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鄭林用——食用菌遺傳育種專家,男,現任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處處長、研究員,四川農大和四川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教育及工作經歷:
資料更新中……
社會任職:
資料更新中……
科學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食用菌遺傳育種、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推廣的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先后主持國家、省重點項目30余項。
1. 食用菌種質資源收集,創制與綜合開發利用。
2. 應用細胞融合技術選育食用菌優良新品種。
3. 農田系統循環產業綜合集成關鍵技術與應用。
資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選育出新品種16個。
1. 香菇銀耳等優良新品種選育及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鄭林用; 彭衛紅; 甘炳成; 譚偉; 劉本洪; 黃忠乾; 王勇; 郭勇; 肖在勤; 屈全飄; 任繼富; 胡曉玲; 江慶學; 歐陽平; 楊春民 【科技成果】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003-01-01
2. 香菇、銀耳等優良新品種選育及高效和栽培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鄭林用; 彭衛紅; 甘炳成; 譚偉; 劉本洪; 黃忠乾; 王勇; 郭勇; 肖在勤; 屈全飄; 任繼富; 胡曉玲; 江慶學; 歐陽平; 楊春民 【科技成果】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002-01-01
3. 益生菌ZLY轉化黃背木耳子實體新工藝的研究 鄭林用; 羅霞; 葉利明; 譚偉; 費小凡; 清源; 許曉燕; 陳雪松; 余夢瑤 【科技成果】德陽市食用菌專家大院 2007-04-18
4. 植物內生菌的生物多樣性與應用研究 張小平; 陳強; 鄭林用; 徐開未; 廖德聰; 辜運富; 喻春蓮; 趙珂; 方揚; 李瓊芳; 劉松青 【科技成果】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2009-05-15
5. 循環經濟系統綜合集成理論與技術及其應用 徐玖平; 黃鋼; 胡知能; 鄭林用; 湯永祿; 劉永紅; 羅霞; 劉英; 王緌; 趙勇; 何文鑄; 張婷婷; 董仁濤; 劉強; 李斌; 盧毅; 常新宇; 陳巍; 李麗; 房業美; 張媛; 趙麗慧; 陳芳; 包燕; 劉永剛; 廖志高; 李曉非; 王旭嘉; 陳科帆; 楊晉熙; 彭峰; 楊胤清; 劉煒; 魏巍; 任丹; 李朝蘇; 楊勤; 賀朝凱; 吳春; 柯國華; 王姣; 崔靜等 【科技成果】四川大學;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2009-04-29
發明專利:
1. 環保型蘑菇培養料消毒殺菌與增效劑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劉本洪; 甘炳成; 蔣元繼; 黃忠乾; 譚偉; 王勇; 彭衛紅; 鄭林用 【中國專利】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007-07-25
2. 食用菌遠緣原生質體融合育種新方法 肖在勤; 鄭林用; 彭衛紅; 譚偉; 劉本洪; 甘炳成; 黃忠乾 【中國專利】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005-01-19
3. 以雞糞為原料的蘑菇專用基料及其生產方法 劉本洪; 甘炳成; 黃忠乾; 譚偉; 王勇; 彭衛紅; 鄭林用 【中國專利】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006-02-22
4. 移動式自進料有機肥專用拌料機 劉本洪; 甘炳成; 黃忠乾; 譚偉; 王勇; 彭衛紅; 鄭林用 【中國專利】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006-11-08
5. 移動式自進料食用菌培養料拌料機 甘炳成; 劉本洪; 黃忠乾; 譚偉; 王勇; 彭衛紅; 鄭林用 【中國專利】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006-12-27
6. 平菇菌的袋式栽培方法 鄭林用; 羅霞; 余夢瑤; 江南; 陳學強; 許曉燕; 曾錦; 趙建 【中國專利】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2011-01-26
論文專著:
發表學術論文130余篇。
出版專著:
資料更新中……
發表中文論文:
1 對酒精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損傷具有保護作用的羊肚菌菌株的篩選和作用機制的研究 鄭林用; 魏巍; 羅霞; 余夢瑤; 江南; 許曉燕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會議】第九屆全國食用菌學術研討會摘要集 2010-10-14
2 藥靈芝2號選育與中藥材非藥用部位栽培靈芝的研究 鄭林用; 余夢瑤; 許曉燕; 江南; 魏巍; 羅霞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會議】2011國際靈芝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 2011-08-17
3 靈芝改善學習記憶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研究 羅霞; 余夢瑤; 許曉燕; 江南; 魏巍; 鄭林用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會議】2011國際靈芝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 2011-08-17
4 混合菌在纖維素降解中的作用研究 楊聲蓮; 李登煜; 鄭林用; 張小平; 陳強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微生物學系; 四川省農科院; 廣州市番禺區生產力促進中心 【會議】四川省環境科學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03-12-01
5 混合菌在纖維素降解中的作用研究 楊聲蓮; 李登煜; 鄭林用; 張小平; 陳強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微生物學系; 四川省農科院 【會議】第九屆中國青年土壤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暨第四屆中國青年植物營養與肥料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4-11-01
6 用AFLP及ITS PCR-RFLP研究靈芝屬遺傳多樣性 鄭林用; 賈定洪; 張杰; 李達旭; 趙建; 楊志榮 四川大學生命學院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會議】2006中國微生物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 2006-10-01
7 我國農林廢棄物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研究進展 鄭林用; 黃小琴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會議】慶祝中國土壤學會成立60周年? 2005-10-01
8 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靈芝研究中的應用 黃小琴; 鄭林用; 彭衛紅; 賈定洪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會議】慶祝中國土壤學會成立60周年? 2005-10-01
9 不同靈芝菌株栽培特性比較 黃小琴; 鄭林用; 彭衛紅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會議】慶祝中國土壤學會成立60周年? 2005-10-01
10 假蜜環菌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免疫學性質(英文) 羅霞; 許曉燕; 余夢瑤; 江南; 曾瑾; 鄭林用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會議】第二屆全國食用菌中青年專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08-10-23
11 不同靈芝菌株功效品質差異性研究 鄭林用; 曾瑾; 陳璐; 江南; 許小燕; 余夢耀; 羅霞 四川省農科院;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會議】第二屆全國食用菌中青年專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08-10-23
12 藥靈芝2號選育與中藥材非藥用部位栽培靈芝的研究 鄭林用; 余夢瑤; 許曉燕; 江南; 魏巍; 羅霞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會議】2011國際靈芝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 2011-08-17
13 靈芝改善學習記憶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研究 羅霞; 余夢瑤; 許曉燕; 江南; 魏巍; 鄭林用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會議】2011國際靈芝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 2011-08-17
14 成都市“十二五”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的戰略研究Ⅰ——總論 張鴻; 鮮小林; 彭建華; 王自鵬; 陳棟; 林超文; 鄭林用; 夏北川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成都市科學技術局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2-01-15
15 成都市“十二五”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戰略研究Ⅱ——重點任務 張鴻; 陳棟; 王自鵬; 彭建華; 鮮小林; 林超文; 鄭林用; 夏北川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成都市科學技術局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2-02-15
16 打造現代規模化糧食產業示范基地的技術對策研究 張鴻; 池忠志; 李朝蘇; 湯永祿; 鄭家國; 彭建華; 鄭林用; 任光俊; 李躍建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1-12-15
17 丘山區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模式與運行機制 張鴻; 何希德; 鄭林用; 龔萬灼; 任光俊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科技管理研究 2010-10-23
18 構建“寶塔蜂窩煤”模式 共推食用菌產業發展 張鴻; 彭建華;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農業科技管理 2010-12-26
19 19個藥用茯苓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賈定洪; 王波; 彭衛紅;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11-01-15
20 尖頂羊肚菌對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損傷保護作用研究 羅霞; 魏巍; 余夢瑤; 江南; 許曉燕;鄭林用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菌物學報 2011-03-15
21 尖頂羊肚菌菌絲體水提液對實驗型胃潰瘍的作用 高明燕; 鄭林用; 余夢瑤; 魏巍; 羅霞; 王世寬 四川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菌物學報 2011-03-15
22 農業科研單位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張鴻; 劉宗敏; 鄭林用; 彭建華; 任光俊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科學管理研究 2011-02-20
23 加強科技創新與轉化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張鴻; 何希德;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期刊】科技管理研究 2011-02-08
24 汶川地震災區農業服務體系受損及恢復發展對策 張鴻; 任光俊; 林超文; 鄭林用; 張熙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農業廳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1-04-20
25 靈丹菌質發酵工藝的初探 鄭林用; 魏巍; 許曉燕; 余夢瑤; 江南; 何斌; 羅霞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期刊】時珍國醫國藥 2011-03-20
26 我國藥用菌的研究現狀和發展方向(綜述) 羅霞; 江南; 魏巍; 余夢瑤; 許曉燕; 鄭林用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食藥用菌 2011-01-19
27 22個毛木耳菌株ITS序列分析 賈定洪; 王波; 彭衛紅; 甘炳成; 黃忠乾;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11-02-28
28 毛木耳微噴灌出耳水分管理效果的研究 譚偉; 張建華; 郭勇; 周潔; 苗人云; 王國英; 王仁峰; 賈定洪; 黃忠乾;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金地菌類有限責任公司; 通江縣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處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11-02-28
29 培養基原料和配方對不同生產方式下靈芝品質的影響 劉松潔; 鄭林用; 許曉燕; 余夢瑤; 魏巍; 江南; 羅霞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科院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1-02-20
30 微生物技術在中藥開發中的應用 高慧娟; 鄭林用; 余夢瑤; 許曉燕; 江南; 王世寬; 羅霞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院; 河西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系;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時珍國醫國藥 2011-03-20
31 中藥非藥用部位栽培靈芝的活性成分及藥效變化 郭耀輝; 羅霞; 余夢瑤; 鄭林用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微生物學報 2011-06-04
32 金針菇活性物質及其作用研究進展 伍明; 鄭林用; 許曉燕; 江南; 魏巍; 楊志榮; 羅霞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 四川大學; 四川省農科院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11-05-15
33 強化農作物育種創新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張鴻; 王自鵬; 彭建華; 何希德; 段曉明;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合作處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11-06-15
34 毛木耳栽培基質替代原料初步篩選研究 譚偉; 郭勇; 周潔; 賈定洪; 苗人云; 王國英; 王仁峰; 黃忠乾;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金地菌類有限責任公司; 通江縣銀耳科學技術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處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11-06-28
35 猴頭菌生物活性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袁勝東; 羅霞; 余夢瑤; 許曉燕; 江南; 魏巍;鄭林用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農業大學資環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1-05-20
36 乳酸菌發酵黃芪的抗疲勞保健功能研究 王曦; 許曉燕; 鄭林用; 余夢瑤; 江南; 楊志榮; 羅霞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時珍國醫國藥 2011-06-20
37 四川省雞樅菌氨基酸組成及硒元素含量分析 鄒立扣; 潘欣; 岳愛玲; 羅燕; 李蓓; 張悅; 姚瓊; 吳琦; 鄭林用 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微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 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理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食品科學 2011-07-25
38 基于創新團隊建設推進農業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張鴻; 何希德; 彭建華; 鄭林用; 張熙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農業廳 【期刊】科技管理研究 2011-08-23
39 毛木耳多糖的藥理研究進展 沈叢微; 羅霞; 江南; 許曉燕; 魏巍; 余夢瑤; 鄭林用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1-08-01
40 四川毛木耳栽培關鍵技術 黃忠乾; 唐利民; 鄭林用; 譚偉; 苗人云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肥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11-07-15
41 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農業產品培育的戰略研究 張鴻; 何文鑄; 陳棟; 鄭林用; 任光俊; 吳彬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期刊】科學管理研究 2011-10-20
42 農業科技創新的主要成效與發展思路——以四川省農科院為例 張鴻; 王自鵬; 彭建華;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1-09-20
43 野生香蘑屬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賈定洪; 郭勇; 鄭林用; 王波; 甘炳成; 彭衛紅; 黃忠乾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食用菌 2010-01-23
44 依靠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與策略Ⅲ.重點任務之打造戰略產品和重點產品 張鴻; 鄭林用; 任光俊; 蔡紅; 郭紅; 龔萬灼; 林超文; 何文鑄; 陳棟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0-02-05
45 依靠科技實現增糧增收的潛力與對策研究——以四川省為例的實證分析 張鴻; 李躍建;鄭林用; 喻春蓮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農村經濟 2010-02-25
46 中國農業科技西南創新中心功能定位與運行管理的探討 張鴻;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期刊】科技管理研究 2010-02-23
47 強化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 提升科技顯示度和競爭力 張鴻; 鄭林用; 朱永清; 伍紅梅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10-03-15
48 靈丹菌質雙向發酵工藝及藥效品質研究 許曉燕; 鄭林用; 李艷; 江南; 余夢瑤; 羅霞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成都市經濟信息中心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10-03-15
49 藥用真菌多糖抗腫瘤的構效關系 楊云華; 江南; 羅霞; 鄭林用; 曹定知 瀘州醫學院藥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時珍國醫國藥 2010-03-20
50 依靠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與策略Ⅶ.重點任務之現代農業試點示范 張鴻; 鄭林用; 任光俊; 蔡紅; 郭紅; 龔萬灼; 林超文; 何文鑄; 陳棟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0-04-05
51 依靠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與策略Ⅵ.——重點任務之區域農業發展 張鴻; 鄭林用; 任光俊; 蔡紅; 郭紅; 龔萬灼; 林超文; 何文鑄; 陳棟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0-03-20
52 依靠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與策略Ⅴ.重點任務之災后農業恢復與重建 張鴻;鄭林用; 任光俊; 蔡紅; 郭紅; 龔萬灼; 林超文; 何文鑄; 陳棟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0-03-05
53 四川省農科院獲獎成果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 喻春蓮; 彭建華; 張鴻;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處 【期刊】農業科技管理 2010-04-26
54 5個野生木耳屬菌株的ITS PCR-RFLP分析 賈定洪; 鄭林用; 郭勇; 王波; 甘炳成; 黃忠乾; 彭衛紅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10-04-28
55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的構建框架與運行機制 張鴻; 張熙; 龔萬灼; 鄧愛群; 彭建華;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四川省農業廳科教處 【期刊】科技管理研究 2010-05-08
56 轉基因食品評價公眾參與機制研究 彭建華; 張鴻; 喻春蓮;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處 【期刊】農業科技管理 2010-06-26
57 微噴灌在黃背木耳栽培中的應用 張建華; 譚偉; 黃忠乾; 鄭林用; 郭勇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栽培與設施研究室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10-07-15
58 轉基因棉籽殼栽培毛木耳的安全性評價初報 余夢瑤; 鄭林用; 許曉燕; 江南; 魏巍; 羅霞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10-06-28
59 依靠科技創新 促進城鄉統籌發展——以四川省為例 張鴻; 何希德; 鄭林用; 龔萬卓; 蔡紅; 郭紅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 【期刊】農業現代化研究 2010-07-15
60 具有胃黏膜保護作用的羊肚菌菌株的篩選及其液體發酵 任丹; 羅霞; 余夢瑤; 鄭林用; 魏巍; 姬超宏; 葛紹榮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食品科學 2010-09-01
61 毛木耳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 鄭林用; 何希德; 何權; 喻春蓮; 張鴻; 王茂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德陽市食用菌專家大院; 四川省成都土壤肥料測試中心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10-09-15
62 22個毛木耳菌株的ISSR分析 賈定洪; 鄭林用; 王波; 彭衛紅; 甘炳成; 黃忠乾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10-10-28
63 側耳屬真菌的營養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高明燕; 羅霞; 鄭林用; 余夢瑤; 許曉燕; 江南; 王世寬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安徽農業科學 2010-10-10
64 地震災后山區新農村恢復重建的實踐探索 張鴻; 林超文; 王平; 鄭林用; 任光俊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江蘇農業科學 2010-10-15
65 省級農科院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與轉化能力的戰略思考 張鴻;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期刊】科技管理研究 2009-02-15
66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多糖APPIIA對巨噬細胞細胞因子和iNOS基因表達的影響 羅霞; 余夢瑤; 江南; 許曉燕; 曾瑾; 鄭林用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菌物學報 2009-05-15
67 亮菌多糖的分離純化 羅霞; 許曉燕; 余夢瑤; 江南; 曾瑾; 楊志榮; 鄭林用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大學;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中草藥 2009-02-12
68 新型栽培基質生產食用菌的研究進展 陳學強; 羅霞; 余夢瑤; 鄭林用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09-05-15
69 履行崗位科學家職責 為農業產業提供技術支撐 張鴻; 任光俊;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農業科技管理 2009-06-26
70 大力推進四川省統籌城鄉發展科技行動 張鴻; 鄭林用; 龔萬灼 四川省農科院科技管理處; 四川省農科院信息所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09-07-15
71 羊肚菌的藥用價值及開發利用 任丹; 鄭林用; 余夢瑤; 葛紹榮; 羅霞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09-09-15
72 加快地震重災區特色產業恢復的建議 呂火明; 鄭林用; 朱永清 四川省農科院; 四川省農科院科技處; 四川省農科院合作處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09-10-15
73 毛木耳子實體中活性多糖APPⅡA的分離純化與結構初探 清源; 余夢瑤; 羅霞; 江南; 鄭林用; 葛紹榮 西昌學院食品科學系;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菌物學報 2009-11-15
74 運用色譜指紋圖譜與化學計量學方法對靈芝進行分類 張景麗; 羅霞; 鄭林用; 許小燕; 葉利明 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研究院 【期刊】色譜 2009-11-30
75 強化科技支撐 推進地震災后新農村恢復和重建 張鴻; 林超文; 鄭林用; 任光俊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農業科技管理 2009-12-26
76 姬菇雜交菌株的ISSR分析 周潔; 郭勇; 賈定洪; 譚偉; 張小平; 鄭林用; 彭衛紅; 甘炳成; 黃忠乾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9-12-28
77 8個茯苓菌株的菌絲生長速度及菌核產量分析 賈定洪; 王波; 彭衛紅; 郭勇; 甘炳成; 黃忠乾;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食用菌 2009-11-23
78 四川小金松茸生態調查初報 曾先富; 鄭林用; 熊維全; 龐勇; 萬群 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園藝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阿壩州小金林業局 【期刊】食用菌 2009-11-23
79 厚樸非藥用部位栽培平菇試驗研究 陳學強; 羅霞; 余夢瑤; 江南; 許曉燕; 曾瑾; 鄭林用四川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食用菌學報 2009-12-15
80 依靠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與策略Ⅱ. 重點任務之構建產業技術鏈 張鴻; 鄭林用; 任光俊; 蔡紅; 郭紅; 龔萬灼; 林超文; 何文鑄; 陳棟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0-01-20
81 依靠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與策略Ⅳ.重點任務之優勢特色新興產業鏈集成示范 張鴻; 鄭林用; 任光俊; 蔡紅; 郭紅; 龔萬灼; 林超文; 何文鑄; 陳棟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0-02-20
82 依靠科技創新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與策略Ⅰ.總論 張鴻; 鄭林用; 任光俊; 蔡紅; 郭紅; 龔萬灼; 林超文; 何文鑄; 陳棟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 四川省農村科技發展中心 【期刊】中國農學通報 2010-01-05
83 食用菌菌糠的利用 鄭林用; 黃小琴; 彭衛紅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四川雅安 【期刊】食用菌學報 2006-03-30
84 靈芝原生質體融合HH系列菌株的選育研究 彭衛紅; 鄭林用; 甘炳成; 黃小琴; 郭勇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農業部長江上游農業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農業部長江上游農業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農業部長江上游農業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四川雅安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6-06-28
85 靈芝屬38個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賈定洪; 鄭林用; 張小平; 黃小琴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微生物系;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微生物系 四川雅安;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成都; 四川雅安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6-06-28
86 自主創新出成果 科技服務出效益 張鴻;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成都 【期刊】農業科技管理 2006-12-26
87 血芝深層發酵條件優化初探 鄭林用; 黃小琴; 楊志榮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 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 四川成都;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 四川成都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7-02-28
88 加強自主創新 構建農業科技制高點 張鴻;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四川 成都; 四川 成都 【期刊】技術與創新管理 2007-02-20
89 藥用靈芝遺傳多樣性的AFLP分析 鄭林用; 賈定洪; 羅霞; 楊志榮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 四川成都;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成都; 四川省中藥研究所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7-09-01
90 不同靈芝類群藥效的特異性研究 陳璐; 羅霞; 曾謹; 許小燕; 江南; 鄭林用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雅安;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07-11-15
91 不同靈芝菌株多糖、三萜化合物比較分析 鄭林用; 黃小琴; 曾瑾; 許曉燕; 江南; 羅霞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省農科院植保所;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 成都 【期刊】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0-28
92 靈芝與中藥共發酵產物的藥理學初步研究 魏巍; 羅霞; 石玨; 許曉燕; 鄭林用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西安東盛醫藥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雅安;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12-28
93 川麥冬超細微粉的表征 徐健蓉; 張清東; 蔣琪英; 鄭林用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8-12-28
94 利用AFLP和SRAP標記分析19株毛木耳的遺傳多樣性 許曉燕; 余夢瑤; 羅霞; 江南; 曾瑾; 魏巍; 鄭林用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 四川省農科院科技處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8-02-28
95 蕈菌次生代謝產物中的活性成分 曾榮耀; 鄭林用; 羅霞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中藥研究所 雅安;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中藥研究所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08-01-15
96 四川食用菌產業現狀及發展方向探析 鄭林用; 羅霞; 賈定洪; 譚偉; 黃小琴; 熊鷹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成都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08-01-15
97 黃背木耳多糖對巨噬細胞的激活作用 許曉燕; 余夢瑤; 羅霞; 清源; 江南; 曾瑾; 鄭林用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 成都;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省農科院 【期刊】中國食用菌 2008-05-15
98 亮菌多糖IPS-B2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活性及其相關基因轉錄的影響 羅霞; 余夢瑤; 許曉燕; 曾瑾; 江南; 鄭林用 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中藥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期刊】中國中藥雜志 2008-06-01
99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主要成效與體會 張鴻;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科技處 【期刊】農業科技管理 2008-08-26
100 五個野生木耳屬菌株的ISSR分析 賈定洪; 鄭林用; 王波; 郭勇; 甘炳成; 黃忠乾; 彭衛紅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食用菌學報 2008-09-15
101 靈芝多糖與三萜類的提取純化工藝研究進展 黃小琴; 鄭林用; 彭衛紅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雅安;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食用菌學報 2005-09-20
102 中國食用菌產業現狀和發展策略 鄭林用; 譚偉; 彭衛紅; 甘炳成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肥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肥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肥所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3-12-30
103 靈芝屬真菌分類研究現狀及分析 賈定洪; 鄭林用; 張小平; 彭衛紅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微生物系;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雅安; 四川成都; 四川雅安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3-12-30
104 幾種食用菌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初探 柯野; 張小平; 譚偉; 鄭林用 四川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廣東省韶關學院生物工程系; 廣東韶關; 四川雅安; 四川成都 【期刊】四川農業大學學報 2004-12-30
105 我國食用菌研究進展和發展方向 鄭林用; 譚偉; 彭衛紅; 甘炳成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肥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肥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肥所 四川 成都; 四川 成都 【期刊】山地學報 2004-12-30
106 茯苓與鳳尾菇目間原生質體融合研究初報 彭衛紅; 甘炳成; 鄭林用; 王勇; 劉本洪; 譚偉; 黃忠乾; 唐家蓉; 肖在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農業部長江上游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農業部長江上游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農業部長江上游資源與環境重點開放實驗室 成都 【期刊】菌物學報 2005-02-22
107 食用菌生產中農藥使用原則和安全性 彭衛紅; 鄭林用; 甘炳成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成都 【期刊】食用菌 2002-01-30
108 大球蓋菇高產栽培技術 鄭林用; 黃忠乾 四川省農科院微生物研究室; 四川金地菌類有限責任公司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02-02-28
109 茯苓的特性及段木栽培技術 劉本洪; 鄭林用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四川金地菌類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02-04-30
110 沉著應對反傾銷訴訟 促進我國食用菌國際貿易發展 鄭林用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 成都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02-06-30
111 長根菇與雞從菌屬間不對稱融合后代特性研究 彭衛紅; 肖在勤; 鄭林用; 甘炳成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成都 【期刊】食用菌學報 2002-03-20
112 食用菌人工馴化新品種——露水雞?選育研究 譚偉; 鄭林用; 彭衛紅; 肖在勤; 劉本洪; 甘炳成; 黃忠乾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2-06-30
113 影響側耳蛋白質合成的主要營養因子 鄭林用; 甘炳成; 劉本洪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1999-12-30
114 水稻和小麥根際的聯合固氮作用 鄭林用; 張慶玉; 甘炳成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1999-12-30
115 農作物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 黃忠乾; 龍章富; 彭衛紅; 鄭林用; 肖在勤; 譚偉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 【期刊】資源開發與市場 1999-02-20
116 四川鮮香菇生產新技術 譚偉; 鄭林用; 黃忠乾; 龍章富; 劉本洪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期刊】食用菌 2000-09-30
117 怎樣提高香菇制袋成功率 鄭林用; 黃忠乾; 譚偉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四川省金地菌類有限責任公司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00-02-29
118 長根金錢菌的分離與鑒定 譚偉; 鄭林用; 彭衛紅; 黃忠乾; 甘炳成; 劉本洪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食用菌學報 2000-06-20
119 四川松茸資源分布及開發利用 譚偉; 鄭林用; 彭衛紅; 劉本洪; 黃忠乾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0-03-30
120 香菇專家系統"軟件的研究與開發 曾良修; 熊鷹; 鄭林用 四川省農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 四川省食用菌菌種場;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 【期刊】食用菌 2001-05-30
121 灰樹花生物學特性及袋料覆土栽培新技術 甘炳成; 鄭林用; 譚偉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四川金地菌類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金地菌類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01-09-30
122 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 鄭林用; 譚偉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四川金地菌類有限責任公司 成都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2001-11-30
123 長根菇與雞?菌轉核系列菌株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鄭林用; 辜運富; 彭衛紅; 肖在勤; 甘炳成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成都 【期刊】食用菌學報 2001-12-20
124 六種碳源和氮源對長根奧德蘑菌絲生長的影響 譚偉; 鄭林用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1-09-30
125 溫度、酸堿度和基質含水量對長根奧德蘑菌絲生長的影響 譚偉; 鄭林用; 張玲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四川成都; 四川綿陽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1-12-30
126 原生質體融合技術在食用菌育種上的應用研究進展 譚偉; 鄭林用; 彭衛紅; 肖在勤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1-12-30
127 四川食用菌產業現狀與“十五”發展建議 甘炳成; 鄭林用; 譚偉; 黃忠乾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2001-12-30
128 蘑菇麥粒栽培種制作方法的改進 劉本洪; 鄭林用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1996-09-30
129 食用菌培養料碳氮比(C/N)的計算方法 鄭林用; 劉本洪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 【期刊】四川農業科技 1997-05-30
130 金針菇與鳳尾菇科間原生質體融合研究 肖在勤; 譚偉; 彭衛紅; 鄭林用; 龍章富; 周俊初; 繆禮鴻; 陳雯莉; 郭文潔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技術科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生命技術科學院 成都 【期刊】食用菌學報 1998-02-15
131 食用菌科間融合新品種“金鳳2-1”選育研究初報 鄭林用; 彭衛紅; 肖在勤; 譚偉; 黃忠乾; 龍章富; 劉本洪 四川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1998-12-30
132 野外林間袋料栽培竹蓀技術研究 童云霞; 譚偉; 王興滿; 鄭林用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研究所; 四川省農科院土肥研究所 成都 【期刊】西南農業學報 1992-07-01
榮譽獎勵: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科技部“星火計劃先進個人”、“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等稱號;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
1. 1999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 2007年獲成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3. 2011年獲高等學?萍歼M步一等獎。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