孔Zr-P-Al材料 劉子玉; 朱學棟; 劉中民 第十一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下) 2007/8/1
63 氮化溫度和后處理氣氛對介孔氮氧化硅催化活性的影響 趙銀峰; 齊越; 劉中民 第十一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上) 2007/8/1
64 具有二次介孔分子篩材料的制備和應用 王全義; 李丹東; 齊越; 曹祖賓; 劉中民 工業催化 2007/7/15
65 Pt改性分子篩催化劑上丙烷與苯的烷基化反應 黃學慶; 孫新德; 朱書魁;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7/3/30
66 后處理法合成高熱穩定性的中孔Ti-P-Al材料 劉子玉; 魏迎旭; 齊越;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6/11/30
67 SAPO-34和MeAPSO-34在氯甲烷轉化制烯烴中的應用 魏迎旭; 張大治; 許磊; 何艷麗; 劉中民 分子篩催化與納米技術——分子篩協作組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6/10/1
68 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的研究開發及工業性試驗 劉中民; 齊越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6/9/30
69 以含模板劑的中孔MCM-41為模板合成類碳納米管材料 劉獻斌; 劉中民; 常福祥; 曲麗紅; 桑石云; 張陽陽 新型炭材料 2006/9/30
70 多孔膦酸鹽的研究進展 吳宗斌; 田鵬; 劉中民; 毛宗強 化學進展 2006/9/24
71 固體酸催化甲醛羰基化反應 孫穎; 王華; 沈江漢; 劉紅超; 劉中民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72 二乙胺為模板劑合成SAPO-11分子篩的研究 劉廣宇; 田鵬; 李金哲; 周帆; 劉中民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0:00
73 正己烷與甲醇在分子篩催化劑上的耦合轉化 劉中民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74 高通量篩選技術用于二甲醚選擇氧化制甲醛研究 沈江漢; 王華; 劉中民; 劉紅超; 孫穎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0:00
75 HZSH-5催化劑丁烯疊合反應研究 劉姝; 李春林; 劉廣宇; 張大治; 張陽陽; 孫新德; 劉中民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0:00
76 高通量篩選技術及其在氨分解制高純氫催化劑研究中的應用 劉紅超; 王華; 沈江漢; 孫穎; 劉中民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77 含鈷磷酸鋁分子篩上烷基芳烴的低溫氧化反應研究 田鵬; 劉中民; 謝鵬; 許磊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0:00
78 幾種分子篩化劑丁烯疊合反應研究 劉姝; 孫新德; 王立剛; 劉宏超; 劉中民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79 帶有孔洞的六棱柱形微孔磷酸鹽晶體的合成及生長機理研究 張瑩; 田鵬; 劉中民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80 Ni催化低溫制備氮化介孔材料 趙銀峰; 齊越; 劉中民 第十三屆全國催化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6/9/1
81 氯甲烷在H-ZS M-5催化劑上的催化轉化研究 張大治; 魏迎旭; 許磊; 王立剛; 常福祥; 劉中民 天然氣化工 2006/8/25 0:00
82 渣油FCC改性Y沸石研究 張建明; 王新平; 謝鵬; 李銘芝; 張今令; 楊越; 劉中民 燃料化學學報 2006/6/30 0:00
83 氯甲烷在鎂修飾的ZSM-5分子篩催化劑上催化轉化研究 張大治; 魏迎旭; 沈江漢; 劉紅超; 王穎利; 許磊; 劉中民 天然氣化工 2006/6/25
84 K-Co-Mo-C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合成低碳醇的性能 李春林; 何艷麗;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6/5/30 0:00
85 烴類催化裂解和氧化耦合反應制低碳烯烴 張今令; 謝鵬; 劉中民; 李銘芝; 常福祥 石油化工 2006/3/15
86 老化時間對Cu/ZnO/Al_2O_3合成甲醇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房德仁; 劉中民; 徐秀峰; 張慧敏 燃料化學學報 2006/2/28
87 低結焦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性能 張建明; 王新平; 謝鵬; 李銘芝; 張今令; 楊越;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5/12/30
88 制備溶液pH對C uO-ZnO/Al_2O_3催化劑前體物相及其CO水汽變換反應活性的影響 房德仁; 劉中民; 楊越; 張慧敏; 林金土 石油化工 2005/11/20
89 不同結構分子篩催化劑上甲醇耦合的C_6烷烴裂化反應過程的研究 常福祥; 劉獻斌; 魏迎旭; 齊越; 張大治; 劉中民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90 合成氣制二甲醚催化劑制備方法的對比研究 王立剛; 齊越; 張大治; 劉紅超; 沈江漢; 劉中民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91 小晶粒Y分子篩的合成及其晶化過程研究 桑石云; 田鵬; 孟霜鶴; 張陽陽; 劉子玉; 劉中民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0:00
92 中孔氧化鋁分子篩的合成及其熱穩定性的研究 曲麗紅; 何長青; 楊越; 何艷麗; 劉中民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93 SAPO-11分子篩的制備和表征及負載Pd催化正丁烷轉化生產異丁烯的研究 魏迎旭; 劉中民; 王公慰; 何艷麗; 許磊; 謝鵬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94 分子篩催化的混合C_4水合反應 王華; 黃韜; 陳剛; 張今令; 劉中民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95 合成過程中添加無機鹽對中孔氧化硅結構的影響 劉獻斌; 劉中民; 常福祥; 曲麗紅; 楊越; 何艷麗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96 強酸性條件下添加乙醇對中孔氧化硅結構的影響 劉獻斌; 劉中民; 常福祥; 曲麗紅; 楊越; 何艷麗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97 中孔Zr-P-Al材料的合成及其反應性能 劉子玉; 王立剛; 齊越; 桑石云; 李春林; 劉中民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98 烴類氧化催化裂解反應制低碳烯烴 張今令; 謝鵬; 劉中民; 李銘芝; 朱書魁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99 CoAPO分子篩中過渡金屬的配位狀態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田鵬; 劉中民; 吳宗斌; 許磊; 謝鵬; 楊越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100 高通量篩選技術在氨分解制不含CO_x氫中的應用 劉紅超; 王華; 沈江漢; 孫穎; 劉中民 中國化工學會2005年石油化工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5/10/1
101 丙烯直接水合法生產異丙醇技術 劉中民; 朱書魁; 張世剛; 楊虹熠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 2005/8/6
102 高熱穩定性高有序性中孔Zr-P-Al材料的合成 劉子玉; 齊越; 張瑩; 曲麗紅; 桑石云;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5/6/30
103 通過Hβ分子篩上的烯烴水合反應提高FCC汽油品質(英文) 王華; 黃韜; 杜娟;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5/6/30
104 固定相孔徑結構對溶質保留的影響 張智平; 陳吉平; 張世剛; 劉中民; 梁鑫淼 第十五次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文集(上冊) 2005/4/1
105 加料方式對CuO/ZnO/Al_2O_3系催化劑前驅體性質的影響 房德仁; 劉中民; 黎曉瓊; 張慧敏; 許磊 燃料化學學報 2004/12/25
106 沉淀溫度對CuO/ZnO/Al_2O_3催化劑前驅體物相及催化水煤氣變換反應活性的影響 房德仁; 劉中民; 楊越; 孟霜鶴; 索掌懷; 陳峰 催化學報 2004/11/30
107 鋁鹽加入方式對CuO/ZnO/Al_2O_3系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房德仁; 劉中民; 劉德臣; 張慧敏; 孟霜鶴; 王立剛 石油化工 2004/11/20
108 改性Fe-Cu催化劑上由合成氣合成酮和醇(英文) 蘇運來; 劉博; 裴素朋; 王向宇;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4/9/30
109 沉淀溫度對CuO/ZnO/Al_2O_3系催化劑前驅體性質的影響 房德仁; 劉中民; 張慧敏; 許磊; 徐秀峰; 索掌懷 天然氣化工 2004/8/30
110 SAPO-34和SAPO-44分子篩上吸附甲醇的TPSR-MS研究 杜愛萍; 許磊; 張大治; 劉中民; 王公慰 催化學報 2004/8/30
111 凝膠硅鋁比對合成MCM-22,UTM-1和Kenyaite的影響 劉子玉; 劉中民; 齊越; 許磊; 何艷麗; 楊越; 張陽陽 催化學報 2004/7/30
112 甲烷直接轉化研究進展 王華; 劉中民 化學進展 2004/7/24
113 沉淀pH對CuO/ZnO/Al_2O_3系催化劑前體性質的影響 房德仁; 劉中民; 黎曉瓊; 張慧敏; 許磊; 徐秀峰 石油化工 2004/7/20
114 以1,6-己二胺為模板劑的層狀磷酸鋯晶體的合成與表征 王錦航; 劉中民; 孫振剛; 楊越; 何艷麗; 許磊; 齊越 催化學報 2004/5/30
115 低壓合成甲醇催化劑母料變色點性質的研究 房德仁; 李海洋; 李士芹; 張慧敏; 劉中民 燃料化學學報 2003/12/25
116 氧化鋁對Fe-Cu-Zn-K-Al低碳醇合成催化劑性能的影響 蘇運來; 劉云; 郭益群;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3/10/30
117 組合多相催化研究進展 王華; 劉中民 化學進展 2003/7/24
118 催化材料對病毒的吸附和滅活作用及對哺乳動物細胞的毒性 劉中民; 張卓然; 許國旺; 楊凌; 馬磊; 孫承林; 許磊; 齊越; 趙春霞; 明平文; 陳嚴; 鄭叢龍; 杜遜甫; 韓秀文; 張濤; 黃向陽; 包信和; 劉波; 劉守新; 王愛琴; 曲振平; 繆少軍; 胡剛; 劉頁 催化學報 2003/5/30
119 催化材料對病毒吸附及滅活作用特性的研究 趙春霞; 明平文; 楊凌; 劉中民; 張卓然; 馬磊; 許磊; 齊越; 孫承林; 韓秀文; 陳嚴; 曲振平; 繆少軍; 鄭叢龍; 趙欣捷; 杜遜甫; 劉波; 孔宏偉; 王暢; 葉芬; 劉守新; 胡剛; 劉頁; 張濤; 黃向陽; 包信和; 許國旺 色譜 2003/5/30
120 丁二烯調聚經甲辛醚制1-辛烯 王華; 張今令; 孫承林; 劉中民; 宛海順; 郝慶新 石油化工 2003/3/20
121 5,5,5-三氯-2-甲基-2-戊烯的制備 張今令; 王華; 劉中民 精細化工 2002/10/15
122 四水合羥乙基二磷酸二鈉(SDP-2)的固體MASNMR表征 劉憲春; 吳宗斌; 韓秀文; 劉秀梅; 劉中民; 包信和 第十二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2/10/1
123 27Al 3Q MAS NMR研究SAPO-34中吸附劑導致的鋁環境變化 嚴志敏; 莊建勤; 許磊; 劉秀梅; 劉憲春; 劉中民; 韓秀文; 包信和 第十二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2/10/1
124 含鈷、錳雜原子分子篩上烷烴低溫分子氧氧化 田鵬; 許磊; 黃韜; 謝鵬; 劉中民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2/5/15
125 HY沸石上2,6-二叔丁基萘的擇形合成 王華; 張輝;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2/3/29
126 SAPO分子篩的酸性及孔道分布對丁烷異構脫氫反應的影響 魏迎旭; 王公慰; 劉中民; 許磊; 謝鵬 催化學報 2001/11/29
127 以硅溶膠和三氯化鈦為原料合成Ti-MCM-41分子篩 Ⅱ.Ti-MCM-41分子篩的表征 于健強; 李燦; 許磊; 李美俊; 辛勤;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1/7/29
128 以硅溶膠和三氯化鈦為原料合成Ti-MCM-41分子篩 Ⅲ.Ti-MCM-41分子篩的催化活性 于健強; 李燦; 許磊; 李美俊; 辛勤;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1/7/29
129 新型磷酸硅鋁分子篩SAPO-56的合成與表征 田鵬; 許磊; 劉中民; 孫承林; 黃韜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2001/7/15
130 以硅溶膠和三氯化鈦為原料合成Ti-MCM-41分子篩 Ⅰ.Ti-MCM-41分子篩的合成 于健強; 李燦; 許磊; 李美俊; 辛勤; 劉中民 催化學報 2001/5/29
131 用共振增強雙光子電離法實時研究甲烷無氧芳構化反應的誘導期 門立杰; 白吉玲; 沙國河; 劉中民; 解金春 催化學報 2001/5/29
132 磷鋁系列分子篩催化劑的制備、表征及催化丁烷轉化反應的性能 魏迎旭; 王公慰; 劉中民; 孫承林; 許磊; 董振武 催化學報 2001/1/29
133 固體多核MAS NMR表征SAPO-56分子篩 劉憲春; 韓秀文; 田鵬; 劉秀梅; 劉中民; 包信和 第十一屆全國波譜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 2000/10/1
134 通過偶聯反應合成1,2'-聯萘 王華; 鄭祿彬; 孫承林; 劉中民 化學世界 2000/6/25
135 大孔沸石催化劑上苯與丙烯液相烷基化反應行為的研究 何長青; 劉中民; 張盈珍 燃料化學學報 1999/6/15
136 SAPO-34分子篩晶化過程中硅進入骨架的方式和機理 譚涓; 劉中民; 何長青; 劉憲春; 韓秀文; 翟潤生; 包信和 催化學報 1999/5/29
137 SAPO—34分子篩研究進展 譚涓; 何長青; 劉中民 天然氣化工 1999/4/30
138 SAPO-34分子篩晶化過程的MAS NMR研究 劉憲春; 韓秀文; 譚涓; 劉秀梅; 劉中民; 包信和 波譜學雜志 1998/10/25
139 SAPO-34分子篩晶化機理的研究 譚涓; 劉中民; 何長青; 劉憲春; 韓秀文; 翟潤生; 包信和 催化學報 1998/9/30
140 合成氣經由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烴新工藝 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院刊 1997/12/15
141 SAPO-34分子篩骨架穩定性的研究 何長青; 劉中民; 蔡光宇; 黃興云; 楊立新; 楊越 催化學報 1997/7/29
142 硅磷酸鋁分子篩SAPO-34穩定性的研究 何長青; 劉中民; 黃興云; 楊立新; 楊越; 蔡光宇 化學物理學報 1997/4/27
143 SAPO-34分子篩的熱穩定性及水熱穩定性 劉中民; 黃興云; 何長青; 楊越; 楊立新; 蔡光宇 催化學報 1996/11/29
144 CoAPSO-34分子篩的合成與性能 何長青; 劉中民; 楊立新; 蔡光宇; 辛勤; 應品良 催化學報 1996/7/29
145 SAPO-34分子篩表面酸性質的研究 何長青; 劉中民; 蔡光宇; 辛勤; 應品良 分子催化 1996/2/29
146 模板劑對SAPO─34分子篩性能的影響 何長青; 劉中民; 楊立新; 蔡光宇; 辛勤; 應品良 燃料化學學報 1995/8/15
147 與濃度相關的擴散系數D_t的求取 劉中民; 鄭祿彬; 陳國權; 蔡光宇; 王清遐 中國科學(B輯 化學 生命科學 地學) 1995/7/15
148 模板劑對SAPO-34分子篩晶粒尺寸和性能的影響 何長青; 劉中民; 楊立新; 蔡光宇 催化學報 1995/1/29
149 合成氣經由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烴 蔡光宇; 劉中民; 石仁敏; 何長青; 楊立新; 孫承林 天然氣化工 1994/10/30
150 甲烷在分子篩上的吸附研究 李燦; 李國強; 劉中民; 辛勤 自然科學進展 1994/10/15
151 分子篩中的結炭及其氧化燒除 劉中民; 陳國權; 王清遐; 梁娟; 蔡光宇 石油化工 1994/9/20
152 分子篩催化劑的失活與積炭 劉中民; 陳國權; 王清遐; 梁娟; 蔡光宇 催化學報 1994/7/29
153 雙模板劑法控制SAPO-34分子篩的晶粒尺寸 何長青; 劉中民; 楊立新; 蔡光宇 分子催化 1994/6/30
154 三乙胺法合成磷硅鋁分子篩SAPO-34的研究 何長春; 劉中民; 楊立新; 蔡光宇 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 1993/12/25
155 甲醇轉化過程中的積炭行為 劉中民; 陳國權; 梁娟; 王清遐 燃料化學學報 1988/7/1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劉中民研究員做客“文魁論壇”
6月10日下午,應化學化工學院和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劉中民研究員做客“文魁論壇”第十五講,作了題為“甲醇制烯烴:從基礎研究到工業化”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王為教授主持。
在一個多小時的報告中,劉中民研究員系統地闡述了甲醇制烯烴(MTO)的研究歷程和最新成果,并介紹了其工業化進程與現狀。劉中民研究員由MTO課題的研究背景講起,系統深入地講解了該課題的研究歷程;同時通過自己課題組的研究實例介紹了MTO反應機理的研究,探討了造成催化劑積碳、失活的因素,并講解了他們對該反應誘導期的最新研究成果。劉中民研究員還介紹了他們在不同分子篩對MTO反應的催化效果研究基礎上開展的MTO工業化研究,并對該課題工業化研究的原理、歷史、方法選擇、具體過程及中試結果、實際應用效果做了全面的展示,強調了基礎研究對工業研究的指導意義。
化學化工學院、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百余名師生聆聽了報告。報告會后,劉中民研究員與現場師生就報告內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來源: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2015-6-12
大連化物所參加與遼陽市精細化工對接會
8月20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劉中民、馮埃生及相關研究人員一行八人參加與遼陽市精細化工對接會,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陪同。遼陽市市長王正譜、副市長呂有宏攜遼陽市政府及重點化工企業代表四十余人出席活動。
交流會由呂有宏主持,他對大連化物所領導及專家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大連化物所是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為主、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化學化工研究所,也是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成果最顯著的研究所之一,大連化物所此次來遼陽有針對性地考察精細化工企業和項目,將促進一批合作項目迅速轉化。馬越紅表示,希望通過雙方的互動溝通,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在遼陽轉化。劉中民表示,遼陽有很好的石化基礎,在化工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特色,大連化物所要進一步聽取遼陽市政府及企業的技術需求,就具體的項目和技術進行深入的溝通,積極促進遼陽的發展。
大連化物所研究人員分別就其相關研究和應用進展作介紹,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遼陽石油化纖公司億方工業公司等8家企業代表就各自技術需求進行介紹,并同該所科研人員進行熱烈交流與深入討論。雙方表示將在遼陽市化工產業規劃、人員交流、重點項目策劃、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進一步合作。
此次交流互動務實高效,多家企業與大連化物所現場達成合作意向,并將于近期開展進一步合作磋商。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2014-08-22
閻立會見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劉中民一行
中國江蘇網11月14日訊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州中心12日簽約落戶我市科教城。昨天,市委書記閻立會見了來訪的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劉中民一行。
閻立表示,常州高度重視與中科院系統的產學研合作,近年來引進并轉化一大批技術成果,并組織常州名牌產品走進東北,有力促進了先進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的發展。大連化物所在精細化工、高能激光、生物醫藥等領域科研力量雄厚,希望雙方以常州中心為平臺緊密合作、攜手共贏。
劉中民表示,常州工業基礎扎實,精細化工、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產業發展良好,與大連化物所的主要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常州中心將致力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時機成熟時,還將建設大連化物所(江蘇)創新研究院。
大連化物所創建于1949年3月,先后有17人當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開始,該所與我市開展合作,目前合作企業有常隆化工、瑞陽化工、愛德生物等。
市委常委、科教城黨工委書記徐光輝參加會見。(宋婧 馬浩劍 姜小莉)
來源:中國江蘇網 2014-11-14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研究員來我院作報告
6月11日上午10:00,在新校區教學樓201多媒體教室,應化學化工學院、生態環境相關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甘肅省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甘肅省生物電化學與環境分析重點實驗室邀請,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劉中民研究員作了題為《甲醇制烯烴:從基礎研究到工業化 》的報告,化學化工學院12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
劉中民研究員首先簡介了甲醇制烯烴的反應機理,接著講解了制備過程中催化劑的重要作用,就催化劑載體的孔徑大小等因素對反應的選擇性及產率的影響做了重點講解,最后劉老師聯系工業生產實際講解了制備工程中的工藝流程。
報告結束后,劉研究員與我院教師進行了熱烈的學術討論,并對師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熱情詳細的回答。劉研究員授開闊的科研思路和前沿的學術工作使參會的廣大師生受益匪淺,極大地豐富了師生的學術視野。
劉中民研究員簡介
理學博士,研究員。現任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
長期從事應用催化研究。作為技術總負責人合作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甲醇制烯烴技術(DMTO)工業性試驗。2010年8月,采用DMTO技術的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甲醇制烯烴(60萬噸/年)生產裝置投料試車一次成功,2011年實現商業化運行,引領了我國新興煤制烯烴戰略行業的發展。還主持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固體酸催化中壓丙烯水合制異丙醇、甲醇制二甲醚、醋酸丁酯合成等技術,并實現了工業化。
培養研究生40多名,發表論文250多篇,申請專利250多件。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特等獎3項、一等獎1項,獲中國科學院杰出成就獎、中國專利金獎、周光召應用科學獎、首屆中國催化青年獎等獎勵。被評為CCTV 2013年度科技創新人物。多次在國內外學術會議做大會邀請報告。
來源:西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所獲榮譽:
1. 入選中央電視臺2013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2.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3. 獲大連市“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4. 獲大連市勞動模范稱號。
5. 獲遼寧省優秀專家稱號。
6. 獲大連市優秀專家稱號。
所獲獎勵:
1. 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一項。
2. 獲中國專利金獎一項。
3. 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
4. 獲中國石化聯合會技術發明特等獎一項。
5. 獲中國石化聯合會科技進步特等獎一項。
6. 獲省科技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三項。
7. 獲侯祥麟基金獎,
8. 獲中國催化青年獎(首屆)。
9. 獲周光召基金科技獎。
10. 獲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11. 帶領團隊研發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獲2014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劉中民榮獲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11月4日,何梁何利基金2015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召開,我所劉中民研究員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的產業創新獎。
劉中民長期從事應用催化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理論和應用成果。劉中民作為技術總負責人完成世界首次萬噸級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工業性試驗和首次工業化。DMTO技術已經技術許可20套工業化裝置,烯烴產能1126萬噸/年,目前已投產8套工業裝置,合計烯烴產能460萬噸/年,新增產值約500億/年。DMTO技術帶動并引領了我國新型的以煤或甲醇為原料的烯烴工業的快速興起,對國家石油替代戰略的實施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何梁何利基金創立于1994年,旨在獎勵中國杰出科學家,促進祖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已成為我國社會力量創建科技獎項的成功范例。20多年來,何梁何利基金共遴選獎勵1147位優秀科學家。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有效提名人474人,共有47名杰出的科學家獲此殊榮。此前,我所林勵吾院士、樓南泉院士、袁權院士、張存浩院士、沙國河院士、李燦院士、楊學明院士、包信和院士曾先后獲此殊榮。(文/圖 王亮)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 2015-11-05
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劉中民獲周光召基金科技獎
近日,第七屆周光召基金會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昆明舉行,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劉中民因在甲醇制烯烴技術領域取得的顯著成績榮獲第七屆周光召基金科技獎。
作為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總負責人,劉中民領導研究團隊長期開展DMTO相關技術研究,開發了性能優異的催化劑,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實現了我國在國際上率先擁有設計和建設百萬噸級工業裝置的技術能力。截至3月,DMTO系列技術工業裝置的實施技術許可合同已簽訂20套。為保持技術競爭力和先進性,劉中民帶領團隊進行了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開發,完成了萬噸級工業性試驗。在原有基礎上,新技術噸烯烴甲醇消耗降低10%以上。
劉中民強調,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要注重對新技術的開發。新技術研究需要超前部署、長期攻關,更需要加強產學研合作。周光召基金會由鐘健國先生及其家屬捐資成立,于2006年6月15日在香港設立。該獎項每年頒獎一次,主要獎勵對中國有杰出貢獻的科技人員。
開啟“甲醇化工”的新紀元——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
今年初,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為實現DMTO的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大連化物所的四代人整整干了三十多年,黑發人干成了白發人。”收獲喜悅之余,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項目總負責人、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中民忍不住感慨道。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烴是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是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石,其傳統生產技術強烈依賴于石油資源,而我國石油資源不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石油及石化產品的需求迅速增長,供求矛盾日漸突出。我國煤炭資源相對豐富,發展以煤為原料制取石油類產品的煤化工技術,實施石油替代戰略,是關系到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課題。甲醇制烯烴是實現煤制烯烴的關鍵核心技術,也是世界范圍內具有挑戰性的課題,必須解決與反應原理、催化劑、反應工藝相關的一系列科學和技術難題才能取得技術突破。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圍繞甲醇制烯烴催化劑和工藝技術進行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創新研發工作,在催化劑、反應工藝、工程化及工業化成套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發明和創新,最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烯烴技術(DMTO)。
2004年,大連化物所與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進行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成套工業技術開發,建成了世界首套萬噸級(日處理甲醇50噸)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裝置,于2006年完成了工業性試驗,裝置規模和技術指標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建設百萬噸級DMTO大型化工業示范裝置提供了技術基礎。
2010年,我國利用DMTO技術建設完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裝置,也是我國煤制烯烴國家示范項目(神華包頭),裝置規模為每年180萬噸甲醇生產60萬噸烯烴。2010年8月8日,該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并穩定運轉。2011年1月起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我國率先實現了甲醇制烯烴核心技術及工業應用“零”的突破。
2013年1月,首套以外購甲醇為原料,在沿海地區寧波禾元建設的大型甲醇制烯烴項目投料試車成功,不僅證明了DMTO技術的可靠性和先進性,同時也開創了一條以外購甲醇為原料生產低碳烯烴的新途徑。
截至2014年年底,DMTO技術累計實現技術實施許可20套大型工業裝置(含第二代技術),合計烯烴總產能為1126萬噸/年,這些裝置的建設預計可拉動上下游投資2500億元,新增產值1200億元,實現新增就業17000 人。
DMTO技術開發及工業化應用的成功,貫通了煤化工與石油化工的主要通道,為我國烯烴產業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重要途徑,標志著我國在該技術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對于我國石油替代戰略的實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以及烯烴工業結構調整和原料多元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甲醇制烯烴技術應用已經列入《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烯烴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相關國家發展規劃,并以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為指導,有序推廣,穩步發展。
項目總負責人簡介
劉中民,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兼任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主任,比利時Namur大學的客座教授,《催化學報》、能源化學(英文)編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煤專項)總工程師,科學技術部“十二五”863計劃(煤制燃料化學品)重大項目總體組專家,中國化工學會煤化工利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煤制化學品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主要從事應用催化研究與技術開發,作為技術總負責人,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技術工業性試驗和首次工業化,促進了我國煤制烯烴新興戰略行業的發展。還研制成功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并實現產業化,包括固體酸催化中壓丙烯水合制異丙醇技術,正丁烯與醋酸直接加成生產醋酸仲丁酯技術和甲醇制二甲醚技術等。
劉中民:開辟煤化工時代
——記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項目“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
乙烯、丙烯是極其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其傳統生產技術強烈地依賴于石油資源。但我國石油資源短缺,原油對外依存度逐年增加,2012年的對外依存度為58%、2013年為58.8%、2014年超過59.5%,如果按照目前的原油消費水平和國內產量的增速來估算,2020年我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將超過70%。相應的,我國乙烯、丙烯的產能也嚴重不足。2013年我國乙烯、丙烯產量分別為1621.8萬噸和1626.9萬噸,合計產量為3249萬噸,而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在內的下游產品當量消費量分別達3418萬噸和2516萬噸,合計當量消費量達5934萬噸,乙烯和丙烯合計供應缺口約為2700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45.5%。(數據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
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以石化路線生產乙烯和丙烯產品的發展,對我國能源發展戰略構成嚴重威脅。煤經甲醇制烯烴是我國發展現代煤化學工業、實現國家石油替代戰略的重要途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開發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這是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唯一一個民口項目。DMTO技術的成功,凝結的是大連化物所四代科研人員的辛勤汗水。歷經30余年,經歷了無數次的波折與磨難,終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探索——
百折不撓做科研
80年代初,“甲醇制烯烴催化劑研制”被列為中國科學院重大課題,由大連化物所的陳國權和梁娟兩位研究員牽頭攻關。考上大連化物所研究生的劉中民,從此也開始了與DMTO的不解之緣。
1995年,在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后,大連化物所采用國際首創的“合成氣經由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烴新工藝方法”,終于完成了年產60噸烯烴的中試。然而,此后不久,就在劉中民接過DMTO的接力棒后,中試完成帶來的喜悅很快就消散了。中試試驗之后,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每桶石油的最低價格不到10美元。
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使得煤制烯烴無賬可算,技術攻關方面也進入瓶頸期。中試結束后,美國一家跨國公司就找上門來要求合作,但在當時,國際合作尚處于起步階段,這樣的合作沒有部門給予批復。
得不到國家項目支持,國際合作也不允許。劉中民開始往全國跑,希望找到企業家支持他們的項目。北京、四川、陜西、甘肅……劉中民幾乎跑遍了所有可能有一線希望的地方,“他們都覺得石油價格很低,完全沒必要花費時間和金錢在一項新技術上”。回想當時的困境,劉中民自嘲:“窮得只剩精神了!”
碰壁、迷惘、彷徨……一次次地失利并沒有阻擋劉中民為代表的研發人員的腳步。“我們一直相信煤代油這個大方向沒錯,而且我是從老同志手里把這個事情接過來的,我不能把它做沒了。所以,一定要挺住、堅持住。”劉中民如是說。
1998年8月,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到大連化物所考察,劉中民趕緊向路甬祥打了一個報告,最后得到了100萬元的資助經費。用這100萬元“救命稻草”,劉中民一方面繼續尋找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不斷將技術進行完善和創新。
甲醇制烯烴技術的春天終于來了。
2004年,陜西省計劃建設煤制烯烴項目,經專家推薦后,最后與劉中民簽了合作合同。在正式建百萬噸級工業裝置之前,還要先做萬噸級的工業性試驗。“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這么大規模的大型試驗,甲醇轉化的裝置高30多米,從設備來說相當于一個小工廠。”劉中民說,“這個做下來之后,我們就具備了從頭到尾編制百萬噸級裝置工藝包的能力。”
2004年5月,劉中民帶領研究團隊成員開到西安附近的華縣化工廠安營扎寨,開始了至關重要的工業性試驗。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36米高的大型裝置、50噸/天的進料量、100多號人的人員安全……環環相扣,每一項環節都不允許出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以后就再沒機會繼續了。”劉中民說。
兩年多如履薄冰的生活,終于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6年5月,試驗宣告成功,每天可以轉化甲醇75噸——國外技術1天還不到1噸。
DMTO技術的研發成功,標志著大連化物所等技術研發單位通過長期開拓性研究,突破了小孔磷酸硅鋁分子篩合成技術,研制成功甲醇制烯烴催化劑工業生產;發明了甲醇制烯烴密相循環流化床反應工藝,在世界首套萬噸級工業性試驗裝置上驗證了其先進性和可靠性;發明了DMTO技術大型反應-再生系統工藝調控方法,形成了DMTO成套技術,為我國建設百萬噸級DMTO大型化工業示范裝置提供了技術基礎。
發展——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為專利技術實施,DMTO專用催化劑于2008年實現工業化生產。2010年,我國利用DMTO技術建設完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裝置,也是我國煤制烯烴國家示范項目(神華包頭),裝置規模為每年180萬噸甲醇生產60萬噸烯烴。2010年8月8日,該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并穩定運轉。2011年1月起正式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我國率先實現了甲醇制烯烴核心技術及工業應用“零”的突破,技術指標、裝置規模和工業化進程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截至2013年11月,神華包頭裝置穩定運行1039天,生產聚合級乙烯、丙烯產品159.1萬噸,甲醇制烯烴部分(DMTO過程)產生的凈利潤7.7億元。
2013年,首套以外購甲醇為原料的DMTO工業裝置,寧波禾元(現寧波富德)60萬噸烯烴/年DMTO裝置開車成功并穩定運行。開創了一條以外購甲醇為原料生產低碳烯烴的新路線,具有鮮明的特色。對于缺乏煤炭資源、但是烯烴需求旺盛的沿海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截至2013年11月,寧波禾元裝置穩定運行290天,生產聚合級乙烯、丙烯產品40.13萬噸,全廠(最終產品為乙二醇和聚丙烯)實現營業收入56.28億元,凈利潤4.3億元。DMTO技術開發方獲得直接經濟效益超過8億元。
目前,DMTO技術累計實現技術實施許可20套大型工業化裝置(含第二代技術),合計烯烴總產能為1126萬噸/年,這些裝置的建設預計可拉動上下游投資約2500億元,新增產值1200億元,實現新增就業約17000人。DMTO技術工業應用的成功促使甲醇制烯烴技術列入《國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規劃》《烯烴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相關國家發展規劃。DMTO技術的商業化也是以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為指導,有所布局,有序推廣,穩步發展。部分項目位于內蒙古、青海、陜西、寧夏等條件合適的西部煤炭主產區,以煤基甲醇作為原料生產烯烴,對于西部工業經濟發展意義重大;部分布局在東南沿海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采用外購甲醇為原料。未來DMTO產業發展也會把外購甲醇制烯烴這條路放在重要位置。
DMTO技術開發及工業化應用的成功,貫通了煤化工與石油化工的主要通道,為我國烯烴產業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重要途徑,標志著我國在該技術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為我國石油替代戰略的實施,烯烴工業結構調整和原料多元化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以及促進我國煤代油戰略的實施發揮了重大作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30年的堅守,盡管現在大連化物所的DMTO技術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但劉中民仍然清醒地意識到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國外在進步,我們必須時刻發展。”劉中民和大連化物所的所有研究人員,時刻準備著來自國外新興技術的挑戰,使中國的DMTO技術在國際上持續領先。科技創新沒有終點,他們的路還很長。
來源:中國科技獎勵 2015年第3期
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劉中民聊他的創新故事
近日,一份名為《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文件的出臺,讓記者再次叩開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中民的房門。
這份有著若干政策“干貨”的文件明確指出,要“緊扣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著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著力破除科學家、科技人員、企業家、創業者創新的障礙”,而劉中民和他的團隊因研發出甲醇制烯烴技術并成功投產摘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當許多科研成果還只能躺在抽屜里睡大覺時,他們為什么能成功?這一案例,對求索在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通道上的其他人,又有哪些借鑒意義?
不氣餒
劉中民成功了。他和他的團隊打通了煤經甲醇制取烯烴的技術路徑并實現工業化生產。
通俗點說,烯烴是生產塑料等的重要化工原料,世界各國主要是用石油制取烯烴。我國煤多油少,劉中民團隊實現了用煤取代石油制烯烴的工業化生產。從能源戰略上說,這項技術發明意義重大。
“為什么成功?”對于記者的疑問,劉中民的回答很簡單:是30多年長期堅持的結果。
記者畫外音:我知道,上世紀80年代,大連化物所的研究人員開始研究煤經甲醇制烯烴時,國際上一桶原油的價格還不到10美元。那時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項研究沒有意義。但相關研究人員并不氣餒,在別人的冷眼中,持之以恒地鉆研,為這項技術如今的工業化奠定了基礎。
劉中民說,這和國際國內大背景有關。
記者畫外音:我知道,進入21世紀以來,每桶原油飆升到100多美元了。煤經甲醇制烯烴技術有了施展空間。再加上我國已成原油進口大國,供求矛盾日漸突出。劉中民團隊才有了做工業試驗的機會,也才有了甲醇制烯烴技術的重大突破。
他說,與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有關;與中石化洛陽工程公司的密切合作有關;與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有關……
這些都對。
他說了一句頗具哲學意味的話:如果有100個條件決定項目能夠成功,那成功就是這100個條件都具備,只要有一個條件不具備,那就可能導致失敗。
抗壓力
他說,對甲醇制烯烴這個項目,他曾經后悔過。
后悔?為什么?
這要從產煤大省陜西說起。2004年,該省領導希望改變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聽說大連化物所有個煤制烯烴技術,決定上馬。劉中民團隊攜手中石化洛陽工程公司與陜西新興能源公司合作開展攻關試驗。這是該技術的第一次工業化試驗。
簽合同后,劉中民團隊來到陜西省華縣,開始購置、建設試驗設備。陜西省省長拍著他的肩頭說,陜西是個窮省,拿出這點錢不容易啊。這句話給了劉中民巨大壓力。雖然他心里明白,甲醇制烯烴的技術環節絕對沒有問題,但試驗過程中,他還是特怕某個裝置或環節發生事故,比如因壓力或高溫問題而產生爆炸,或因管道泄漏等非技術問題導致失敗。他知道,一旦爆炸,沒人認為是試驗的某個環節出問題,而會說是甲醇制取烯烴技術不行。在50天的試驗中,每天的成本都相當于燒掉一輛小轎車!擔驚受怕,精神壓力巨大,這讓擔任技術總負責人的劉中民產生過后悔之意。
記者畫外音:我知道,在中國,一般人拿到科研或實驗經費,不會有很大壓力的,至少不會有劉中民這樣大的壓力。因為他們花的是國家的錢,做不出成果也是用不著太擔心的。可如果你的科研經費來自企業,那是不好交賬的。
他的試驗裝置建在一個離采石場不太遠的地方。每每聽到采石場的炮聲,他便會緊張,有時夜里聽到炮聲,他會一下子從床上坐起來,看看試驗場中的火炬是否還在正常地燃燒。他也曾想到過,一旦發生爆炸等事故,由他導師所開創的甲醇制取烯烴的事業就會葬送,他的團隊將沒有未來。
他說:“做到一半時越想越后怕,早知這么大壓力當初就不該干這事,把自己難為得夠嗆,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天天愁眉苦臉的,精神壓力太大了。”
記者畫外音:我想,劉中民等人如果不干成果轉化的事,多搞一些實驗室研究、理論研究,多出幾篇論文,然后再評個正高級職稱,是不是也很舒服?
抗壓力超強是他與多數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的最大不同。
偽“成果”
劉中民說,我們不是簡單地給企業提供一項技術,而是一個工藝包。
甲醇制烯烴,對大連化物所的人來說,在實驗室早就走通了,理論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可要在企業投產,就得把實驗室技術放大十幾到幾十萬倍。這就要在工藝上有一套行得通的技術路線,為全套生產裝置建設提供完整的設計工藝包。
劉中民團隊在中科院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已完成了甲醇制烯烴的中試,又與中石化洛陽工程公司和新興公司合作,通過工業性試驗編制了工藝包。按照這個工藝包設計生產線,才能有工業裝置和規模生產,才能讓甲醇制烯烴技術為企業所接受,并帶來效益。
他說,我們的突破不僅是核心技術上的突破,而且也包括工藝包。這是個整體,是成套化的技術,是按照行業標準編制的工藝包。拿到工廠就可以建生產線了。如果我們僅僅拿出個催化劑到工廠去建流水線是行不通的。
記者畫外音:我知道,中國的科研人員是善于做實驗室研究特別是功能研究的。2012年末,在中科院召開的關于太陽能技術的研討會上,有企業家就明確指出,企業時時刻刻在關注成本問題,需要的是符合成本要求的技術,而科研人員最能提供的則是產品的某一新功能。
我聽到過許多研究者向別人描繪產品的新功能,似乎美好生活就在眼前。其實那只是空中樓閣。從功能研究成果到符合成本核算的工藝研究成果還差十萬八千里。這也就是我國成果轉化率低的根本原因。或許可以說,研究者提供的成果根本就不是一個真正用得上的成果,不是工藝包。這種偽“成果”多是被人當成了對科研經費的一種交待或是拋向企業的繡球。
算算賬
劉中民團隊為國家帶來了多少產值?
2004年—2006年,團隊在陜西華縣建成了世界第一套萬噸級甲醇制烯烴工業試驗裝置,并完成了試驗。4年后,神華集團用這項技術在內蒙古包頭建成了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裝置,年產60萬噸烯烴。2014年,甲醇制烯烴工業裝置進入開工的高潮期,全年有5套工業裝置相繼投產運行,新增烯烴產能280萬噸/年,新增經濟效益超過60億元。
記者請劉中民算一下甲醇制烯烴技術為國家創了多少產值,他與助手屈指盤點,應該不少于500億元。
目前,采用甲醇制烯烴技術已投產的企業達7家,全國還有十幾家企業正在建設。要是這近20套裝置全部建成開工,一年的產值會達到1500億元,還能解決17000多人的就業。
記者畫外音:我知道,雖然劉中民團隊解決了國家發展的戰略問題,為企業帶來了巨大效益,還創造了上萬人的就業機會。但在科技界可能尚不如發表一篇《自然》《科學》文章的影響大。在許多人眼里,做科學才是至高無上的,而做技術、工程是次等的。
一個馬云,帶出了數十個億萬富翁。這激勵更多青年人投身創業。我想,采用甲醇制烯烴技術,幾家企業僅2014年就新增經濟效益60多億元,倘若只拿出一年的1/5一次性獎勵劉中民團隊,使每一個人至少都能成為千萬富翁,這也會激勵更多人投身成果轉化吧。
當然,那樣的話,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又成難題,劉中民和他的團隊以及大連化物所的日子都會不好過。好在《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提出,用于獎勵科研負責人、骨干技術人員等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收益比例,可以從現行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
希望這個政策,能夠喚醒那些睡在抽屜里的科研成果。
來源:科技日報 2015-04-09
“煤代油”: 30年持續創新啟示錄
“缺油、少氣、富煤”,是我國能源結構的特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石油及石化產品的需求迅速增長,2013年我國原油產量2.1億噸,消費量近5.14億噸,乙烯、丙烯產量3000萬噸,消費量5934萬噸,供求矛盾突出,對外依存高,嚴重制約著國家經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后,我國下決心找到打破石油制約的新路徑。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DMTO)的研發工作由此展開。回首這場持續30年的“馬拉松”式創新壯舉,其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顯得更加珍貴。
30年持續創新,最艱難的路段往往出現在油價下跌、石油緊缺看似緩解的市場樂觀時期,這讓研發團隊有些尷尬
1月9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DMTO)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而此時,國際石油價格剛探底50美元一桶。這項以“煤代油”為標志的技術又一次面對這樣的質疑:“油價便宜了,這個技術用處還大嗎?”
在30年的研發過程中,每當油價下跌,便質疑聲不斷。“好在我們的研發工作沒有因為市場的變化而中斷。對DMTO這樣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技術,需要的是前瞻的眼光、長遠的布局、持續的攻關。”DMTO技術總負責人、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劉中民對這一點非常篤定,“我國石油短缺的事實無法改變,我們終究要找到替代的辦法。”事實證明,即使油價下跌,DMTO依然具有優勢,顯示出技術的力量。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烴,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被視為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石。看似生疏的字眼,在我們的生活中卻須臾不可或缺。以其為原料生產的下游產品,被廣泛應用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依靠傳統技術,烯烴都是由石油煉制。
有沒有一種技術可以用我國資源相對豐富的煤炭替代石油制取烯烴呢?這一課題剛提上日程,就激發起科技界的攻堅熱情,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責無旁貸地接受了這一世界難題的挑戰。
30年的持續創新,是一場矢志不渝的馬拉松。在這漫長的長跑中,最艱難的路段往往出現在油價下跌、石油緊缺看似緩解的市場樂觀時期,這讓研發團隊有些尷尬。上世紀90年代中期,大連化物所在完成“合成氣經由二甲醚制取烯烴工藝”技術年產60噸烯烴的中試后,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每桶最低時到了10美元,研究工作轉入低潮。“企業一算賬,技術很好但不能掙錢,沒有人肯給我們投資。”劉中民向“娘家”中科院求助,院里直接撥付了100萬元的專款,使研究得以延續。
30年的持續創新,也是一場薪火相傳的接力賽。說起DMTO技術研發的前輩,劉中民總要從“老師的老師”說起。他這個當年的“小字輩”,29歲時就被選為甲醇制烯烴課題組組長,成為所里最年輕的課題組組長,而接力棒到他手里時,已經是第三代了。
接力不僅是人才的傳承,還有技術的更迭。第一代甲醇制烯烴成功之后,他們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新一代技術,為保持技術的領先,現在已經儲備了第三代技術。“光盯一個技術可能有問題,要多方位地考慮問題。”劉中民說,“比如我們不僅做甲醇制烯烴,還要盯著合成氣制烯烴,從這一點上說,僅有一心一意是不夠的。”
“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找不到錢,成功后追著投錢”這是我國創新活動中遇到最多的“通病”
對于工業領域的重大工程裝置,沒有“一招鮮”,有的是眾多技術的組合和一系列基礎研究的突破,DMTO需要解決的是與反應原理、催化劑、反應工藝相關的一系列科學和技術難題。而實驗室的成功只是邁出一小步,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面——中試、工業性實驗、萬噸級、10萬噸級、百萬噸級實驗裝置。每一次遞進都不是簡單的放大、增加,而是工藝的換代、流程的再造。
截至目前,DMTO已開工裝置總產值達到了500億元,實現利稅100億元,已經簽訂了19套工業裝置的技術實施許可合同,打通了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通道,一個新興的烯烴戰略產業正在快速形成。
現在的大連化物所已經成為“技術明星”,受到追捧,不僅國內的項目,國外的用戶、合作意向也紛至沓來。
“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找不到錢,成功后追著投錢。”他們遇到的是我國創新活動中的通病。
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創新單元,如果在產業化的前端具有對市場的超前判斷,了解創新規律,積極參與到創新鏈之中,會大大提高創新的成功率。
2004年,國際油價開始回升。陜西省作為煤炭大省計劃建設煤制烯烴項目,并為此成立了國有公司。在認真聽取了政府經濟顧問的意見后,陜西省當機立斷,決定由陜西國有企業出資,和大連化物所一起完成工業性試驗,在陜西建大型工業化裝置,試驗的投資風險由陜西方面承擔。
產、學、研緊密地捆綁,為DMTO技術最終取得成功奠定了基礎。在大連化物所中試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洛陽石化工程公司發揮其國內一流的工程技術優勢,一套年加工1.67萬噸甲醇的工業化試驗裝置在陜西建成。建設這個世界級的DMTO工業化試驗裝置,所有設備、材料全部國產。通過這一工業性試驗,開發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DMTO工業化成套技術。
搞工程化和產業化的項目,能否將各創新單元密切聯系起來關系到最終成敗,而技術產業化的過程,就是創新鏈完善的過程。劉中民認為:“在與工程設計公司的合作中將相關的技術打包,這樣才能將原有停留在實驗室和中試階段的技術,變成一個讓企業容易接受的科技包,以這樣的方式再和企業對接成功率會高很多。”
我國首個DMTO工業性試驗完成后,其在國際上那個最強勁的美國競爭對手的地位就被徹底取代了
當人們問起DMTO的“D”有什么特殊含義時,張濤院士自豪地解釋:“D是‘大連’的漢語拼音首字母。”這項革命性的技術永久標注了“中國制造”的印記。
創新者強,領先者勝。DMTO研發的這么多年里,一直有著強勁的對手,美國一家公司既有大規模工業化運轉和集成技術的優勢,也是國外唯一能對外進行DMTO技術實施許可的跨國公司,在2004年以前,它的技術研發水平基本與大連化物所同步,并一直在說服我國的石化用戶直接應用其技術,并進行數萬倍的工業放大,但大連化物所的首個DMTO工業性試驗完成后,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就被徹底取代了。
在劉中民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張神華包頭6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圖表,圖中各技術鏈條對應著掌握該技術國家的國旗,其中五星紅旗被醒目地標在甲醇制烯烴的位置上。這是煤制烯烴工業技術中的“關鍵一環”,也是讓劉中民最為驕傲的——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2014年,是DMTO工業裝置開工的高潮期,全年已有延長靖邊、中煤榆林、寧夏寶豐、山東神達DMTO工業裝置,以及蒲城能化(第二代技術)等5套工業裝置相繼投產運行,新增烯烴產能280萬噸/年,新增經濟效益超過60億元。已投產的7套DMTO裝置的烯烴總產能已經達到400萬噸/年,帶動了我國甲醇制烯烴戰略型新興產業的快速形成。2015年,計劃有5套DMTO工業裝置建成投產。
隨著北美頁巖氣的開發,天然氣價格走低,為DMTO技術在海外市場應用提供了發展機遇。“一方面,可在當地建設DMTO及烯烴下游聯合裝置;另一方面,美國正掀起甲醇生產的熱潮,中國是他們的主要目標市場,可以穩定為我們提供廉價甲醇原料,有利于我國沿海地區DMTO產業的發展。”有了成功的底氣,他們雄心勃勃,又頭腦清醒。
來源:經濟日報 2015-01-19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咬定“煤制烯烴”不放松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裝置
前不久,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副所長劉中民榮獲第七屆周光召基金科技獎。
他獲獎的理由是:完成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
甲醇制烯烴又稱煤制烯烴,是以煤代替石油,先用煤制甲醇,然后用甲醇制取基礎化工原料——烯烴。劉中民課題組自主開發的煤制烯烴技術,英文縮寫為DMTO。
2010年8月,神華集團采用DMTO技術在包頭建設的180萬噸煤基甲醇制取60萬噸烯烴裝置,投料試車一次成功,成為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示范裝置。
如今,DMTO技術工業裝置實施技術許可合同已簽了20套,烯烴總規模1126萬噸/年。
這說明,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并非可望不可即。
然而,DMTO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路程漫長而艱辛。正如劉中民所說:“為實現DMTO的技術突破和產業化,大連化物所的四代人干了30多年。我這個‘60后’屬于第三代,頭發都干白了。”
上世紀70年代,國際上就開始了煤代油的研究,但堅持到最后的只有兩家
事情得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當時,全世界發生了兩次石油危機,油價大幅攀升。受此影響,包括美、日在內的多個發達國家相繼啟動了煤代油攻關計劃。
到了80年代初,“甲醇制烯烴催化劑研制”被列為中科院重大課題,由大連化物所的陳國權和梁娟兩位研究員牽頭攻關。考上大連化物所研究生的劉中民,開始了與DMTO的“親密接觸”。
經過無數次失敗,大連化物所研制出固定床催化劑,并于1985年完成了實驗室小試。1995年,在蔡廣宇研究員帶領下,大連化物所采用國際首創的“合成氣經由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烴新工藝方法”,完成了年制60噸烯烴的中試,創造了又一個“世界第一”。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受全球石油價格下跌、新探明儲量增加的影響,加上煤制烯烴技術難度特別大,國際上堅持下來的只有兩家:美國的“美孚石油”和“聯合油品”公司。
國外技術在進步,你不進步就落后了。在最困難的時候,一定要挺住
1995年2月,劉中民接過DMTO的接力棒后,中試完成的喜悅很快煙消云散。每桶石油的最低價格不到10美元,用煤制烯烴無賬可算。當他們申請國家“九五攻關”項目時,被否掉了。
國家不積極,國際合作也走不通。大連化物所完成中試后,美國一家跨國公司就找上門來要求合作。但在當時,這樣的合作沒人敢批。
國際合作不允許、國家計劃不支持,煤制烯烴到了最困難的時期。于是,劉中民開始往全國跑,尋找合作研發企業:北京、甘肅、陜西、四川……幾乎跑遍了所有可能有一線希望的地方,但一家也沒談成。
“這一階段真是最艱險、最困難的。”劉中民說,除了尋找合作單位搞工業示范,他們還得繼續完善現有技術,因為國外還有公司在做。“人家的技術在進步,你不進步就落后了。一旦落后,就永無出頭之日。”
有心人天不負。“救命稻草”在1998年降臨。這年8月,時任中科院院長的路甬祥到大連化物所考察,他們趕緊打了一個報告給路院長。中科院后來下發了一個文件,給予100萬元的資助經費。
憑借這100萬元救命錢,劉中民他們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繼續尋找合作伙伴,同時在原有技術基礎上進行再創新,繼續完善工藝。
在經費異常緊張的情況下,劉中民帶領團隊持續攻關,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把1995年中試時用的“合成氣經由二甲醚制取烯烴工藝”改為“合成氣經由甲醇制取烯烴工藝”。雖然兩者的原理相同,但甲醇制烯烴的工藝更成熟,能做的規模也更大。
“回過頭去想,那段日子真是難過!”劉中民不勝唏噓。
“為什么能堅持下來?”
“因為我們一直覺得煤制烯烴這個大方向沒有錯,而且從技術上看,我們一直是最好的。”劉中民說,“另外,我是從老同志手里把這個事情接過來的,我不能把它做沒了。所以,一定要挺住、堅持住。”
“2004年做大型試驗的時候,我都快神經質了。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再沒機會做了。”
劉中民的春天在2004年到來。這一年,國際油價回升,加上此前美國聯合油品公司在北京開了一個聲勢浩大的發布會,宣布完成甲醇制烯烴中試,國內的熱情又被點燃。
當時,陜西省打算在榆林上煤制烯烴項目。在就此召開的專家研討會上,有人建議用國外技術,但上億美元的技術轉讓費實在讓人心疼。這時,一位老專家推薦了大連化物所的技術。陜西省政府派員考察后,很快與劉中民簽了合作合同。
在正式建廠之前,要先做一個1天處理甲醇50噸的大型試驗。“這是全世界第一個這么大規模的大型試驗,甲醇轉化的裝置高30多米,從設備來說相當于一個小工廠。”劉中民說,“這個做下來之后,我們就具備了從頭到尾編制百萬噸級裝置工藝包的能力。”
陜西省對此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陜西新興煤化工科技公司(即后來的新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劃撥了8300萬元試驗經費。2004年5月,劉中民帶領課題組成員開到西安附近的華縣化工廠安營扎寨,開始了至關重要的大型試驗。
從實驗室到工廠,從樣品到產品,其技術難度可想而知。但劉中民最擔心的還不是技術,而是人員安全、生產安全和環保安全。“從一個單位的十幾個人到幾個單位的100多號人,從兩米高的實驗室儀器到36米的大型裝置……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以后就再沒機會做了。”
“當時我都有些神經質了。”劉中民說,“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實,過一會兒就爬起來看看裝置上面的火炬,如果火炬亮著就沒事,不亮就出事兒了。化工廠附近有采石場,經常放炮,有時候半夜聽到‘哐’的一聲,我就從床上彈起來——還以為我們裝置出事兒了!”
700多個日夜的提心吊膽,終于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2006年5月,試驗宣告成功,每天可以轉化甲醇75噸——國外的1天還不到1噸。
2007年開始,劉中民帶領隊伍轉戰包頭,迎接更為關鍵的大考
華縣的大型試驗引起了國家發改委的關注,聽取了劉中民的匯報,神華集團也改變了主意:包頭煤制烯烴項目改用國內技術。
2006年12月,神華投資150多億元的包頭煤制烯烴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核準項目。
劉中民迎來了更為關鍵的大考:包頭項目要是失敗了,不僅意味著DMTO被判死刑,也會影響國家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發展。
從2007年開始,劉中民帶領隊伍轉戰包頭,投入到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烴工業示范裝置建設的服務中。經過相關各方的精誠協作、日夜奮戰,包頭項目于2010年8月8日試車成功。
當時,千里之外的大連化物所正在舉行全所研究員參加的發展戰略研討會。所長張濤收到劉中民發來的短信后,大聲說:“會議暫停,我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大家聽說后,都站起來集體鼓掌。
在DMTO大規模產業化的同時,大連化物所又研發出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DMTO—II)并完成工業性試驗,使中國的DMTO技術在國際上持續領先。“DMTO—II每噸烯烴甲醇消耗降低10%以上,熱量利用更合理,大幅度降低了烯烴生產的原料成本。”劉中民說,“該技術的誕生,進一步提高了技術經濟競爭力和資源利用率,對發揮我國煤炭資源優勢、緩解我國石油資源緊張局面、發展煤制烯烴新型煤化工產業意義重大。”
創新感言
煤一定要用,不用的話解決不了國家長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經濟社會的發展會受制于人。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要注重對新技術的開發。目前煤化工發展還是受制于技術,落后的技術再多都沒有用。新技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研發出來的,需要超前部署、長期攻關。
技術開發不能閉門造車,需要加強產學研合作。就目前而言,還應加大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扶持力度,因為他們的技術研發動力更大、能力更強。
技術研發需要一群技術的突破,而不是一花獨放。單一的技術路線容易導致重復投資,造成潛在風險。
來源:人民日報 2014-06-13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