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利,男,漢族,1982年8月出生,山東沂水人。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學院院長。
長期從事采動巖體控制理論與工程應用、礦山環境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及教學工作。主持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項目、國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項目、江蘇重大人才工程等項目30余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等4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余件;出版學術專著2部,主編教材1部;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8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4篇EI論文入選F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被引2100余次,H因子27。
教育及工作經歷:
2012年12月獲中國礦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12年12月參加工作。
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
2020年10月-2023年8月擔任新疆工程學院礦業工程與地質學院院長(中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
2021年11月-2023年12月擔任中國礦業大學西部能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2023年12月起擔任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學院院長。
學術兼職:
1、國際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會員。
2、中國煤炭學會會員。
3、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采礦巖石力學分會常務理事。
4、《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編委。
5、中國能源學會專家委員會煤炭專家組委員。
6、中國巖石力學學會會員。
7、《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客座副主編。
8、《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審稿專家。
9、《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審稿專家。
10、《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審稿專家。
11、《Powder Technology》審稿專家。
12、《中國礦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審稿專家。
13、“中國科技論文在線”評審專家。
講授課程:
《采礦學》、《煤礦綠色開采》、《資源開發與規劃》、《采礦概論》等課程。
教學活動
1. 主講礦業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煤礦采動損害控制理論》、《采礦新技術》兩門
2. 講授《現代采礦工程案例》、《礦山開采基礎》、《煤礦綠色開采》等3門本科課程,在2013-2014年度教學評價為優秀(全校排名第59名);
3. 先后擔任2007-2班、2012-3班班主任,并獲中國礦業大學優秀班主任;
4. 指導本科生50人次進行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生產實習;
5. 參與指導本科生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項“固體充填采煤支架力學分析與運動仿真研究”。
指導學生情況
目前指導博士1名,同等學力博士2名,學術型碩士研究生4名,專業型碩士研究生1名,工程碩士研究生15名,已經完整培養了三屆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共3名(姓名:高雪荊,學號:TS**;姓名:齊文躍,學號:TS**;姓名:王軍,學號:TS**P2)。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礦山充填開采與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性開采、 礦山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等方面的科研與教學工作。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企業技術創新項目10余項,作為學術骨干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973基礎研究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重大項目3項。
1、煤礦采空區煤矸石充填體重金屬離子釋放遷移機理與防控方法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經費:6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2、煤礦固體充填體密實度控制機理與應用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經費:2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3、房柱式采空區礦震誘發機制與防控方法研究,來源:中國礦業大學,經費:2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4、固體密實充填采場覆巖彈性薄板力學模型研究,來源:中國礦業大學青年基金,經費:1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5、固體密實充填采煤覆巖移動規律研究,來源:中國礦業大學青年教師啟航計劃,經費:3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6、西部煤炭高強度開采下地質災害防治與環境保護基礎研究,來源:國家973計劃項目,經費:4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7、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開采回收房式煤柱采場礦壓顯現規律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經費:3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8、長壁綜采矸石充填與巖層運動控制研究,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經費:18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9、煤礦采選充采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來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經費:1119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10、深地煤炭資源采選充綠色環保開采理論與方法,來源:中國礦業大學,經費:20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11、固體充填采煤沿空留巷圍巖變形控制機理研究,來源:中國礦業大學,經費:1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12、固體密實充填采煤礦壓控制理論研究,來源:中國礦業大學人才引進項目,經費:8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13、中國礦業大學優秀骨干教師培養項目,來源:中國礦業大學,經費:2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14、采空側大變形巷道圍巖應力分析與控制技術研究,來源:企業合作,經費:37.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15、采動影響劇烈的工作面巷道全斷面錨索支護技術研究,來源:企業合作,經費:27.912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16、淺埋特厚煤層綜放開采技術與礦壓控制理論研究,來源:企業合作,經費:79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17、小紀汗煤礦富水厚煤層大采高工作面安全開采技術研究03,來源:企業合作,經費:3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18、陽泉礦區綜采工作面自動化成套技術研究與應用,來源:企業合作,經費:26.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負責人
19、南屯煤礦工業廣場下極近距離煤層固體充填開采技術研究,來源:企業合作,經費:10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20、煤礦采選充采一體化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來源:企業合作,經費:6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21、城市及周邊地區下壓煤由條帶變固體密實充填采煤關鍵技術研究,來源:企業合作,經費:266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22、房柱式采空區災害防治及煤柱回收技術研究,來源:企業合作,經費:200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23、小紀汗煤礦富水厚煤層大采高工作面安全開采技術研究,來源:企業合作,經費:496.35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24、建筑物下承壓水上黃河泥沙充填可采可行性研究,來源:企業合作,經費:22萬元,主要承擔工作:學術骨干
教學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排名3)、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項(分別排名4、5)、二等獎3項(分別排名1、2、3);發表SCI/EI論文50余篇,2篇EI論文入選F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博士論文獲得江蘇省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29件;出版著作3部;制定國家標準1項(已批準)、能源行業標準7項。
1 高瓦斯近距離煤層采空區下工作面非強制切頂沿空留巷關鍵技術 張雪峰;黃艷利;楊曉成;王凱;趙杰;穆海軍;楊勇;賀虎;梁棟;付書俊;李俊孟;王玉祿;李新華;王永健;高華東;史俊鵬;覃光寶;歐陽神央;阮澤宇;郭亞超;邱興文;郭俊良;陳貴廷;高利兵;李巍;趙曉東;段春陽 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019
2 基于桌面無線遠程操控智能開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工程 翟文;陳芳;馬昆;任予鑫;黃艷利;劉陽;李俊孟;高華東;歐陽神央;郭亞超;阮澤宇;李巍;吳來偉;余宏;張鵬;高波;邢建軍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2020
3 干旱半干旱礦區煤水智能調控開采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 翟文;黃艷利;馬昆;董霽紅;張吉雄;趙銀娣;陳芳;任予鑫;呂鳳圓;程延海;蘆楠楠;李慧;張艷博;梁精龍;馬興國;王凱;馬丹;王高峰;張強;周楠;李猛;黃鵬;李俊孟;孫強;高華東;歐陽神央;韓震;郭亞超;阮澤宇;李巍;吳來偉;余宏;張鵬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棗泉煤礦 2018
4 煤礦固體廢棄物充填開采水資源保護關鍵技術 黃艷利;周楠;鄧雪杰;李猛;姜海強;劉玉;李俊孟;齊文躍;孫強;閆浩;高華東 中國礦業大學 2015
5 煤礦固體廢棄物特性與處理利用 卞正富;王文峰;雷少剛;秦勇;黃艷利;王學松 中國礦業大學 2013
6 煤礦固體廢棄物特性與處理利用研究 卞正富;王文峰;雷少剛;秦勇;黃艷利 中國礦業大學 2012
7 近距離下煤層安全開采技術研究 楊新華;張勝云;張志康;張吉雄;景春選;蘇夏收;何峰;張小康;屈成民;侯新春;郭學軍;支剛保;黃艷利;巨峰;李利東;安泰龍;高小龍;白建民;于永江;劉向峰 霍州煤電集團呂梁山煤電有限公司方山木瓜煤礦 2010
8 固體密實充填采煤巖層控制理論與實踐 繆協興;張吉雄;黃艷利;卞正富;李劍;茅獻彪;周楠;郭廣禮;周躍進;馬占國;鄧雪杰 中國礦業大學 2012
9 充填與采煤一體化液壓支架的研發與制造 繆協興;王富;張吉雄;王保明;周躍進;馬保柱;巨峰;崔永亮;黃艷利;魏連河;周楠;賈洪現;劉齊;楊振復;梁勇;張強;張學東;昝東峰;鄧雪杰;金桃;安百富;劉礡;邵天琪;郭海偉;燕燕;陳歡歡;夏亮;宋新擴 鄭州四維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2011
10 建筑群下綜合機械化矸石密實充填采煤與沉陷控制 繆協興;楊建國;衛修君;張吉雄;王新義;郭廣禮;劉銀志;李劍;歐陽廣斌;韓留聲;巨峰;周躍進;龐立新;吳宇;郭建偉;查劍鋒;陳林清;黃艷利;渠清團;安百富;魏思祥;王輝;盧愛紅;馮梅梅;王強;浦海 平頂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1
11 綜合機械化固體廢棄物密實充填與采煤一體化技術 繆協興;張吉雄;黃艷利;巨峰;周躍進 中國礦業大學 2011
12 高應力孤島綜放面沿空掘巷圍巖變形機理及其控制技術研究 李偉林;張吉雄;樊國成;劉彥斌;李學華;武鋼;喬志英;黃艷利;楊曉成;姚建新;馬立強;王玉祿;巨峰;祁映生;周躍進;孫曙光;周楠 山西國陽新能股份有限公司 2009
制定標準:
制定國家標準1項(已批準)、能源行業標準7項。
1 煤礦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與垮落協同采煤法技術要求 現行 NB/T 10761-2021 2022-12-31 國家能源局
2 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采煤技術要求 現行 GB/T 39338-2020 2021-06-08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發明公開:
[1]鄭愷丹, 黃艷利, 馬曉川, 楊長德, 梁又中, 王悅. 一種采動離層隔水層重構用石蠟基注漿材料及方法[P].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N117417151A, 2024-01-19.
[2]張京民, 黃艷利, 劉斌斌, 劉亞輝, 孟凡林, 李曉彤, 田勇, 王貴圓, 趙飛, 李英順. 一種遠距離煤層預留巷道的切頂卸壓方法[P].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N117307168A, 2023-12-29.
[3]呂鳳圓, 常富貴, 魏巍, 姜占東, 韓芳軍, 楊學琴, 李君, 楊學貴, 馬進勇, 黃艷利. 一種精確判定煤礦礦井水中重金屬來源的方法[P]. 寧夏回族自治區: CN116930441A, 2023-10-24.
[4]單成方, 黃艷利, 秦劍云, 王貴圓, 李亞鋒, 歐陽神央, 秦繼龍, 李俊孟, 王海洋, 齊文躍, 黃健棟. 一種基于燒變巖體的礦井水凈化系統及布設方法[P].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N116639837A, 2023-08-25.
[5]單成方, 秦劍云, 鄭愷丹, 黃艷利, 劉偉, 李俊孟, 韓彬, 齊文躍, 齊飛宇. 一種用于煤層瓦斯抽采封孔的光固化裝置及方法[P].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N116556885A, 2023-08-08.
[6]謝國良, 黃艷利, 嚴明林, 李英順, 龍巖, 高華東, 趙軍利, 李俊孟, 楊發軍, 齊文躍. 一種礦井水的凈化系統及方法[P].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N116332265A, 2023-06-27.
[7]嚴明林, 黃艷利, 韓高將, 王撈撈, 謝國良, 王佳奇, 徐偉, 馬曉川, 王海洋, 楊長德. 一種礦井地表富水區的疏水方法[P].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N116291708A, 2023-06-23.
[8]范立民, 孫強, 丁鹿瑋, 馬立強, 李濤, 黃艷利. 一種保水采煤效果的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P]. 江蘇省: CN115829394A, 2023-03-21.
[9]鄔志雄, 黃艷利, 李印樓, 齊文躍, 郭亞超, 白新江, 郭洪亮, 郭鑫, 秦濤, 王恒, 張樂樂, 楊原, 毛縝, 董霽紅, 雷永超, 王文正, 李曉彤, 曹國磊. 一種高海拔石質荒漠區利用風能路燈集水灌溉的植物培育系統及方法[P]. 內蒙古自治區: CN115643948A, 2023-01-31.
[10]單成方, 鄭愷丹, 黃艷利, 秦劍云, 陳俊智, 曲亞磊, 王撈撈, 劉偉. 一種柔性螺葉式瓦斯抽采孔封堵裝置及方法[P].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N115095297A, 2022-09-23.
[11]孫強, 高峰, 江昱卓, 周楠, 馬丹, 黃艷利, 張吉雄. 一種礦山固廢處置與工作面過陷落柱協同方法[P]. 江蘇省: CN114087015A, 2022-02-25.
[12]董霽紅, 吉莉, 高華東, 王蕾, 劉峰, 黃艷利, 任予鑫. 一種用于關閉/廢棄礦山的轉型評估方法[P]. 江蘇省: CN114049020A, 2022-02-15.
[13]馬丹, 劉縣委, 張吉雄, 吳浩, 張彥董, 馮秀娟, 黃艷利. 一種基于斷層破碎帶或陷落柱的井筒揭煤水害防治方法[P]. 江蘇省: CN113719284A, 2021-11-30.
[14]孫強, 張吉雄, 黃艷利, 馬丹, 周楠, 何志偉, 朱高磊. 一種基于采動地表裂縫的含隔水層及表土層再造修復方法[P]. 江蘇省: CN113343417A, 2021-09-03.
[15]王旭鋒, 王聰, 張吉雄, 李翔宇, 黃艷利, 巨峰. 一種矸石充填壓實率監測方法[P]. 江蘇省: CN112611803A, 2021-04-06.
[16]王旭鋒, 王聰, 李翔宇, 黃艷利, 辛恒奇, 巨峰. 一種充填開采充填率監測方法[P]. 江蘇省: CN112578022A, 2021-03-30.
[17]吳浩, 馬丹, 張吉雄, 黃艷利, 張強, 周楠, 黃鵬. 一種綜采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機頭擋矸防撞裝置及使用方法[P]. 江蘇省: CN112249606A, 2021-01-22.
[18]李俊孟, 黃艷利, 呂鳳圓, 歐陽神央, 翟文, 馬昆, 張偉光, 常治國, 李英順, 高華東. 一種固體充填物料大型可視化直剪實驗平臺[P]. 江蘇省: CN112213207A, 2021-01-12.
[19]李俊孟, 黃艷利, 吳來偉, 歐陽神央, 張偉光, 常治國, 郭亞超, 李英順, 高華東, 楊長德. 一種隨機矸石塊體三維形狀參數自動獲取方法[P]. 江蘇省: CN112200754A, 2021-01-08.
[20]馬丹, 王佳軍, 張吉雄, 張強, 李猛, 周楠, 孫強, 黃鵬, 黃艷利. 一種基于聲發射技術的巖樣破壞預測方法[P]. 江蘇省: CN111983035A, 2020-11-24.
[21]馬丹, 李檣, 張吉雄, 周楠, 孫強, 張強, 李猛, 黃艷利, 孔賽博. 一種破碎巖體孔隙傳質傳熱試驗裝置及試驗方法[P]. 江蘇省: CN111638167A, 2020-09-08.
[22]翟文, 馬昆, 李俊孟, 黃艷利, 程延海, 任予鑫, 劉陽, 張新新, 高華東, 郭亞超. 一種自移式多功能巷道支護機[P]. 寧夏回族自治區: CN111608703A, 2020-09-01.
[23]馬丹, 張吉雄, 孔賽博, 周楠, 孫強, 李猛, 張強, 黃艷利. 基于陷落柱導水通道的煤-地熱水協同開采方法[P]. 江蘇省: CN111577279A, 2020-08-25.
[24]馬丹, 張吉雄, 周楠, 孔賽博, 孫強, 王佳軍, 李猛, 張強, 黃艷利. 基于斷層導水裂隙帶的煤-地熱水協同開采方法[P]. 江蘇省: CN111561297A, 2020-08-21.
[25]陳芳, 劉陽, 任予鑫, 程延海, 黃艷利, 馬昆, 董霽紅, 李俊孟, 高華東, 郭亞超. 一種用于煤礦膠帶機鋼絲繩張緊的卡托[P]. 寧夏回族自治區: CN111559622A, 2020-08-21.
[26]陳芳, 劉陽, 馬昆, 黃艷利, 程延海, 任予鑫, 董霽紅, 李俊孟, 高華東, 郭亞超. 一種膠帶機減速器油位檢測裝置[P]. 寧夏回族自治區: CN111550549A, 2020-08-18.
[27]王凱, 黃艷利, 翟文, 呂鳳圓, 馬昆, 阮澤宇. 近距離煤層采空區下主動支護非強制切頂沿空留巷方法[P]. 山西省: CN111322072A, 2020-06-23.
[28]董霽紅, 郭亞超, 張華, 黃艷利, 鄒劍波. 一種星/機載影像數據融合識別煤礦區場地特征的方法[P]. 江蘇省: CN111062351A, 2020-04-24.
[29]馬丹, 王佳軍, 張吉雄, 馬曉桐, 黃艷利, 周子龍. 基于聲發射技術的空心巖樣徑向滲流試驗裝置和試驗方法[P]. 江蘇省: CN110308052A, 2019-10-08.
[30]翟文, 馬昆, 任予鑫, 黃艷利, 李俊孟, 高華東, 郭亞超. 一種煤礦綜采工作面綜合支護方法[P]. 寧夏回族自治區: CN110130926A, 2019-08-16.
[31]翟文, 黃艷利, 馬昆, 李俊孟, 董霽紅, 任予鑫. 煤礦清淤設備及煤礦清淤系統[P]. 寧夏回族自治區: CN109881725A, 2019-06-14.
[32]黃艷利, 郭亞超, 李俊孟, 翟文, 張吉雄, 董霽紅, 高華東, 韓震. 一種煤礦采空區聚合物與矸石混合充填系統及方法[P]. 江蘇省: CN109882238A, 2019-06-14.
[33]黃艷利, 李巍, 翟文, 李俊孟, 張吉雄, 董霽紅, 馬昆, 賽米爾·扎伊澤. 一種綜采工作面礦井水資源化利用系統及其使用方法[P]. 江蘇省: CN109761395A, 2019-05-17.
[34]黃艷利, 阮澤宇, 翟文, 李俊孟, 張吉雄, 董霽紅, 馬昆, 高華東. 一種用微生物固化煤矸石重金屬的方法[P]. 江蘇省: CN109718498A, 2019-05-07.
[35]張吉雄, 李猛, 朱存利, 黃艷利. 一種煤礦采空區充填體承載壓縮率監測系統及其監測方法[P]. 江蘇省: CN109441541A, 2019-03-08.
[36]黃艷利, 韓震, 張吉雄, 李俊孟, 高華東, 宋天奇, 孔國強, 王楓晚. 用于煤矸石充填采空區重金屬離子檢測取樣的收集裝置[P]. 江蘇: CN108318293A, 2018-07-24.
[37]黃艷利, 王楓晚, 李俊孟, 張吉雄, 高華東, 宋天奇, 孔國強, 韓震. 多場耦合作用下煤矸石淋溶浸泡試驗裝置[P]. 江蘇: CN108318660A, 2018-07-24.
[38]黃艷利, 高華東, 張吉雄, 李俊孟, 韓震, 宋天奇, 孔國強, 王楓晚. 利用電泳原理控制采空區充填體重金屬元素遷移的系統[P]. 江蘇: CN108128856A, 2018-06-08.
[39]黃艷利, 宋天奇, 高華東, 李俊孟, 孔國強, 韓震, 王楓晚. 一種固體充填采煤采空區預鋪防滲層的裝置[P]. 江蘇: CN108071418A, 2018-05-25.
[40]黃艷利, 韓震, 張吉雄, 李俊孟, 高華東, 宋天奇, 孔國強, 王楓晚. 一種煤矸石充填煤礦采空區重金屬離子檢測取樣系統[P]. 江蘇: CN108051255A, 2018-05-18.
[41]李俊孟, 黃艷利, 宋天奇, 孔國強, 張吉雄, 齊文躍. 一種固體充填采煤垂直投料井多級發電系統[P]. 江蘇: CN106558947A, 2017-04-05.
[42]黃艷利, 齊文躍, 李俊孟, 張吉雄, 宋天奇, 孔國強, 王軍. 油囊式固體充填采煤三維物理相似模擬實驗裝置及方法[P]. 江蘇: CN105952452A, 2016-09-21.
[43]黃艷利, 李俊孟, 齊文躍, 張吉雄, 孔國強, 宋天奇. 一種充填再造護巷煤柱條帶回收房式遺留煤柱的方法[P]. 江蘇: CN105240014A, 2016-01-13.
[44]張吉雄, 高瑞, 姜海強, 黃艷利, 王思貴. 一種懸掛式固體物料垂直投放緩沖裝置[P]. 江蘇: CN104401705A, 2015-03-11.
[45]黃艷利, 張吉雄, 郭帥, 孫強, 周楠, 王旭峰. 一種水體下固體充填開采設計方法[P]. 江蘇: CN104074541A, 2014-10-01.
[46]張吉雄, 繆協興, 黃艷利, 姜海強, 郭帥. 一種建筑物下固體充填開采設計方法[P]. 江蘇: CN104033152A, 2014-09-10.
[47]張強, 張吉雄, 毛仲敏, 黃艷利. 煤炭開采中固體充填充實率設計及控制方法[P]. 江蘇: CN103899352A, 2014-07-02.
[48]張吉雄, 黃艷利, 張強, 李猛, 郭帥, 方坤. 一種厚夾矸煤層分采分運矸石回填采空區方法[P]. 江蘇: CN103527195A, 2014-01-22.
[49]張吉雄, 姜海強, 黃艷利, 周楠, 李猛, 孫強. 一種黃土充填回收房式煤柱的方法[P]. 江蘇: CN103527196A, 2014-01-22.
[50]張吉雄, 李猛, 張強, 鄧雪杰, 黃艷利, 曹遠威. 固體充填采煤覆巖導水裂隙帶發育高度預計方法[P]. 江蘇: CN103513281A, 2014-01-15.
[51]繆協興, 張吉雄, 周躍進, 黃艷利, 巨峰, 鄧雪杰. 一種旋轉托盤式大垂深雙孔固體物料連續輸送系統[P]. 江蘇: CN102705003A, 2012-10-03.
[52]繆協興, 張吉雄, 周躍進, 黃艷利. 固體充填物料多孔底卸式輸送機[P]. 中國: CN101892843A, 2010-11-24.
[53]黃艷利, 張吉雄, 周楠, 殷偉. 一種用于托盤式投放系統中托盤與鋼絲繩的連接裝置[P]. 中國: CN101769162A, 2010-07-07.
[54]繆協興, 張吉雄, 黃艷利, 巨峰. 一種固體充填采煤半斷面單腿棚沿空留巷方法[P]. 中國: CN101761338A, 2010-06-30.
[55]張吉雄, 繆協興, 巨峰, 黃艷利, 吳強. 一種固體充填綜采回收房式煤柱方法[P]. 中國: CN101725352A, 2010-06-09.
[56]繆協興, 張吉雄, 黃艷利, 李劍. 一種六柱支撐式采煤充填液壓支架[P]. 中國: CN101725365A, 2010-06-09.
[57]張吉雄, 黃艷利, 巨峰, 安泰龍. 采煤固體充填體壓力監測方法[P]. 江蘇: CN101586452, 2009-11-25.
[58]張吉雄, 繆協興, 黃艷利, 巨峰. 一種采煤固體物充填方法[P]. 江蘇: CN101586460, 2009-11-25.
[59]張吉雄, 繆協興, 巨峰, 黃艷利. 一種充填采煤的大垂深固體投料系統及工藝[P]. 江蘇: CN101566072, 2009-10-28.
[60]張吉雄, 巨峰, 陳中偉, 刁乃勤, 黃艷利. 一種長壁綜采回收房式開采煤柱的方法[P]. 江蘇: CN101126316, 2008-02-20.
發明授權:
[1]董霽紅, 郭亞超, 張華, 黃艷利, 鄒劍波. 一種星/機載影像數據融合識別煤礦區場地特征的方法[P]. 江蘇省: CN111062351B, 2023-12-22.
[2]孫強, 張吉雄, 黃艷利, 馬丹, 周楠, 何志偉, 朱高磊. 一種基于采動地表裂縫的含隔水層及表土層再造修復方法[P]. 江蘇省: CN113343417B, 2023-10-10.
[3]馬丹, 王佳軍, 張吉雄, 張強, 李猛, 周楠, 孫強, 黃鵬, 黃艷利. 一種基于聲發射技術的巖樣破壞預測方法[P]. 江蘇省: CN111983035B, 2022-04-15.
[4]李俊孟, 黃艷利, 呂鳳圓, 歐陽神央, 翟文, 馬昆, 張偉光, 常治國, 李英順, 高華東. 一種固體充填物料大型可視化直剪實驗平臺[P]. 江蘇省: CN112213207B, 2021-08-27.
[5]吳浩, 馬丹, 張吉雄, 黃艷利, 張強, 周楠, 黃鵬. 一種綜采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機頭擋矸防撞裝置及使用方法[P]. 江蘇省: CN112249606B, 2021-08-03.
[6]馬丹, 王佳軍, 張吉雄, 馬曉桐, 黃艷利, 周子龍. 基于聲發射技術的空心巖樣徑向滲流試驗裝置和試驗方法[P]. 江蘇省: CN110308052B, 2021-07-20.
[7]王凱, 黃艷利, 翟文, 呂鳳圓, 馬昆, 阮澤宇. 近距離煤層采空區下主動支護非強制切頂沿空留巷方法[P]. 山西省: CN111322072B, 2021-06-25.
[8]馬丹, 張吉雄, 孔賽博, 周楠, 孫強, 李猛, 張強, 黃艷利. 基于陷落柱導水通道的煤-地熱水協同開采方法[P]. 江蘇省: CN111577279B, 2021-04-23.
[9]馬丹, 張吉雄, 周楠, 孔賽博, 孫強, 王佳軍, 李猛, 張強, 黃艷利. 基于斷層導水裂隙帶的煤-地熱水協同開采方法[P]. 江蘇省: CN111561297B, 2021-03-30.
[10]翟文, 馬昆, 任予鑫, 黃艷利, 李俊孟, 高華東, 郭亞超. 一種煤礦綜采工作面綜合支護方法[P]. 寧夏回族自治區: CN110130926B, 2021-01-05.
[11]黃艷利, 王楓晚, 李俊孟, 張吉雄, 高華東, 宋天奇, 孔國強, 韓震. 多場耦合作用下煤矸石淋溶浸泡試驗裝置[P]. 江蘇省: CN108318660B, 2020-12-04.
[12]黃艷利, 韓震, 張吉雄, 李俊孟, 高華東, 宋天奇, 孔國強, 王楓晚. 用于煤矸石充填采空區重金屬離子檢測取樣的收集裝置[P]. 江蘇省: CN108318293B, 2020-11-06.
[13]黃艷利, 韓震, 張吉雄, 李俊孟, 高華東, 宋天奇, 孔國強, 王楓晚. 一種煤矸石充填煤礦采空區重金屬離子檢測取樣系統[P]. 江蘇省: CN108051255B, 2020-08-07.
[14]黃艷利, 阮澤宇, 翟文, 李俊孟, 張吉雄, 董霽紅, 馬昆, 高華東. 一種用微生物固化煤矸石重金屬的方法[P]. 江蘇省: CN109718498B, 2020-07-28.
[15]黃艷利, 李巍, 翟文, 李俊孟, 張吉雄, 董霽紅, 馬昆, 賽米爾·扎伊澤. 一種綜采工作面礦井水資源化利用系統及其使用方法[P]. 江蘇省: CN109761395B, 2020-06-12.
[16]黃艷利, 郭亞超, 李俊孟, 翟文, 張吉雄, 董霽紅, 高華東, 韓震. 一種煤礦采空區聚合物與矸石混合充填系統及方法[P]. 江蘇省: CN109882238B, 2020-03-13.
[17]張吉雄, 李猛, 朱存利, 黃艷利. 一種煤礦采空區充填體承載壓縮率監測系統及其監測方法[P]. 江蘇省: CN109441541B, 2020-01-03.
[18]黃艷利, 高華東, 張吉雄, 李俊孟, 韓震, 宋天奇, 孔國強, 王楓晚. 利用電泳原理控制采空區充填體重金屬元素遷移的系統[P]. 江蘇省: CN108128856B, 2019-06-04.
[19]黃艷利, 宋天奇, 高華東, 李俊孟, 孔國強, 韓震, 王楓晚. 一種固體充填采煤采空區預鋪防滲層的裝置[P]. 江蘇省: CN108071418B, 2019-04-23.
[20]李俊孟, 黃艷利, 宋天奇, 孔國強, 張吉雄, 齊文躍. 一種固體充填采煤垂直投料井多級發電系統[P]. 江蘇省: CN106558947B, 2019-04-09.
[21]黃艷利, 齊文躍, 李俊孟, 張吉雄, 宋天奇, 孔國強, 王軍. 油囊式固體充填采煤三維物理相似模擬實驗裝置及方法[P]. 江蘇省: CN105952452B, 2017-12-26.
[22]黃艷利, 李俊孟, 宋天奇, 張吉雄, 齊文躍, 孔國強, 王楓晚. 一種充填再造護巷煤柱條帶回收房式遺留煤柱的方法[P]. 江蘇省: CN105240014B, 2017-09-15.
[23]張吉雄, 高瑞, 姜海強, 黃艷利, 王思貴. 一種懸掛式固體物料垂直投放緩沖裝置[P]. 江蘇省: CN104401705B, 2017-01-11.
[24]張強, 張吉雄, 閆浩, 黃艷利, 殷偉. 煤炭開采中固體充填充實率設計及控制方法[P]. 江蘇省: CN103899352B, 2016-08-17.
[25]張強, 張吉雄, 武浩, 李松, 郝德永, 黃艷利. 一種厚夾矸煤層分采分運矸石回填采空區方法[P]. 江蘇省: CN103527195B, 2016-04-13.
[26]張吉雄, 李猛, 張強, 鄧雪杰, 黃艷利, 曹遠威. 固體充填采煤覆巖導水裂隙帶發育高度預計方法[P]. 江蘇省: CN103513281B, 2015-12-02.
[27]張吉雄, 姜海強, 黃艷利, 周楠, 李猛, 孫強. 一種黃土充填回收房式煤柱的方法[P]. 江蘇省: CN103527196B, 2015-07-01.
[28]張吉雄, 張強, 黃艷利, 孫強, 周楠, 高瑞. 固體充填采煤固體物料壓實系統模擬實驗平臺[P]. 江蘇省: CN103018105B, 2015-03-04.
[29]黃艷利, 張吉雄, 周楠, 殷偉. 一種用于托盤式投放系統中托盤與鋼絲繩的連接裝置[P]. 江蘇省: CN101769162B, 2012-06-13.
[30]張吉雄, 繆協興, 巨峰, 黃艷利, 吳強. 一種固體充填綜采回收房式煤柱方法[P]. 江蘇省: CN101725352B, 2012-03-07.
[31]繆協興, 張吉雄, 黃艷利, 李劍. 一種六柱支撐式采煤充填液壓支架[P]. 江蘇省: CN101725365B, 2011-12-07.
[32]繆協興, 張吉雄, 黃艷利, 巨峰. 一種固體充填采煤半斷面單腿棚沿空留巷方法[P]. 江蘇省: CN101761338B, 2011-09-14.
[33]張吉雄, 黃艷利, 巨峰, 安泰龍. 采煤固體充填體壓力監測方法[P]. 江蘇省: CN101586452B, 2011-09-14.
[34]黃艷利, 張強, 昝東峰, 沈曉明, 張吉雄, 安百富, 吳強. 用于旋轉托盤式投料系統的導向滑道機構[P]. 江蘇省: CN101769163B, 2011-08-31.
[35]繆協興, 張吉雄, 巨峰, 黃艷利, 周躍進, 周楠. 一種充填采煤的大垂深固體投料系統及工藝[P]. 江蘇省: CN101566072B, 2011-05-11.
[36]繆協興, 張吉雄, 周楠, 巨峰, 黃艷利. 一種采煤固體物充填方法[P]. 江蘇省: CN101586460B, 2011-03-30.
[37]張吉雄, 巨峰, 陳中偉, 刁乃勤, 黃艷利. 一種長壁綜采回收房式開采煤柱的方法[P]. 江蘇省: CN100554642C, 2009-10-28.
實用新型:
[1]呂鳳圓, 翟文, 馬昆, 黃艷利, 王楓晚. 一種基于CT掃描的側限壓縮試驗裝置[P]. 江蘇省: CN209280604U, 2019-08-20.
[2]繆協興, 武子生, 張吉雄, 李鵬, 楊振復, 宋桂軍, 黃艷利. 用于充填采空區的液壓支架[P]. 北京: CN205778971U, 2016-12-07.
[3]鐘杰, 丁士建, 孫勇, 楊敬峰, 趙勇, 荊杰, 張燕青, 黃艷利. 塊煤自動篩分裝置[P]. 安徽: CN203253611U, 2013-10-30.
[4]劉小剛, 李寶山, 李新杰, 尚平, 王坤, 張吉雄, 李靜, 黃艷利, 荊杰, 張燕青. 耙矸機聯動噴霧系統[P]. 安徽: CN203257419U, 2013-10-30.
[5]周泉, 姬敏, 周小龍, 石恒偉, 荊杰, 張燕青, 張吉雄, 李靜, 黃艷利. 煤流式自動噴霧裝置[P]. 安徽: CN203257454U, 2013-10-30.
[6]魏憲軍, 周增強, 劉小剛, 李寶山, 李新杰, 尚平, 王坤, 張吉雄, 李靜, 黃艷利. 一種皮帶機電磁集控噴霧系統[P]. 安徽: CN203255693U, 2013-10-30.
[7]繆協興, 張吉雄, 周躍進, 黃艷利, 巨峰, 鄧雪杰. 一種旋轉托盤式大垂深雙孔固體物料連續輸送系統[P]. 江蘇: CN202645633U, 2013-01-02.
[8]繆協興, 張吉雄, 周躍進, 黃艷利. 固體充填物料多孔底卸式輸送機[P]. 中國: CN201756981U, 2011-03-09.
[9]黃艷利, 張吉雄, 周楠, 殷偉. 一種用于托盤式投放系統中托盤與鋼絲繩的連接裝置[P]. 中國: CN201581925U, 2010-09-15.
[10]繆協興, 張吉雄, 黃艷利, 李劍. 一種六柱支撐式采煤充填液壓支架[P]. 中國: CN201554482U, 2010-08-18.
出版專著和教材
1. 書名:平朔礦區特大型露井協同開采模式與實踐,出版社: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作者:張忠溫,劉憲權,黃艷利
英文期刊論文:
[1]Li, Junmeng; Huang, Yanli*; Pu, Hai; Gao, Huadong; Li, Yingshun; Ouyang, Shenyang; Guo, Yachao.Influence of block shape on macroscopic deformation response and meso-fabric evolution of crushed gangue under the triaxial compression.Powder Technology, 2021, 384: 112-124.
[2]Li, Junmeng; Huang, Yanli*; Gao, Huadong; Ouyang, Shenyang; Guo, Yachao.Transparent characterization of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gangue solid wastes' void structures during compression based on CT scanning.Powder Technology, 2020, 376: 477-485.
[3]Zhai, Wen; Li, Wei; Huang, Yanli*; Ouyang, Shenyang; Ma, Kun; Li, Junmeng; Gao, Huadong; Zhang, Peng。A Case Study of the Water Abundance Evaluation of Roof Aquif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Height of Water-Conducting Fracture Zone.Energies, 2020, 13(16): 4095.
[4]Li, Junmeng; Huang, Yanli*; Zhai, Wen; Li, Yingshun; Ouyang, Shenyang; Gao, Huadong; Li, Wei; Ma, Kun; Wu, Laiwei.Experimental Study on Acoustic Emission of Confined Compression of Crushed Gangue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Disposal of Gangue Solid Waste.Sustainability, 2020, 12(9): 3911.
[5]Qi, Wenyue; Huang, Yanli*; He, Hu; Zhang, Jixiong; Li, Junmeng; Qiao, Ming.Potential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by Dissolution and Release of Contaminants due to Using Gangue for Backfilling.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 2019, 38(2): 281-293.
[6]Li, Junmeng; Huang, Yanli*; Chen, Zhongwei; Zhang, Jixiong; Jiang, Haiqiang; Zhang, Yuanchao.Characterizations of macroscopic deformation and particle crushing of crushed gangue particle material under cyclic loading: In solid backfilling coal mining.Powder Technology, 2019, 343: 159-169.
[7]Li, Junmeng; Huang, Yanli*; Zhang, Jixiong; Li, Meng; Qiao, Ming; Wang, Fengwan.The Influences of Key Strata Compound Breakage on the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and Strata Pressure Behavior in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of Shallow and Extremely Thick Seams: A Case Study.Advances in Civil Engineering, 2019, 5929635.
[8]Microstructure of Coal Gangue and Precipitation of Heavy Metal Elements,刊物名:Journal of Spectroscopy,級別:SCI
[9]Huang, Yanli; Li, Junmeng; Teng, Yuncong; Dong, Xiangjian; Wang, Xiao; Kong, Guoqiang; Song, Tianqi.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macroscopic mechanical behaviors and micro-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ngues under triaxial compression.Powder Technology, 2017, 320: 668-684.SCI
[10]Huang, Yanli; Zhang, Jixiong; Yin, Wei; Sun, Qiang.Analysis of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and Behaviors in Caving and Solid Backfilling Mixed Coal Mining.Energies, 2017, 10(7): 1057. SCI
[11]Huang Yanli . Analysis on Filling Ratio and Shield Supporting Pressure for Overburden Movement Control in Coal Mining with Compacted Backfilling, Energies,2017, 10(31).SCI
[12] Huang, Yanli; Zhang, Jixiong*; Li, Meng; Jiang, Haiqiang; Chen, Zhongwei.Waste Substitution Extraction of Coal Strip Mining Pillars.Research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2013, 17: 96-103.SCI
[13]Huang Yanli*; Zhang Jixiong; An Baifu,; Zhang Qiang.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Law in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and Backfilling Longwall Face by Similar Physical Simulation.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2011, 47(5): 618-627. SCI
[14]Huang, Yanli*; Zhang, Jixiong; Zhang, Qiang; Nie, Shoujiang. Backfilling Technology of Substituting Waste and Fly Ash for Coal Underground in China Coal Mining Area,刊物名: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1, 10(6): 769-775.SCI
[15]Strata Movement Controlling Effect of Waste and Fly Ash Backfillings in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Technology with Backfilling Face,刊物名: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ng Engineering and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級別:SCI
[16]Li, Junmeng; Huang, Yanli*; Chen, Zhongwei; Li, Meng; Qiao, Ming; Kizil, Mehmet.Particle-Crus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coustic-Emission Patterns of Crushing Gangue Backfilling Material under Cyclic Loading.Minerals, 2018, 8(6): 244. SCI
[17]Effects of water soaked height on the deformation and cru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loose gangue backfill material in solid backfill coal mining,刊物名:Processes,級別:SCI
[18]Li, Junmeng; Huang, Yanli*; Qi, Wenyue; Kong, Guoqiang; Song, Tianqi.Loose Gangues Backfill Body's Acoustic Emissions Rules During Compaction Test: Based on Solid Backfill Mining.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2018, 115(1): 85-103.SCI
[19]Li, Junmeng; Huang, Yanli*; Song, Tianqi; Yang, Deli; Kong, Guoqiang.Study on the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2 Ions of Backfill Gangue in Subsided Area.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2018, 27(1): 145-154.:SCI
[20]Zhang, J. X.; Huang, Y. L.*; Li, M.; Zhang, Q.; Liu, Z.Test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id backfill materials.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2014, 18: 960-965.SCI
[21]Zhang, Jixiong; Li, Meng; Huang, Yanli*; Li, Linyue.Interaction between Backfilling Body and Overburden Strata in Fully Mechanized Backfilling Mining Face.Disaster Advances, 2013, 6: 1-7.SCI
[22]Li, XiaoLin; Huang, YanLi*; Tan, Qi; Chen, HuaPing.Scheduling unrelated parallel batch processing machines with non-identical job sizes.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2013, 40(12): 2983-2990.SCI
[23]Zhang Jixiong*; Zhou Nan; Huang Yanli; Zhang Qiang. Impact Law of the Bulk Ratio of Backfilling Body to Overlying Strata Movement in Fully Mechanized Backfilling Mining,刊物名: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2011, 47(1): 73-84.SCI
[24]Li, Meng; Zhang, Jixiong; Zhou, Nan; Huang, Yanli.Effect of Particle Size on the Energy Evolution of Crushed Waste Rock in Coal Mines.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2017, 50(5): 1347-1354. SCI
[25]Li Meng; Zhang Ji-xiong; Huang Yan-li; Gao Rui.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key stratum breakage on mine pressure in top-coal caving face with super great mining height.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7, 24(8): 1881-1888.SCI
[26]Li, Meng; Zhang, Jixiong; Huang, Yanli; Zhou, Nan.Effects of particle size of crushed gangue backfill materials on surface subsid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under buildings.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2017, 76(17): 603.SCI
[27]Zhang, Qiang; Zhang, Jixiong*; Zhao, Xu; Liu, Zhan; Huang, Yanli. Industrial Tests of Waste Rock Direct Backfilling Underground in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Face,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13(5): 1291-1297.SCI
[28]Zhou, Nan; Zhang, Jixiong*; An, Baifu; Zhang, Qiang; Huang, Yanli; Ju, Feng.Solid Material Motion Law in Vertical Feeding System Within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and Backfilling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13(1): 191-196.SCI
[29]Yan, Hong; Zhang, Jixiong*; Ding, Ziwei; Huang, Yanli.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roadways with extra-thick coal seam.Disaster Advances, 2013, 6: 226-233.SCI
[30]Chen, Yong; Jiang, Haiqiang*; Huang, Peng; Huang, Yanli; Gao, Xuejing; Hao, Yingjie.Engineer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olid backfill mining method in mines under embankment.Disaster Advances, 2013, 6: 136-143.SCI
[31]Huang, Yanli..Underground Backfilling Technology for Waste Dump Disposal in Coal MiningDistrict.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Manufacturing & Automation, China, 2010-08-12 to 2010-08-15.:EI
[32]Investigation of Surfac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Fully Mechanised Backfilling Mining with Solid Materials,刊物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級別:EI
[33]Backfilling technology and strata behaviors in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ing working fac,刊物名: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級別:EI
[34]Wei F X*; Huang Y; Tan X Q; Bi D B; Kong X.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s of ZnO films for pho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Vacuum, 2010, 85(2): 131-134.
[35]Wei Fuxiang*; Fang L; Huang Y.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crystal structures,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series of 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t copper(I) complexes with oxadiazole-derived diimine ligand.Inorganica Chimica Acta, 2010, 363(11): 2600-2605.
[36]Wei Fuxiang*; Fang L; Huang Y.Low-voltage and high-efficiency stacked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ptoelectronics and Advanced Materials-Rapid Communications, 2010, 4(5): 620-623.
[37]Zhao J J; Zong Z M; Li J J; Xie H S; Liu T; Yao Z S; Huang Y; Wei X Y*; Zhao W J.The Effect of Co Load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xMn0.06/SiO2 Catalysts for the Synthesis of Light Hydrocarbons from CO Hydrogenation.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 2010, 32(15): 1408-1415.
[38]Li, Junmeng; Huang, Yanli*; Li, Wei; Yu, Hong; Ouyang, Shenyang; Guo, Yachao; Gao, Huadong; Shi, Yibing; Zhu, Lei.The 3D reconstruction of a digital model for irregular gangue block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FC numerical simulation.Engineering with Computers.
[39]Gao, Huadong; Huang, Yanli*; Li, Wei; Li, Junmeng; Ouyang, Shenyang; Song, Tianqi; Lv, Fengyuan; Zhai, Wen; Ma, Kun.Explanation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coal mines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al gangu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中文期刊論文:
[1]王貴圓, 黃艷利, 劉亞輝, 王佳奇, 柯飛, 李俊孟. 近距離傾斜煤層下行開采覆巖裂隙發育特征及采空區瓦斯運移規律[J]. 煤炭技術, 2023, 42 (09): 140-145.
[2]張峰瑋, 向旻, 黃艷利.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新疆資源與環境領域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體系建設探討——以新疆工程學院為例[J]. 科技風, 2023, (24): 10-12+53.
[3]李曉彤, 黃艷利, 王貴圓, 余宏, 趙剛, 雷永超, 李俊孟. 破碎矸石側限承載條件下的宏-細觀尺寸效應研究[J]. 礦業研究與開發, 2023, 43 (07): 123-130.
[4]黃艷利, 郭亞超, 齊文躍, 李俊孟, 王佳奇, 歐陽神央, 吳來偉. 西部典型生態脆弱礦區采損地表植被蓋度演化規律與退化機制[J]. 煤炭學報, 2022, 47 (12): 4217-4227.
[5]黃艷利, 郭亞超, 齊文躍, 李俊孟, 高華東, 歐陽神央, 吳來偉, 阮澤宇. 西部典型礦區采動地下水流場演變特征與工作面涌水控制技術[J]. 中國科學基金, 2022, 36 (06): 1016-1026.
[6]李運成, 黃艷利, 吳運標, 郭亞超, 孫太洋, 劉亞輝, 楊原, 劉首奎, 秦濤. 黃土溝壑區特厚煤層開采地表裂縫發育規律研究[J]. 礦業研究與開發, 2022, 42 (06): 68-73.
[7]董霽紅, 吉莉, 高華東, 劉峰, 王蕾, 黃艷利. 關閉礦山空間資源特征解析與轉型路徑[J]. 煤炭學報, 2022, 47 (06): 2228-2242.
[8]吉莉, 劉峰, 尚建選, 董霽紅, 黃艷利. 關閉礦山地下空間資源定量評估與再利用途徑[J]. 煤炭科學技術, 2022, 50 (05): 281-289.
[9]馬丹, 段宏宇, 張吉雄, 馮秀娟, 黃艷利. 斷層破碎帶巖體突水災害的蠕變﹣沖蝕耦合力學特性試驗研究[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21, 40 (09): 1751-1763.
[10]吉莉, 董霽紅, 房阿曼, 黃艷利, 李全生, 曹志國. 寶日希勒大型露天礦敏感區劃定及重金屬累積效應[J]. 生態學雜志, 2021, 40 (10): 3325-3338.
[11]李俊孟, 黃艷利*, 浦海, 郭亞超, 高華東, 張偉光, 張俊敏. 矸石塊體三維形狀參數自動獲取方法與量化分析[J].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2021, 50 (03): 507-514.
[12]黃艷利, 王文峰, 卞正富. 新疆煤基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研究[J]. 煤炭科學技術, 2021, 49 (01): 319-330.
[13]梁鵬, 張艷博, 孫林, 姚旭龍, 田寶柱, 劉祥鑫, 黃艷利, 陳紹杰. 基于CT掃描的巷道巖爆洞壁破壞特征實驗研究[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20, 39 (S1): 2612-2622.
[14]李巍, 黃艷利, 高華東, 李俊孟, 阮澤宇, 宋天奇. 不同級配矸石側限壓縮過程聲發射特征研究[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20, 37 (01): 155-161+168.
[15]辛恒奇, 黃艷利, 張衛清, 吳來偉, 歐陽神央, 郭亞超, 李俊孟. 側限壓縮條件下矸石變形破碎規律及聲發射特征研究[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20, 37 (01): 162-168.
[16]張艷博, 吳文瑞, 姚旭龍, 梁鵬, 田寶柱, 黃艷利, 梁精龍. 單軸壓縮下花崗巖聲發射、紅外特征及損傷演化試驗研究[J]. 巖土力學, 2020, 41 (S1): 139-146.
[17]張艷博, 王科學, 姚旭龍, 黃艷利, 孫林, 梁鵬, 田寶柱, 梁精龍. 基于波速場成像技術的巖石損傷評價研究[J].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9, 38 (12): 2404-2417.
[18]宋天奇, 黃艷利, 張吉雄, 李俊孟. 底板巖性對煤矸石充填體重金屬元素遷移影響規律數值模擬[J]. 煤炭學報, 2018, 43 (07): 1983-1989.
[19]羅懷廷, 李俊孟, 黃艷利, 宋天奇, 孔國強, 王楓晚. 露天礦排放矸石三軸壓縮宏-細觀力學特性研究[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18, 35 (01): 170-178.EI
[20]李猛, 張吉雄, 黃艷利, 張強. 基于固體充填材料壓實特性的充實率設計研究[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17, 34 (06): 1110-1115.EI
[21]李猛, 張吉雄, 黃艷利, 高瑞.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key stratum breakage on mine pressure in top-coal caving face with super great mining height[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7, 24 (08): 1881-1888.
[22]張禮超, 黃艷利. 煤炭高校科技成果產出影響要素及提升策略[J]. 煤炭技術, 2015, 34 (12): 283-285.
[23]嚴紅, 張源, 黃艷利, 張磊. 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在礦業類課程中的適應性研究[J]. 煤炭高等教育, 2015, 33 (06): 122-125.
[24]繆協興, 巨峰, 黃艷利, 郭廣禮. 充填采煤理論與技術的新進展及展望[J].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2015, 44 (03): 391-399+429.EI
[25]郭帥, 張吉雄, 鄧雪杰, 黃艷利, 方坤. 基于固體充填開采的井筒保護煤柱留設方法研究[J]. 煤炭科學技術, 2015, 43 (03): 30-35.
[26]李猛, 張吉雄, 姜海強, 黃艷利, 張強. 固體密實充填采煤覆巖移動彈性地基薄板模型[J]. 煤炭學報, 2014, 39 (12): 2369-2373.EI
[27]孫強, 巨峰, 張吉雄, 黃艷利, 張強. 頂底板雙軟型薄煤層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分析[J]. 煤炭科學技術, 2014, 42 (11): 29-32.
[28]李猛, 張吉雄, 繆協興, 黃艷利. 固體充填體壓實特征下巖層移動規律研究[J].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2014, 43 (06): 969-973+980.EI
[29]吳強, 王思貴, 張吉雄, 黃艷利. 固體充填材料保障系統研究與應用[J]. 中國煤炭, 2014, 40 (02): 13-15+125.
[30]張強, 張吉雄, 吳曉剛, 黃艷利, 周楠. 固體充填采煤液壓支架合理夯實離頂距研究[J]. 煤炭學報, 2013, 38 (08): 1325-1330.EI
[31]張吉雄, 周躍進, 黃艷利. 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采煤一體化技術[J]. 煤炭科學技術, 2012, 40 (11): 10-13+27.
[32]繆協興, 黃艷利, 巨峰, 茅獻彪, 郭廣禮, 張吉雄. 密實充填采煤的巖層移動理論研究[J].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2012, 41 (06): 863-867.EI
[33]黃艷利, 張吉雄, 杜杰. 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采煤的充填體時間相關特性研究[J].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 2012, 41 (05): 697-701.EI
[34]黃艷利, 張吉雄, 張強, 聶守江, 安百富. 充填體壓實率對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采煤巖層移動控制作用分析[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12, 29 (02): 162-167.EI
[35]黃艷利, 張吉雄, 張強, 昝東峰. 綜合機械化固體充填采煤原位沿空留巷技術[J]. 煤炭學報, 2011, 36 (10): 1624-1628.EI
[36]張強, 黃艷利, 周楠, 鄧雪杰. 合理窄煤柱護巷采動側向應力分布規律[J]. 煤礦安全, 2011, 42 (08): 175-178.
[37]徐俊明, 張吉雄, 黃艷利, 巨峰. 充填綜采矸石-粉煤灰壓實變形特性試驗研究及應用[J]. 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 2011, 28 (01): 158-162.EI
[38]張吉雄, 吳強, 黃艷利, 周躍進. 矸石充填綜采工作面礦壓顯現規律[J]. 煤炭學報, 2010, 35 (S1): 1-4.EI
[39]張吉雄, 李劍, 安泰龍, 黃艷利. 矸石充填綜采覆巖關鍵層變形特征研究[J]. 煤炭學報, 2010, 35 (03): 357-362.EI
[40]黃艷利, 張吉雄, 巨峰. 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術及礦壓顯現規律[J].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09, 29 (05): 515-520.
[41]黃艷利, 張吉雄, 范軍, 巨峰, 安泰龍. 近距離煤層回采巷道合理布置方案[J]. 煤礦安全, 2009, 40 (09): 66-68.
[42]黃艷利, 張吉雄, 巨峰, 李劍, 周楠. 淺埋煤層懸移頂梁支架機采面礦壓規律研究[J]. 能源技術與管理, 2009, (04): 7-8+11.
[43]田根萬, 王群力, 劉建峰, 史愛軍, 黃艷利. 國陽二礦80509綜放工作面小煤柱沿空掘巷技術[J]. 煤礦安全, 2009, 40 (08): 56-58.
[44]巨峰, 張吉雄, 黃艷利, 安泰龍, 金虎捐. 基于減排矸非常規巷道斷面的優化設計與應用[J]. 能源技術與管理, 2009, (03): 4-6.
[45]宋陽升, 范軍, 黃艷利, 吳強, 金虎捐. 近距煤層回采巷道支護技術實踐[J]. 煤炭科技, 2009, (02): 41-43.
[46]謝宗保, 黃艷利, 巨峰. 復合頂板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術實踐[J]. 煤炭科技, 2008, (02): 34-37.
會議論文
[1]繆協興, 張吉雄, 黃艷利, 巨峰 & 周楠. (2012). 條帶改長壁固體密實充填開采理論與實踐研究. (eds.) 中國煤炭學會成立五十周年高層學術論壇論文集 (pp.127-133).
[2]Ju Feng; Zhang Ji-xiong; Huang Yan-li; An Tai-long.Waste filling technology under condition of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 working fac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to 2009.
所獲榮譽:
1、2017年,獲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 B類。
2、2016年,獲江蘇省“ 333 工程” 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第二層次培養對象。
3、2016年,獲“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
4、2016年,獲 第六屆徐州市“十大青年科技獎”。
5、2015年,獲第二十四屆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6、2014年,入選中國礦業大學第九批優秀青年骨干教師。
7、2013年9月,入選中國礦業大學青年教師啟航計劃。
8、國家優秀青年基金。
9、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江蘇省特聘教授。
11、先后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12、新疆天山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
13、被評為第十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優秀援疆干部人才。
14、獲援疆干部人才記功獎章并記功一次。
所獲獎勵:
1、2016年,獲中國專利優秀獎,排名第5。
2、2016年,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4。
3、2016年,獲中國煤炭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2。
4、2015年,“城市及周邊地區下壓煤由條帶變固體密實充填采煤關鍵技術”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5。
5、2015年,“固體密實充填巖層控制理論與應用”獲江蘇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3。
6、2015年,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黃艷利; 張吉雄; 張強; 聶守江; 安百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7、2014年,江蘇省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
8、2013年,獲中國礦業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9、2013年,“綜合機械化固體廢棄物密實充填與采煤一體化技術”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排名第3。
10、2011年,“綜合機械化固體廢棄物密實充填與采煤一體化技術”獲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排名第3。
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黃艷利教授
2022-05-10
信仰無音,拳拳赤子心就是最響的心聲;生命無華,殷殷報國行就是最好的芳華。作為一名高校科技工作者,他一直銘記和踐行著為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可用之才的使命。他就是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礦業工程學院黃艷利教授。
“綠色化、智能化已成為新時期能源行業的主旋律,亟待相關基礎理論的完善與科技能力的提升。”黃艷利說,新一代的能源青年科技工作者需秉持對科研的熱情,潛心學術研究,櫛風沐雨、砥礪奮進,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礦區的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貢獻科學智慧和青年力量。
結緣礦大得以登高望遠
2003年金秋時節,黃艷利懷揣著對采礦工程專業的好奇來到了中國礦業大學,結下了他與煤炭行業、礦業學科的不解之緣。問及選擇采礦專業的緣由,黃艷利幽默地說:“我沒有九天攬月的機遇,但我有掘地千尺為國挖煤的豪情。”
從本科時期的基礎學習,到研究生時期進行充填開采的課題攻關,到公派出國訪問交流,再到留校任教、破格晉升教授,一路走來,黃艷利自己都沒想到人生的軌跡、夢想會與礦業如此緊密相連。
大學期間實地的礦山實習經歷,深深地觸動了他。他清醒地認識到:“要解決世界范圍內的能源科技進步以及煤炭等能源開采人才短缺的問題,為我國的煤炭能源安全保障中的科技進步、人才培養作貢獻,必須借助學校一流的學科平臺,成為一名優秀的煤炭科技工作者和教育者。”
談及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他表示特別榮幸:“感謝學校、學院及采礦工程系老師們多年來對我的悉心培養與鼎力支持,學校一流的學科平臺給了我們登高望遠的機會。這些年的成長,離不開學校對于人才的重視和培養,離不開學院和團隊的支撐。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礦大人,能夠站在學校科技高原的陣地上攀向高峰,我感覺很自豪!”
十幾年來,無論是大學本科期間提前參與導師多個煤炭企業科技難題攻關項目,還是保送研究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畢業,他都保持銘記“開發礦業、開采光明、建設祖國、造福人類”的神圣使命,他說:“我作為一名礦大人,作為科研工作者,有職責更有義務去為行業轉型升級貢獻礦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開展科研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從博士畢業至今,黃艷利始終保持科研定力,扎根綠色礦山,致力于煤礦矸石固廢充填開采與水資源保護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他頻繁地在煤礦生產一線與教室、實驗室之間來回切換。
“我國煤炭大規模開采過程中巖層運動與破斷導致了地下水流失、地表沉陷、礦區生態環境失衡等一系列問題,同時,產生的煤矸石累計堆放量約60 億噸,占全國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0%以上,已躍居全國工業固廢之首。礦山固廢的排放,不僅占用土地、污染大氣和土壤環境,而且具有發生自燃、滑坡等災害的重大隱患,嚴重威脅礦區的生態環境與安全生產。”
黃艷利所在團隊自主研發的固體充填采煤技術可直接采用礦區矸石等固體廢棄物充填煤炭開采后的遺留空間,在有效控制頂板覆巖結構完整性與穩定性的前提下將“三下”壓煤進行置換開采,不僅提高了煤炭采出率,而且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矸石固廢地面排放、采動地下水流失及地表沉陷等對礦區生態環境的損害,成為煤礦綠色開采核心技術之一。
據黃艷利介紹,目前研究成果已推廣至山東濟寧、安徽淮北等10 多個大型礦區,推廣應用礦區共處理矸石、粉煤灰等礦山固體廢棄物1108.23 萬噸,多采出煤炭資源921.53 萬噸,新增產值56.88 億元,新增利潤26.33 億元;自主研發的固體充填采煤液壓支架、底卸式刮板輸送機等設備授權國內多家公司生產,新增產值11.44 億元,新增利潤1.72 億元。
育人育才為社會培養更多有用的人
黃艷利始終認為,高校老師是學生成長成才的筑夢人和引路人,責任重大又無上光榮。
他表示,自己的成長進步,就是得益于遇到了好的老師,是老師們悉心的引導和栽培,他才取得了些許成績。“因此,我現在更加重視團隊的培養,我要求團隊每周組織一次學術研討,每位成員輪流進行專題匯報,鼓勵他們積極發表個人見解,探討學術前沿,激發團隊智慧。”
在開展科研的過程中,他還經常帶領學生深入煤礦現場第一線,要求學生一起下井跟班,讓學生了解到現場工程需求和自己開展的研究價值所在,教育和引導他們在開展科研、實習實踐過程中樹立愛國報國情懷,堅定科技報國的決心。另外,他積極鼓勵博士生出國訪學或定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開拓國際視野,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從2014年就跟著黃艷利做科研的李俊孟,現在已經是博士后了,在他的印象中,黃老師對待工作向來嚴謹且有條不紊。每次實地考察時他不懼危險,堅持下井,除此以外,和同學們一起加班到深夜對黃老師而言更是家常便飯。吳來偉是黃艷利的碩士研究生,在他的印象中,黃老師是個相當善于和學生交流的老師,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他總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幫他們解決問題。他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教給大家做人做事的準則和道理,因為在他看來,個人品質比學習能力更重要。
奔赴邊疆向祖國需要的地方出發
筆者聯系到黃艷利教授時,他本人已遠在新疆,開啟為期三年的援疆之旅。
“來到新疆工程學院礦業工程與地質學院工作,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落地的短短數日讓我感觸頗深。相對于東部地區,新疆工程學院的礦業工程學科建設、教學平臺、師資隊伍、科研水平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制定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給新疆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此背景下,我們這批援疆干部更是面臨著前所未有機遇和挑戰!”黃艷利坦言。
由于新疆工程學院教學科研工作制度、方式都與礦大有著很大區別,黃艷利加緊熟悉工作、轉變工作角色。在他看來,新疆擁有著優質能源儲量和資源優勢,新疆工程學院作為新疆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公辦工科類本科院校,有著很好的發展機遇。礦大對新疆工程學院長期對口支援讓他對自己的援疆工作始終充滿信心與期待。“我將繼續發揚采礦人永遠不服輸,永遠不向困難低頭,永遠爭第一的的精神,為新疆工程學院的跨越式發展繼續貢獻礦大人的智慧和力量,為學校增光添彩。”黃艷利說。
筆者通過電話采訪時,黃艷利經常處于工作繁忙的狀態,根本顧不上細聊,等到晚上他通過微信反饋交流信息時已是凌晨。黃艷利說,自己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奮斗者。
“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有機會登高望遠!能夠見證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美好時代,是幸運的;能夠為學校增光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貢獻,是幸福的!”這是黃艷利寫給自己的勉勵語,也是他的真實寫照!
來源:https://cese.cumt.edu.cn/info/1135/5334.htm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