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信息:
楊必成,男,1947年8月生,廣東省汕尾市人,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數學系教授,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全國不等式研究會顧問,國際數學界的斗士。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82年1月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士學位。
1982年至今,在廣東教育學院數學系函數論教研室任教。
1984-1986年就讀華南師范大學“助教進修班”《基礎數學》碩士生課程(9門)并結業。
1998年評為數學教授。
1999-2007年廣東教育學院數學系主任。
2007-今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
學術兼職及社會任職:
1. 廣東數學會理事(1999-2010)。
2. 廣東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3. 全國不等式研究會理事長。
4. 美國數學會及美國數學聯合會會員。
5. 歐洲《數學文摘(MR)》評論員。
6. 美國《數學評論(ZM)》評論員。
7. 《純數學與應用數學不等式雜志(JIPAM)》(國外)編委。
8. 《澳大利亞數學分析與應用雜志(AJMAA)》(國外)編委。
9. 《不等式研究通訊》主編。
10. 全國教育學院數學教育工委會常務理事。
11.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數學專業委員會理事。
12. 全國小學數學教育培訓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
13. 廣東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理事。
14. 《發現》雜志社副理事長。
15. 中國未來研究會未來研究院研究員。
16.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
17. 《中國評論月刊》雜志社特邀評論員。
18. 湖南省東方名人文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19. 廣東省2010.2011.2012年廣東省中考數學命題組組長。
20. 澳大利亞《J.Ineq.in Pure and Applied Math.》編委。
21. 澳大利亞《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編委。
22. 澳大利亞 RGMIA 研究小組成員。
23. 國際 WSEAS(Mathematics) 研究 小組成員。
24. 第四、五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南部賽區評委。
25. 中山大學國家數字家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主講課程:
《組合數學》,《數學分析》,《復變函數論》,《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高等數學》,《不等式選講》等。
培養研究生情況:
資料更新中……
參與審稿的主要教學雜志:
1. J. Math. Anal. & Appl.(美國,SCI期刊).
2. Math. Ineq. & Appl.(歐洲,SCI期刊).
3. Indian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印度,SCI期刊).
4. Publicationes Mathematical Debrecen(匈牙利,SCI期刊).
5. Bulletin of the Belgain Mathematical Society(比利時,SCI期刊).
6.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美國,SCI期刊).
7.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美國,SCI期刊).
8. 應用數學與力學(中國,SCI期刊).
9. 數學學報 (中國權威刊物).
10. 數學年刊 (中國權威刊物).
11. 數學進展 (中國權威刊物).
12. Internat. J. Math.& Math. Sci. (美國).
13. J. Ineq. in Pure & Applied Math.(澳大利亞).
14.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lysis and Applications(澳大利亞).
15. Soochow Journal of Mathematics(臺灣).
16. 淡江大學學報(臺灣).
17. Kyungpook Mathematical Journal(韓國).
18. 數學物理學報 (中國核心刊物).
19. 工程數學學報 (中國核心刊物).
20. 數學研究與評論(中國核心刊物).
21. 數學雜志 (中國核心刊物).
22. 數學季刊 (中國核心刊物).
23.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中國核心刊物).
24. 大學數學(中國核心刊物).
25. 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中國核心刊物).
26. 浙江大學學報 (自)(中國綜合類核心刊物).
27. 西南師范大學報(自)(中國綜合類核心刊物).
28. 南昌大學學報 (自)(中國綜合類核心刊物).
29. 吉林大學學報(理)(中國綜合類核心刊物).
30. 南京大學學報 (自)(中國綜合類核心刊物).
31. 南京師范大學學報 (自)(中國綜合類核心刊物).
32. 河南大學學報 (自)(中國綜合類核心刊物).
33. 上海大學學報 (自)(中國綜合類核心刊物).
34.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 (自)(中國綜合類核心刊物).
35. 蘭州理工大學學報.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實分析,可和性,解析數論,解析不等式,算子理論,數學教育等研究。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主持或參加科研項目多項。
1. 主持廣東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0177,01.09-04.09);
2. 主持廣東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研究項目(No.05Z026,06.01-08.12);
3. 參與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第二主持人,No.7004344,07.10-09-10);
4. 主持廣東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研究基金項目(05-09)。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370186)。
科研成果:
1. 1990年3月 獲"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三等獎"。
2. 2000年7月 獲編入<<中華人物辭海><國魂——中華新世紀興國英才傳略>>證書。
3. 1998年8月 獲 "第二屆華中地區科技推廣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4. 1998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一等獎"。
5. 1998年12月 獲 "世界名人"證書(NO.020435)。
6. 1999年2月 獲 "第二屆華中地區科技推廣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7. 1999年 編入《中國數學家與數學英才大辭典(第一卷)》(p.265)。
8. 2000年2月 獲 "世界華人科技推廣普及聯合會優秀論文獎"。
9. 2000年2月 獲 "第三屆華中地區科技推廣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
10. 2000年4月 獲 "北方高校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論文編號:M10052734)。
11. 2000年 獲編入《世界優秀華人教育專家--中國教育專家人才名典》證書(NO.01069)。
12. 2000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一等獎"。
13. 2000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14. 2001年3月 獲 "首屆東方名人成就獎"證書。
15. 2001年4月 獲 "北方高校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 論文編號:2054854240)。
16. 2001年4月 獲 "北方高校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 論文編號:M10133496)。
17. 2001年11月 獲 "美國傳記研究中心(American Biographial Institute,Inc) "頒發"美國榮譽金牌 (AMERICAN MEDAL OF HONOR)"。
18. 2002年4月 獲 中國科協學術委員會 "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19. 2002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特等獎"。
20. 2002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三等獎"(共3項)。
21. 2002年11月 獲"首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
22. 2003年12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3. 2004年2月獲華夏"精英杯""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24. 2004年9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5. 2005年9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6. 2006年9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7. 2007年11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8. 2007年9月獲 “廣東省師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9. 2008年11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30. 2009年7月獲 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International Biographical Centre, Cambridge, England) “Leading Scientists of the Word 2009”榮譽證書。
31. 2009年12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32. 2010年12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33. 2010年,被中國教育界聯合會授予年度“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證書。
34. 2010 年,被中國創新教育協會授予年度“全國創新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榮譽證書,及“全國創新教育科研成果獎大賽一等獎” 榮譽證書.
35. 2010年,獲入編《學術之路》(P。98,中國未來研究會編).
36. 2010年,獲入編《創新中國》(P。355,國家行政學院編).
37. 2010年,獲入編《邁向世界的中國科技》(P。145,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編).
38. 2011年,獲入編《百年中國》(中國未來研究會編).
39. 2011年,獲入編《環球聚焦——2010貢獻中國年度人物榜》(P.161,環球聚焦雜志社)。
40. 2011年12月獲"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科研貢獻獎。
41. 2012年12月獲"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科研貢獻獎。
42. 論文獲首屆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研成果一等獎(中國教育發展學會)。
43. 2013年12月獲"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科研貢獻獎。
44. 2013年4月獲入編《走近大家》(p.100,中國未來研究會編)。
45. 2013年獲入編《當代影響力人物金典》及封面人物(p.220-225,中國文獻出版社)。
46. 2013年獲入編《科教興國》(p.76-77,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47. 2013年獲入編《創新之路——中國技術市場30年》(p.382-392,中國技術市場協會)。
48. 2013年獲入編《海陸豐歷史文化叢書(卷三)——教育與科技》(p.243-258,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6年至今已出版專著6部(科學出版社,2009,1;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 2009,9 及2011,1;Springer,2012,7;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2012,12;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2013,10),并發表論文350篇,其中有56篇為SCI收錄。
出版專著:
1.《算子范數與Hilbert型不等式》. 科學出版社, 2009 。
2.《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ies》 (譯名: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 國外出版社(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 Ltd.), 2009 。
3.《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ies》 (譯名:離散的Hilbert型不等式)。國外出版社(Bentham Science Publishers Ltd.), 2011。
內容簡介: 這三本書,均是以權系數方法、參量化思想及算子理論為主要工具,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論述Hilbert型算子及其不等式應用的理論專著,其內容覆蓋了近100年來該領域各類發表文獻及Hardy等名著“Inequalities”的主要成果。第一本專著主要論述負數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應用;第二本專著主要論述實數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算子刻畫;第三本專著由歐洲著名的數學家Th. M. Rassias作序,主要論述實數齊次核離散的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算子刻畫。后兩本專著的工作分別推廣了第一本專著的相關結果,其特點是利用Hilbert型算子系統刻畫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
代表性論文:
一、國外(境外)數學期刊發表的論文(共138篇,其中56篇為SCI收錄)
1. Yang Bicheng,Zeng Zhuohua and L.Debnath.On New Generalizations of Hardy's Integral Inequality. J. Math.Anal. & Appl.,1998,217,321-327(美國,SCI收錄號:YU521).
2. Yang Bicheng. On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J. Math. Anal. & Appl.,1998,220, 778-785(美國,SCI收錄號:ZG803).
3. Yang Bicheng and L.Debnath. Some Inequalities Involving the Constant e, and an Application to Carleman's Inequality. J. Math. Ana. & Appl.,1998,223,347-353(美國,SCI收錄號:ZX417).
4. Gao Mingzhe and Yang Bicheng. On Extended Hilbert's Inequality.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Math.Society,1998,126(3),751-759(美國,SCI收錄號:YY800).
5. Yang Bicheng and L.Debnath. On a New Generalization of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J. Math.Anal. & Appl.,1999,233,484-497(美國,SCI收錄號:195TM).
6. Yang Bicheng.On Hardy's Inequality. J. Math.Anal.& Appl.,1999,234,717-722(美國,SCI收錄號:206KG).
7. Yang Bicheng and L.Debnath. Some Inequalities Involving π and an Application to Hilbert's Inequality.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1999,12(6),101-105(美國,SCI收錄號:242JZ).
8. Yang Bicheng. On New Generalizations of Hilbert's Inequality. J. Math. Anal. & Appl.,2000,248,29-40(美國,SCI收錄號:339PA) .
9. Yang Bicheng. On Hardy-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J. Math. Anal. & Appl. ,2001, 261,295-306(美國,SCI收錄號:468HX) .
10. Xingye Xu, Bicheng Yang and L.Debnath. Positive Entire Solutions of Nonliear Polyharmonic Equations in R2.. Applied Math. & Computation,2002,126(美國,SCI收錄號:518KJ).
11. Yang Bicheng and L. Debnath. On the Extended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J. Math. Anal. & Appl.,2002,272,187-199(美國,SCI收錄號:601VE).
12. Bicheng Yang.On a Generalization of Hilbert's Double Series Theorem.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 Applications,2002,5(2),197-204(克羅地亞,SCI收錄號:552QJ).
13.Bicheng Yang. On a New Inequality Similar to Hardy- Hilbert's Inequality.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 Applications,2003,6(1),37-44( 克羅地亞,SCI收錄號:641NW).
14. Bicheng Yang and Themistocles M. Rasias.On the Way of Weight Coefficient and Research for the Hilbert-Type Inequalities.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 Applications, 2003,6(4),625-658(克羅地亞,SCI收錄號:736GN).
15. Bicheng Yang. On a New Hardy-Hilbert's Type Inequality.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 Applications,2004,7(3)(克羅地亞,SCI期刊).
16. Genqiang Wang, Bicheng Yang and L. Debnath. Periodic Positive Solutions for a Delay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 with Piecewise Constant Arguments.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2004,17(12)(美國,SCI期刊).
17.Bicheng Yang.On New Extension of Hilbert’s Inequality. Acta Math. Hungar.,2004,104(4):291-299.(匈牙利,SCI,853OH).
18. Bicheng Yang. On a Relation Between Carleman's Inequality and Van der Corput's Inequality. Taiwanese Journal of Mathematics,2005,9(1),143-150(臺灣,SCI,908KI).
19. Bicheng Yang. On a Hardy-Carleman's Type Inequality.Taiwanese Journal of Mathematics,2005,9(3), 469-475(臺灣,SCI,965FP).
20. Yang Bicheng, Ilko brnentic,Mario Kraic and Josip Pecaric. Generization of Hilbert's and Hardy-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 Applications, 2005,8(2),259-272 (克羅地亞,SCI,943SJ).
21. Bicheng Yang and Themistocles M. Rassias. On a New Extension of Hilbert’s Inequality .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 Applications, 2005,8(4),575-582.(克羅地亞,SCI,978ZE).
22. Bicheng Yang.On a New Extension of Hilbert’s Inequality with Some Parameters. Acta Math. Hungar., 2005,108(4),337-350(匈牙利,SCI,970PX).
23. Bicheng Yang. On the Norm of an Integral Operator and Applications. J. Math. Anal. Appl.,2006,321,182-192(美國,SCI期刊).
24. Bicheng Yang. A New Hilbert-Type Inequality. Bulletin of the Belg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Simon Stevin,2006,13(3),479-487(比利時,SCI期刊).
25. Bicheng Yang. On the Norm of a Self-Adjoint Operator and Applications to Hilbert’s Type Inequalities. Bulletin of the Belgian Mathematical Society Simon Stevin, 2006,13,577-584(比利時,SCI期刊).
26. Bicheng Yang. On the Norm of a Self-Adjoint Operator and a New Bilinear Integral Inequality.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2007,3(7):1311-1316(中國,SCI期刊).
27. Bicheng Yang. On the Norm of a Hilbert’s Type Linear Operator and Applications. J. Math. Anal. Appl. 2007,325, 529-541(美國,SCI期刊).
28. Bicheng Yang. On a Hilbert-type Operator with a Symmetric Homogeneous Kernel of -1-order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2007,Article ID 47812,1-9 pages (美國,SCI期刊).
29. Wuyi Zhong, Bicheng Yang. On Multiple’s Hardy-Hilbert Integral Inequality with Kernel.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2007,Article ID27962, 1-16 pages(美國,SCI期刊).
30. Bicheng Yang. On the norm of a certain self-adjoint integral operator and applications to bilinear integral inequalities. Taiwanes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08,12(2):315-324. (臺灣,SCI期刊)
31. Bicheng Yang. On the norm of a linear operator and its applications. Indian J. Pure Appl. Math.,2008,39(3):237-250. (印度,SCI期刊)
32. Bicheng Yang. On a relation between Hilbert’s inequality and a Hilbert-type inequality. Applied Math. Letters,2008,21:483-488. (美國,SCI期刊)
33. Bicheng Yang. On a Hilbert-type operator with a class of homogeneous kernels. J. Ineq. Appl., 2009, Art. ID 572176, 9 pages, doi: 10.1155/2009/572176 (美國,SCI期刊).
34. Qiliang Huang, Bicheng Yang. On a Multiple Hilbert-Type Integral Operator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2009, Article ID 192197,13 pages, doi:10. 1155/ 2009/192197. (美國,SCI收錄)
35. Bicheng Yang, Th. M. Rassias. On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in the Subinterval and Its Operator Expression. Banac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Analysis, 2010,4(2):100-110.( SCI收錄)
36. Xingdong Liu, Bicheng Yang. On a Hilbert-Hardy-Type Integral Operator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2010, Article ID 812636,10 pages, doi:10. 1155/ 2010/812636. (SCI收錄)
37. Bicheng Yang. A New Hilbert-Type Operator and Applications. Publ. Math. Debrecen, 2010,76(1-2):147-156.(SCI收錄)
38. Yang Bicheng and L.Debnath. On a New Strengthened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Internet. J. Math. & Math. Sci.,1998,21(2),403-408 (美國).
39. Yang Bicheng and L.Debnath. Generalizations of Hardy's Integral Inequality. Internet. J. Math. & Math. Sci.,1999,22(3),535-542 (美國).
40. Yang Bicheng and L.Debnath. On a Refinement of Hilbert's Inequality. Classroom Note,2000,773-780(美國) .
41. Yang Bicheng and L.Debnath. On a New Generalization of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Research Group in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1999,2 (5),731-741(澳大利亞).
42.Yang Bicheng. On a Strengthened Hardy-Hilbert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0,Vol.1(2),Article 22(澳大利亞).
43. Yang Bicheng . On an Extension of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 Research Group in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2001,4(3),Article7(澳大利亞).
44. Yang Bicheng. On Generalizations of the Hardy-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Research Group in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2001,4(4),Article1(澳大利亞).
45. Yang Bicheng. On a New Hilbert Type Inequ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Research Group in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2002,5(1),Article17(澳大利亞).
46. Yang Bicheng. A New Inequality Similar to Hilbert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2,Vol.3( 5),Article75(澳大利亞).
47. Bicheng Yang and L. Debnath. On a Generalization of Hilbert's Inequality. Jour. Pure Math.,2002,19,1-11((美國).
48. Bicheng Yang. On a New Extension of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3,5(1),57-66(保加利亞).
49. Bicheng Yang and L. Debnath. On a Strengthened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Proc. Jangieon Math.Soc.,2003,131(2)(韓國)。
50. Bicheng Yang. On Mathieu-Berg's Inequality. Research Group in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03,6,3, Article 3(澳大利亞).
51. Bicheng Yang. On Generalization of Hilbert's Inequality. Research Group in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03,6,2, Article 16(澳大利亞).
52. Bicheng Yang. On a New Improvement of Mathieu-Berg's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4,6(1)(保加利亞).
53.Bicheng Yang. On an Extension of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with Some parameter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04,1(1): Article 11.(澳大利亞)
54.Bicheng Yang. On the Extended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4,5(4): Article 96.(澳大利亞)
55. Bicheng Yang. On a Dual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and Its Generalization. Analysis Mathematics, 2005,31,151-161 ( 匈牙利).
56. Bicheng Yang. A Relation to Hardy-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and Mulholland’s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5,6(4),Article 112(澳大利亞).
57. Bicheng Yang. On a New Multiple Extension of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5,6(2),Article 39(澳大利亞).
58. Bicheng Yang. On Best Extensions of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with Two Parameters.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5, 6(3),Article 81(澳大利亞)
59. Bicheng Yang.A Mixed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a Best Constant Fac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5, 20(3), 319-328 (保加利亞).
60. Bicheng Yang.On the Extended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and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5, 1(1),1-12(印度).
61. Bicheng Yang and L. Debnath. On a New Extension of Hilbert’s Double Series Theorem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Mathematics, 2005,8(2),265-275(美國).
62. Bicheng Yang.On Mulholand’s Integral Inequality. Soochow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05,31(4),573-580)(臺灣).
63. Bicheng Yang. On the way of Weight Function and Research for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2005, Vol. 2, P. 298.
64. Bicheng Yang and L. Debnath. On an Extended Multiple Hardy-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Tamsui Oxford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2005,21(2),157-169(美國).
65. Bicheng Yang. On a New Extension of Hilbert's Double Series Theorem and Applications. Internati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Sciences, 2005, 2(3),1-10(印度).
66. Bicheng Yang. On an Extended Hardy-Hilbert' Inequality and Some Reverse Form.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Forum, 2006,1(39),1905-1912(保加利亞).
67. Bicheng Yang. On a Reverse of a Hardy-Hilbert Type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6,7(3), Art. 115(澳大利亞).
68. Weihong Wang and Bicheng Yang, A Strengthened Hardy-Hilbert's Type Inequality.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06,3(2), Art. 17(澳大利亞).
69. Bicheng Yang, Note on the Inequality Involving the Sum of the Harmonic Average. Soochow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06, 32(4), 553-560(臺灣).
70. Bicheng Yang. On an Extension of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2006,Kyungpook Math. J., 2006,46,425-431(韓國).
71. Donmei Xin, Bicheng Yang. On a New Extension of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07,1(1):33-41.(印度)
72. Qiliang Wang, Bicheng Yang. On an Extension of Hardy-Hilbert’s Type Inequality and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07,1(1):103-111.(印度)
73. Bicheng Yang. On a More Accurate Hilbert’s Type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Forum, 2007,2(37):1831-1837.(保加利亞)
74. Bicheng Yang. A New Hilbert’s 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Soochow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07,33(4): 849-859.(臺灣)
75. Bicheng Yang. On a Reverse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Kyungpook Math. J.,2007, 47: 411-423.(韓國)
76. Bicheng Yang. A Reverse Form of Multiple Hardy-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07,1(1):67-75.(印度)
77. Weihong Wang, Bicheng Yang. On an Extension of Hilbert’s Inequality with Some Parame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2007,1(1):113-120.(印度)
78. Bicheng Yang. On a New Hardy-Hilbert’s Type Inequality with a Parame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2007,1(3):123-131.(保加利亞)
79. Bicheng Yang. On a New Extension of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 Soochow Journal of Mathematics,2007,33(4):739-749.(臺灣)
80. Bicheng Yang. On a Reverse Hardy-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7,36(3):303-312.(保加利亞)
81. Bicheng Yang. A Multiple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and Its Rever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07,1(1):25-32. (印度)
82. Bicheng Yang. On a New Hardy-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Forum, 2007,2(67):2217-3322. (保加利亞)
83. Bicheng Yang.On Some Integral Estimations of a Period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07,1(1):89-102. (印度)
84. Bicheng Yang. An extension of th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and its revers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2008,2(1):139-149.
85. Bicheng Yang. A relation to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and some base Hilbert-type inequalities.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8,8(2),Article 59:1-8.
86. Shicheng Yang, Bicheng Yang. Global stability of a class of recursive sequ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8,44(2):161-175.
87. Bicheng Yang. On a Reverse of Hilbert-Hong Inequality.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2008: 301-307.
88. Zitian Xie, Bicheng Yang. A new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with some parameters and reverse. Kyungpook Math. J.,2008,48:93-10.
89. Dongmei Xin, Bicheng Yang. Best extension of the Hilbert’s type inequality with multi-parameters. Soochow Journal of Mathematics,2007,33(3):453-461.
90. 楊必成.On a decomposition of Hilbert’s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09, 10(1), Art. 25, 8 pp.
91. 楊必成.On a Relation to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and a Hilbert-Type Inequality. Kyungpook Math. J. 2009,49:563-572.
92. 楊必成.On a Relation to Two Basic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ies. Tamkang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09,40(3):217-223.
93. Bicheng Yang. On the Reverse Extended Hardy’s Integral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09,56(4):519-524.
94. Bicheng Yang. On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with a Combination Kernel and Applications, Kyungpook Math. J.,2010,50:281-288.
95. Bing He, Bicheng Yang. Further Remarks on Pachpatte’s Inequality and Its Analog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10,62(4):399-412.
96. Jianhua Zhong, Bicheng Yang. On a Relation to Four Basic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ies. 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 2010,4(19):923-930.
97. Yang Bi-cheng. On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with the Homogeneous Kernel of 0-degree. J. Shanghai Univ. (English Ed), 2010,14(6):391-395.
98. Bing He, Bicheng Yang. On a Hilbert-type Inequality and with a Hyper Geometric Function. 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Analysis, 2010,9(1):84-92.
99. Dongmei Xiengn, Bicheng Yang. A Basic Hilbert-Type Inequality and Extensions. 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 2010,4(70):3483-3492.
100. Qiling Huang, Bicheng Yang. A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Variation of Parame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2011,67(1):7-16.
101. Qiling Huang, Bicheng Yang. On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with the Homogeneous Kernel of Degree 0. 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2011,5(30):1482-1488.
102. Zhenxiao Huang, Bicheng Yang.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with the Combination Kernel.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Forum, 2011,6(28):1363-1369.
103. Bicheng Yang. An Extension of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Functional Equations in Mathematical Analysis, Springer,2011,727-738.
104. Aizhen Wang, Bicheng Yang. A New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in the Whole Plane with the Non-Homogeneous Kernel.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1, 2011:123, doi:10.1186/1029-242X-2011-123. (SCI)
105. Bicheng Yang, Chen Qiang. A Half-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a Homogeneous Kernel and an Extension.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1, 2011:124, doi:10.1186/1029-242X-2011-124. (SCI)
106. Dongmei Xin, Bicheng Yang.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in the Whole Plane with the Homogeneous Kernel of Degree -2.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1, Article ID401428, 11 pages, doi:10.1155/2011/401428. (SCI)
107. Bing He, Bicheng Yang. On a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the Polygamma Functio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1,7(2):1-9.
108. Bing He, Bicheng Yang. On an Inequality Concerning a Non-Homogeneous Kernel and the Hypergeometric Function. Tamsui Oxford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2011,27(1):75-88.
109. Bicheng Yang. On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Functional Equations in Mathematical Analysis, Springer, 2011,719-725.
110. Bicheng Yang, Th. M. Rassias. An Relation to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and a Basic Hilbert-Type Inequality. Functional Equations in Mathematical Analysis, Springer, 2011,739-748.
111. Bicheng Yang, M. Krnic, On the Norm of a Mult-dimensional Hilbert-type Operator, Sarajevo Journal of Mathematics, 2011,7(20):223-243.
112. Bing He, Bicheng Yang. On a Half-Discrete Inequality with a Generalized Homogeneous Kernel.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2, 2012:130, doi:10.1186/1029-242X -2012-130. (SCI收錄)
113. Chen, Qian, Bicheng Yang. On a More Accurate Half-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and an Extension.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2, 2012:70, doi:10.1186/ 1029- 242X -2012-70. (SCI收錄)
114. Dongmei Xin, Bicheng Yang. A Half-Discrete Hilbert’s Inequality with the non-monoione kernel and a best constant factor.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2, 2012:184, doi:10.1186/1029-242X -2012-184. (SCI收錄)
115. Bicheng Yang, Mario Krnic. A half-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a general homogeneous kernel of degree 0. Journal of Methematical Inequalities, 2012, 6(3):401-417. (SCI收錄)
116. Qiliang Huang, Bicheng Yang. On a More Accurate Half-Discrete Hilbert’s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2, 2012:106, doi:10.1186/1029-242X -2012-106. (SCI收錄)
117. Aizhen Wang, Bicheng Yang. A New More Accurate Half-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2, 2012:160, doi:10.1186/1029-242X-2012-260. (SCI 收錄)
118. Bicheng Yang, Xindong Lu. A More Accurate Half-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a Non-Homogeneous Kernel.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2, 2012:292, doi:10.1186/1029-242X-2012-292. (SCI收錄)
119. Aizhen Wang, Bicheng Yang. On a New Hardy-Littlewood’s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Forum, 2012,7(5): 241-249.
120. Bicheng Yang. A New Half-Discrete Mulholland-Type Inequality with Parameters. Annals of Functional Analysis, 2012,3(1): 142-150.
121. Bicheng Yang, Mingchu Xie. A Hilbert-Hardy-Type Inequality. 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 2012,6(67): 3321-3327. (11.5)
122. Bicheng Yang.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in the finite interval. Nonlinear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 2010,15(4): 669-683.
123. Bicheng Yang. On a Half-Discrete Reverse Mulholland’s Inequality. Journal of Nonlinear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2012,13(2).
124. Qiang Chen, Bicheng Yang. On a New Revers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 2012,6(132): 6553-6561.
125. Qiang Chen, Bicheng Yang. A Half-Discrete Revers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a Logarithmic Kernel. 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s, 2012,6(137): 6831-6841.
126. Qiliang Huang, Bicheng Yang, Lokenath Debnath. A Multiple More Accurate Hardy –Littlewood-Polya Inequality. Le Mathematiche, Vol. LXVII(2012)-Fasc. II pp. 93-105. doi:10.4418/2012.67.2.8
127. Bicheng Yang, Qiang Chen. On a Half-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Similar to Mulholland’s Inequality. Int. Journal of Math. Analysis, 2013,7(7):331-341.
128. Qiliang Huang, Bicheng Yang. A Multipl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a Non-Homogeneous Kernel.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3, 2013:73, doi:10.1186/1029-242X -2013-73. (SCI收錄)
129. Bicheng Yang, Qiang Chen, Hua Tan. On a Half-Discrete Reverse Mulholland-Type Inequality. Applied Mathematical Science, 2013,7(36):1757-1767.
130. Bicheng Yang, Wing Sum Cheung. On a Half-Discrete Mulholland-Type Inequality.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3,16(2):527-534. (SCI收錄)
131. Zhenxiao Huang,Bicheng Yang, On a Half-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Similar to Mulholland's Inequality.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3, 2013:290 doi:10.1186/1029-242X-2013-290(SCI收錄)
132. Qiliang Huang and Bicheng Yang. A More Accurate Half-Discrete Hilbert Inequality with a Non-homogeneous Kernel. Journal of Function Spaces and Applications Volume 2013, Article ID 628250, 8 pages.(SCI收錄)
133. Bicheng Yang. A half-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with a non-homogeneous kernel and two variables. Mediterranean Journal of Methematics, 2013, 10:677-692. (SCI收錄)
134. Bicheng Yang. On a Reverse of Mulholland’s Inequality with Multi-parameters. Advance in Mathematics, 2013,42(3):363-368.
135. Aizhen Wang and Bicheng Yang. A Hilbert-type Integral Inequality in the Whole Plane with the Homogeneous Kerne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2013, 7(2):289-298.(SCI收錄)
136. Michael Th. Rassias and Bicheng Yang. On half-discrete Hilbert’s inequality.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13,220:75-93. (SCI收錄)
137. Michael Th. Rassias and Bicheng Yang. A multidimensional half-discrete Hilbert-type inequality and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 .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2013, 225:263-277. (SCI收錄)
138. Chen Qian, Bicheng Yang. Half-discrete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with two interval variables. Journal of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 2013, 2013:485. (SCI收錄)
二、國內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共 126篇,其中權威刊物(帶*號)14篇)
*1. 楊必成,高明哲. 關于Hardy-Hilbert不等式的一個最佳常數.數學進展,1997,26(2),159-164.
*2. 楊必成.關于Hardy-Hilbert積分不等式的推廣.數學學報,1998,41(4),839-844.
*3. 楊必成.較為精密的Hardy-Hilbert不等式的一個加強.數學學報,1999,42(6),1103-1110.
*4. 楊必成. 一個推廣的具有最佳常數的Hardy-Hilbert積分不等式.數學年刊(A),2000,21(4),401-408 .
*5. 楊必成.一個推廣的Hardy-Hilbert不等式.數學年刊(A),2002,23(2),247-254.
*6. 楊必成.關于一個多重的Hardy-Hilbert積分不等式.數學年刊(A),2003,24(6),743-750.
*7. 楊必成.一個新的Hardy-Hilbert類不等式.數學學報,2003,46(6),
*8. 楊必成. A Dual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and Generalizations.數學進展,2006,35 (1),102-108.
*9. 楊必成. 關于Hardy-Hilbert不等式與Mulholland不等式的一個聯系.數學學報,2006,49(3), 559-563.
*10. 楊必成. 一個較為精密的Hardy-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應用. 數學學報,2006,49(2),363-368.
*11. 楊必成. 參量化的Hilbert不等式.數學學報,2006,49(5),1121-1126.
*12. 楊必成.關于一個推廣的Hardy-Hilbert型不等式不等式及其逆式.數學學報,2007,50(4):861-868.
13. 楊必成.關于Hardy-Carleman不等式的改進.南京大學學報-數學半年刊,1997,14(2),293-297.
14. 楊必成.關于Hilbert定理的推廣.南京大學學報-數學半年刊,2000,17(1),152-156
15. 楊必成. 關于Hilbert重級數定理的一個推廣.南京大學學報-數學半年刊,2001,18(1),145-152.
16. Yang Bicheng. A Refinement of Hardy-Hilbert's Inequality. Northeastern Mathematical Journal(東北數學雜志),2000,16(3),279-286.
17. Yang Bicheng. A Not of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Chin Quar. J. Math.(數學季刊),1998,13(4),83-86.
18. 楊必成.積分型Hilbert定理的改進與應用.數學雜志,1999,19(4),421-425 .
19. 楊必成.一個積分型Hilbert定理的改進.數學研究與評論,1999,19,230-232.
20. 楊必成.聯系Bernoull數的自然數同次冪和的公式.數學的實踐與認識,1994(4),52-56.
21. 楊必成,朱勻華.正實軸上的Hurwitz Zeta-函數不等式.中山大學學報(自),1997,36(3),30-35.
22. 朱勻華,楊必成.Euler求和公式的改進與冪和的不等式.中山大學學報(自),1997,36(4),21-26.
23. 楊必成,朱勻華.關于Hardy不等式的改進.中山大學學報(自),1998,37(1),41-44.
24. 朱勻華,楊必成.關于一類發散級數部分和的不等式.中山大學學報(自),1998,37(4),33-37.
25. 楊必成.On New Generalizations of Hardy-Carleman's Integral Inequality.南京大學學報-數學半年刊,2001,18(2),159-163.
26. 楊必成.On a Hilbert's Type Inequality and Its Applications.應用數學,2002,15(1),52-56.
27. 楊必成.關于Hardy-Hilbert不等式及其等價式的推廣.數學雜志,2004,24(1):24-30.
28. 黃啟亮,楊必成.關于Gaoss不等式的推廣及最佳值.應用數學,2002,15,21-23.
29. 楊必成.關于一個Hilbert類積分不等式的推廣及應用.應用數學,2003,16(2),82-86.
30. Yang Bicheng. On Hardy-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and its Equivalent form. Northeastern Mathematical Journal(東北數學雜志),2003,19(2)139-148.
31. 楊必成.關于一般Hilbert二重級數定理的改進.數學研究,1996,29(2),64-70.
32. 楊必成,王根強. 關于調和級數的一些不等式.數學研究,1996,29(3),90-97.
33. 楊必成. 一般Hilbert二重級數定理的注記.數學研究,1997,30(1),105-109.
34. 楊必成.關于Hilbert不等式的一個推廣應用.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2004,17(2):154-158.
35. 楊必成. 一個反向的Hardy-Hilbert積分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2004,42(4):489-493.
36. 楊必成.一個Hilbert類不等式的最佳推廣. 吉林大學學報(理),2004,42(1):30-34.
37. 楊必成.一個推廣的Hilbert類不等式及應用. 工程數學學報,2004,21(5):30-34.
38. 楊必成.關于一個Hardy型積分不等式的推廣.南昌大學學報(理),2004,28(3):226-229.
39. 楊必成. 一個加強的Hilbert不等式及其應用.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2001,14(1),40-43.
40. 楊必成. 關于Hardy不等式的一個加強.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2002,15(1),37-39.
41. 楊必成. 關于Hilbert不等式的一個加強及應用.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2002,15(4),387-389.
42. 黃啟亮,楊必成. Gauss積分不等式及其推廣式的最佳值.大學數學,2003(4),95-97.
43. 楊必成.關于一個推廣的具有最佳常數因子的Hilbert類不等式及其應用.數學研究與評論,2005,25(2),341-346.
44. 楊必成. Hardy-Hilbert 不等式的推廣.高校應用數學學報A輯,2005,20(3),351-357.
45. 楊必成. 一個新的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推廣.吉林大學學報(理),2005,43(5),580-584.
46. 楊必成. 一個Hardy-Hilbert型不等式的逆.西南師大學報(自),2005,30(6),1012-1015.
47. 黃啟亮,楊必成.對偶形式的Hardy不等式的加強改進.數學雜志,2005,25(3),307-311.
48. 楊必成.一個較為精確的Hilbert型不等式.大學數學,2005,21(5),99-102.
49. 楊必成,梁宏偉.一個新的含參數的Hilbert型不等式.河南大學學報(自),2005,35(4),4-8.
50. 楊必成. 較為精密的Hardy-Hilbert型不等式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 2005,18(2),140-142.
51. 楊必成 . On the Extended Hilbert’s Inequality and Applications.數學季刊,2006, 21(1), 96-102.
52. 楊必成. 一個逆向的Hardy-Hilbert型不等式.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6,36(11),207-211.
53. 楊必成. 關于Hardy-Hilbert不等式的單參數推廣.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6,36(4),226-231.
54. 楊必成. 一個反向的Hardy-Hilbert積分不等式.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2006,22(3),312-317.
55. 楊必成.一個-2齊次核的的雙線型不等式.廈門大學學報(自),2006,45(6),752-755.
56. 楊必成,詹仕林.一個含參量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云南大學學報(自),2006,28(3),192-196.
57. 楊必成.關于Hardy-Hilbert型不等式的一個加強.上海大學學報(自),2006,12(3),256-259.
58. 楊必成.一個較為精密的Hilbert型不等式.數學雜志,2007,27(6):673-678.
59. 楊必成.一個新的Hilbert型不等式.上海大學學報(自),2007,13(3):274-278.
60. 楊必成.一個新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2007,45(1):63-67).
61. 楊必成.一個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浙江大學學報(理),2007,34(2 ):121 -124).
62. 鐘五一,楊必成.一個新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的含多參數的最佳推廣.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2007,31(4): 410 -414.
63. 楊必成.一個具有最佳常數因子的逆向Hilbert型不等式.廈門大學學報(自),2007,46(5):611-615.
64. 楊必成.一個兩對共軛指數的Hilbert型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2007,45(4):524- 528.
65. 鐘五一,楊必成.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含多參數的最佳推廣.暨南大學學報(自),2007,28(1):20-23.
66. 楊必成.一個多參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2007,32(6):33-38
67. 楊必成.一個推廣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應用.數學雜志,2007,27(3):285-290.
68. 楊必成.一個對偶的Hardy-Hilbert不等式.數學研究與評論,2007,27(4):773-780.
69. 王衛宏,楊必成. 一個改進的Hardy-Hilbert不等式.大學數學,2007,23(6):92-95.
70. 鐘五一,楊必成. 關于推廣的Hardy-Hilbert積分不等式的一個等價式.上海大學學報(自), 2007,13(1):51-54.
71.Bicheng Yang. On an Extension and a Refinement of Van der Corput’s Inequality. Chin Quar. J. Math.(數學季刊),2007,22(1):94-98.
72. 楊必成.一個基本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推廣.大學數學, 2008,24(1):87-92.
73. 楊必成.一個推廣的Hilbert型不等式及應用.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2008,38(5):110-117.
74. 楊必成.一個具有混合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河南大學學報(自), 2008,38(1):12-16.
75. 鐘建華, 楊必成.關于一個較為精密的Hilbert型不等式的推廣.浙江大學學報(理), 2008,35(2):122-124.
76. 楊必成.一個新的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最佳推廣.南昌大學學報(理), 2008,32(1):13-16
77. 楊必成.一個具有混合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推廣.四川師范大學學報(自), 2008,31(3):281-284.
78. 楊必成.一個核含參數且-2齊次的Hilbert型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 2008,46(3):408-412.
79. 楊必成.一個-3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云南大學學報(自), 2008,30(4):325-330.
80. 鐘五一,楊必成.一個含多參量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等價式.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 2008,24(2): 401-407.
81. 王愛珍,楊必成.一個逆向Hilbert型不等式的最佳推廣.武漢大學學報(理),2008,54 (3):275-278.
82. 楊必成.關于一個含參量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 2008,24(3), 489-493
83. 鐘五一,楊必成.一個反向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等價式.大學數學,2008,24(5):89-93
84. Xin Dongmei, Yang Bicheng. A reverse Hilbert’s type inequality with multi-parameter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2008,28(4):968-974.
85. 楊必成.一個新的參量化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 2008,46(5):1085-1090.
86. 鐘五一,楊必成.關于反向的Hardy-Hilbert積分不等式的推廣.西南大學學報(自),2007, 29(4):44~48.
87. 楊必成.一個具有最佳常數因子的Hilbert型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 2006,44(3):333-337.
88. 楊必成.參量化Hilbert型不等式研究綜述.數學進展, 2009,38(3):257-268.
89. 楊必成.一個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 廈門大學學報(自),2009,49(2):165-169.
90. 楊必成.一個實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 吉林大學學報(理),2009,47(5):887-892.
91. 楊必成.一個零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逆式.西南大學學報(自),2009,31(10):143-148.
92. 楊必成.一個基本-1齊次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 上海大學學報(自),2009,15(5):493-495.
93. 楊必成.關于一個核含參數且-2齊次的Hilbert型不等式.浙江大學學報(理),2009, 36(6): 627-63
94. 楊必成.一個具有混合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9,39(21):149-155.
95. 鐘五一,楊必成.一個含多參量的反向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09, 39(10): 170-175.
96. 王愛珍,楊必成.一個含多參量且-4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2009,39(11):152-159.
97. 楊必成,安巖. 一個-3 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應用.河南大學學報(自),2010,40(2):122-126.
98. 楊必成.一個推廣的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2010,48(5): 719-722.
99. 謝子填,楊必成,曾崢.一個新的實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2010,48(6): 941-945.
100. 楊必成.參量化的Hardy型積分不等式.上海大學學報(自),2010,16(4): 404-408.
101. 楊必成.一個實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2010,35(1): 40-44.
102. 辛冬梅,楊必成.一個基本的Hilbert型不等式. 數學雜志,2010,30(3):552-560.
103. 楊必成.一個零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山東大學學報(理),2010,45(2): 103-106.
104. 和炳,楊必成.一個核帶超幾何函數的0次齊次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0,40(18):203-211.
105. 楊必成.一個有限區間逆向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0,40(20):153-158.
106. 楊必成.一個含參數且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 2010,35(6): 31-33.
107. 楊必成.一個推廣的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西南大學學報(自),2010,32(12): 129-132.
108. 辛冬梅,楊必成.一個新的Hilbert型不等式的推廣.數學物理學報,2010,30(6A):1648-1653.
109. Bicheng Yang. On a New Reverse Extended Hardy’s Integral Inequality.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 Exposition, 2011,31(3):474-478.
110. 楊必成.關于子區間逆向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 數學雜志,2011,31(2):292-298.
111. 楊必成.一個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推廣.武漢大學學報(理),2011,57(2): 115- 118.
112. 楊必成.一個非齊次核逆向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2011,49(3): 437-441.
113. 楊必成.關于一個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上海大學學報(自),2011,17(5): 603-605. (15)
114. 楊必成. 關于一個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推廣.山東大學學報(理),2011,46(2): 123-126.
115. 楊必成. 一個零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的推廣.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2011,(4): 36-42.
116. 楊必成,陳強.一個半離散且非單調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2012,50(2): 167-172.
117. 楊必成. 一個新的零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浙江大學學報(理),2012,39(4):390-392.
118. 楊必成,陳強. 一個半離散含多參數的Hilbert型不等式.浙江大學學報(理學 版),2012,39(6): 623-626.
119. 楊必成. 一個含單參數半離散的Hilbert不等式.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8(5): 484-488.
120. 楊必成. 一個新的較為精確的半離散Hilbert型不等式.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2012,50(6): 1081-1085.
121. 陳強,楊必成. 一個半離散非單調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4(4): 33-68.
122. 陳強,楊必成. 一個半離散非單調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5(1): 32-37.
123. 楊必成,陳強. 一個較為精確的半離散的Hilbert型不等式.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35(6): 72-77.
124. 楊必成. 一個半離散含對數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蘭州理工大學學報,2013, 39(3): 147-150.
125. 楊必成,陳強. 一個較為精確的半離散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38(8): 29-34.
126. Bicheng Yang. On a Reverse of Mulholland’s Inequality with Multi-parameters. Advance in Mathematics, 2013,42(3):363-368.
三、國內其它(非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共87篇)
1. 楊必成. 較深刻的Hardy-Hilbert定理的改進.湖南數學年刊,1997,17(2),35-38.
2. 楊必成. Kazarinoff不等式的改進.工科數學,1997,13(1),103-106.
3. 楊必成,李大超. 一個加強的Carleman不等式.工科數學,1998,14(1),130-133.
4. 楊必成, ,吳康.求等差數列前n項等冪和的若干公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1996,(1),129-137.
5. 楊必成,吳康. Stieltjes常數的不等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1996(2),17-20.
6. 吳康, 楊必成. Franel 不等式的若干改進.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1997(3),5-8.
7. 楊必成,吳康. 關于Favard 常數的不等式.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1998(1),12-17 .
8. 楊必成,李慶.復域上的冪和∑nk=1kz 表示公式.湛江師范學院學報(自),1996,17(2),36-39.
9. 楊必成,王根強.關于Riemann Zeta-函數的一個表示公式.韓山師范學院學報(自),1996,17(3),12-15.
10. 楊必成,李大超.關于等差數列倒數和的估計.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1997,10(1), 19-24.
11. 楊必成. 一個改進的Hilbert不等式. 黃淮學刊,1997,13(2),47-51.
12. 魏尚榮,楊必成. 關于 Stieltjes系數的不等式及階的估計.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1996,5(2), 149-151.
13. 魏尚榮,楊必成. Franel 不等式的一個改進.中央民族大學學報(自),1999,8(1),66-68.
14. 楊必成. 關于W. J. Leveque定理的推廣.高等教育科研文萃,三峽出版社,1996,75-76.
15. 李慶,楊必成. 關于應用動態規劃進行管理決策的簡捷算法.穗經學刊,1989 (4),47-50.
16. 楊必成. 關于粘合映射的進一步討論.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86,6(3),50-52.
17. 楊必成. 求鏈群典型基的仿初等變換方法.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88,8(3),13-20.
18. 楊必成. Hilbert空間兩點到閉流形一點的最短距離.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90,10(3),18-23.
19. 楊必成. 限制的加權冪平均距離逼近.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91,11(3),8-13.
20. 楊必成. 同Bernoulli數有關的收斂p-級數的估值公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92,12(3),19-27.
21. 楊必成. 關于∑nk=1kα(α≠-1) 的表示公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93,13(3),1-8.
22. 楊必成. Bernoulli數與∑nk=11/k 的估值公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94,14(3),1-8.
23. 楊必成.聯系Bernoulli數的Zeta-函數新公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95,15(3),9-13.
24. 楊必成. 一個更為精致的Hilbert不等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96,16(3),1-4.
25. 楊必成,高明哲.關于Hardy-Hilbert 不等式的一個注記.廣東教育學報(自),1997,17(3),46-48.
26. 楊必成.關于積分型Hilbert定理的改進. 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98,18(2),1-5.
27. 楊必成. 限制在正實軸上的Riemann Zeta-函數的可和性公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1999, 19(3),29-35.
28. 楊必成. 一個推廣的Hardy-Littlewood-Polya定理.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0,20(2),1-5.
29. 楊必成. 一個加強的Hardy不等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1,21(2),1-7.
30. 楊必成. 關于階乘的一些新的不等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2,22(2),1-4.
31. Yang Bicheng. On Hardy-Littlewood-Polya's Theorem. Journal of Changde Teachers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ucation)2002,14(3),29-32.
32. 楊必成. 關于Hardy-Hilbert 不等式的多參數的推廣. 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3,23(2),1-6.
33. 楊必成. 關于Hardy型積分不等式的一些推廣.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4,24(2).
34. Yang Bicheng and L. Debnath. On Mulholand's Inequality.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Beijing 2002,vol.1,137-138.
35. 楊必成. 權函數的方法與Hilbert積分不等式的研究.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5,25(3),1-6.
36. 楊必成. 關于一個加強的Hardy不等式. 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 2005,25(5),5-8.
37. Bicheng Yang. On the way of Weight Function and Research for Hilbert's Integral Inequality.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2005, Vol. 2, P. 298.
38. 楊必成.一個加強的Hilbert型不等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6,26(5),1-4.
39. 楊必成.關于一個基本的Hilbert型不等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6,26(3),1-5.
40. 楊必成.一個-3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7,27(5):1-5.
41. 楊必成.一個-2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逆.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7,27(3):1-4.
42. 楊必成.例談Hilbert不等式的研究思想與權系數方法.中學數學研究,2007(5):1-2.
43.楊必成.一個基本的-1齊次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推廣.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 2008,28(3):5-10.
44. 楊必成.一個-2齊次的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逆,.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 2008,28(5):5-9.
45. 楊必成.一個正數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的推廣. 湖南理工大學學報(自),2009,22(3):1-6.
46. 楊必成.關于正數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9,29(3):1-8.
47. 楊必成.一個有限區間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自),2009,29(5):1-7.
48. 楊必成.一個精確化的Mulhulland不等式.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30(3):5-11.
49. 楊必成.一個實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 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30(5):1-6.
50. 楊必成.關于有限區間逆向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2010,26(1): 23-28.
51. 楊必成.關于一個實數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2010,23(1):1-5.
52. 楊必成.參量化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的一個應用.新鄉學院學報(自),2010,27(4):1-5.
53. 辛冬梅,楊必成.一個逆向Hilbert型不等式的推廣及其應用. 數學研究,2009,42(4):418-426.
54.楊必成.參量化Hilbert不等式的一個應用.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2010,24(4):78-84.
55.楊必成.關于一個基本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推廣.大學數學,2010,26(5):171-174.
56. 楊必成.一個推廣的Mulhulland不等式.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2010,23(4):1-6.
57. 楊必成.一個參量化逆向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新鄉學院學報(自),2010,27(6):1-4.
58. 楊必成.關于一個基本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推廣.大學數學,2011,27(1):157-160.
59. 楊必成.一個非齊次核含多參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新鄉學院學報(自),2011,28(1):1-3.
60. 楊必成.一個-2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逆式.齊魯師范學院學報(自),2011,26(3): 1-5.
61. 楊必成. 關于一個零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河西學院學報,2011,27(2): 1-5.
62. 楊必成.一個半離散的Hilbert不等式.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31(3): 1-7.
63. 楊必成.一個半離散且正數齊次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32(3): 5-9.
64. 楊必成. 一個半離散且非齊次核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2011,24(3):1-4.
65. 楊必成. 關于一個半離散且非齊次核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自),2011, 40(5): 433-436.
66. 楊必成. 關于一個半離散的Hilbert型不等式.汕頭大學學報(自),2011,26(4):5-10.
67. 楊必成.一個全平面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31(5): 5-10.
68. 楊必成.一個半離散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新鄉學院學報(自),2011,28(5):385-387.
69. 楊必成. 一個半離散非齊次核的Hilbert不等式.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32(4): 5-10.
70. 楊必成. 一個較為精確半離散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湖南理工學院學報(自),2011,24(4):1-6.
71. 楊必成. 關于一個非齊次核的Hilbert型算子及應用.應用泛函分析學報,2012,14(1):84-89.
72. 楊必成. 兩類較為精確半離散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新鄉學院學報(自),2012,29(1):1-5.
73. 楊必成. 兩類較為精確半離散逆向的Hilbert不等式.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2012,25(1): 9-14.
74. 楊必成. 關于一個較為精確的半離散Hilbert不等式.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2012,26(2): 63-68.
75. 楊必成. 關于兩類較為精確半離散非齊次核逆向的Hilbert不等式.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32(3): 1-7.
76. 楊必成. 兩類較為精確半離散非齊次核逆向的Hilbert不等式.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33(3): 11-18.
77. 楊必成.關于Hilbert積分算子的一個分解.應用泛函分析學報,2012,14(2):120-124.
78. 楊必成. 一個較為精確多參數半離散的Hilbert型不等式.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7(4): 373-377.
79. 楊必成. 一個半離散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河西學院學報,2012,28(5): 8-13.
80. 楊必成. 兩類半離散含對數齊次核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 32(5): 1-7.
81. 謝明初,楊必成.激進建構主義:一個后現代數學教育觀.教育導刊,2012(11):14-17.
82. 楊必成. 關于一個核含參數且-2齊次的Hilbert型不等式.中國教育探索與研究,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3:147-151.
83. 楊必成. 兩類半離散含對數非齊次核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井岡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4(2): 1-6.
84. 楊必成. 兩類較為精確半離散逆向的Hilbert型不等式.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 33(3): 1-7.
85. 楊必成,丘文.一個全平面-2齊次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不等式研究(第二輯),47-53.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漏報)
86. 丘文,楊必成.一個零齊次核含多參數的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不等式研究(第二輯),3-8.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2.
87. 楊必成. 論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及其算子表示.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 33(5): 1-17.
所獲榮譽:
1. 2007年,獲“廣東省師德先進個人”稱號。
2. 獲“全國創新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
3. 2010年,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
4. 獲“人民功臣 祖國的驕傲”稱號。
5. 2014年,被評為科學中國人(2014)年度人物。
所獲獎勵:
1. 1990年3月 獲"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三等獎"。
2. 2000年7月 獲編入<<中華人物辭海><國魂——中華新世紀興國英才傳略>>證書。
3. 1998年8月 獲 "第二屆華中地區科技推廣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4. 1998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一等獎"。
5. 1998年12月 獲 "世界名人"證書(NO.020435)。
6. 1999年2月 獲 "第二屆華中地區科技推廣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7. 1999年 編入《中國數學家與數學英才大辭典(第一卷)》(p.265)。
8. 2000年2月 獲 "世界華人科技推廣普及聯合會優秀論文獎"。
9. 2000年2月 獲 "第三屆華中地區科技推廣大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
10. 2000年4月 獲 "北方高校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論文編號:M10052734)。
11. 2000年 獲編入《世界優秀華人教育專家--中國教育專家人才名典》證書(NO.01069)。
12. 2000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一等獎"。
13. 2000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14. 2001年3月 獲 "首屆東方名人成就獎"證書。
15. 2001年4月 獲 "北方高校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 論文編號:2054854240)。
16. 2001年4月 獲 "北方高校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 論文編號:M10133496)。
17. 2001年11月 獲 "美國傳記研究中心(American Biographial Institute,Inc) "頒發"美國榮譽金牌 (AMERICAN MEDAL OF HONOR)"。
18. 2002年4月 獲 中國科協學術委員會 "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19. 2002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特等獎"。
20. 2002年9月 獲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三等獎"(共3項)。
21. 2002年11月 獲"首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優秀論文三等獎"。
22. 2003年12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3. 2004年2月獲華夏"精英杯""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
24. 2004年9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5. 2005年9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6. 2006年9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7. 2007年11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8. 2008年11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29. 2009年7月獲 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International Biographical Centre, Cambridge, England) “Leading Scientists of the Word 2009”榮譽證書。
30. 2009年12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31. 2010年12月獲"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
32. 2010年,被中國教育界聯合會授予年度“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證書。
33. 2010 年, 被中國創新教育協會授予年度“全國創新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榮譽證書,及“全國創新教育科研成果獎大賽一等獎” 榮譽證書.
34. 2010年,獲入編《學術之路》(P。98,中國未來研究會編).
35. 2010年,獲入編《創新中國》(P。355,國家行政學院編).
36. 2010年,獲入編《邁向世界的中國科技》(P。145,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編).
37. 2011年,獲入編《百年中國》(中國未來研究會編).
38. 2011年,獲入編《環球聚焦——2010貢獻中國年度人物榜》(P.161,環球聚焦雜志社)。
39. 2011年12月獲"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科研貢獻獎。
40. 2012年12月獲"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科研貢獻獎。
41. 論文獲首屆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研成果一等獎(中國教育發展學會)。
42. 2013年12月獲"廣東第二師范學院科研貢獻獎。
43. 2013年4月獲入編《走近大家》(p.100,中國未來研究會編)。
44. 2013年獲入編《當代影響力人物金典》及封面人物(p.220-225,中國文獻出版社)。
45. 2013年獲入編《科教興國》(p.76-77,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46. 2013年獲入編《創新之路——中國技術市場30年》(p.382-392,中國技術市場協會)。
47. 2013年獲入編《海陸豐歷史文化叢書(卷三)——教育與科技》(p.243-258,廣東人民出版社)。
學術交流:
1. 2002年,應邀在ICM-2002 Section 8 (8月22日)發言。
2. 2005年7月10-12日,在廣東教育學院成功主辦了"第三屆全國不等式學術年會",并主編了《學術年會論文集》。
3. 2005年8月,應邀在“第二屆應用數學國際會議”(保加利亞)作30分鐘學術報告。
4. 2008年7月4日,在“第五屆非線性分析國際會議”(美國)作45分鐘邀請發言,并參與主持大會發言。
為充實我院研究生的學術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學校和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10月9日8:30在院會議室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數學講座。本次講座很榮幸邀請到了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數學系前主任,現任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不等式研究會理事長,Yang-Hilbert不等式理論的創立者楊必成教授,以自己的“數學家的追夢路”的親身經歷,生動形象地給參加講座的老師和學生講述了一個數學家的追夢路和數學的魔力。本次講座由莫宏敏副院長主持。
楊必成教授首先從自己的經歷說起,他從小就憧憬著長大后成為一名數學家,但初中畢業時卻受到父親歷史問題牽連而輟學,打了2年零雜工后才重新參加中考,1966年,正當他準備著數天后高考時,又遭遇了文革浩劫!被迫中斷學業,編入“知青”行業。在漫長的務農生活中,他白天干農活,晚上在煤油燈下讀書,自學《高等代數》和《微積分》等課程。1977年底恢復高考,他以數學滿分的成績考上大學,從那刻起,他踏上了他的追夢路。隨后楊必成教授就他的研究方向以及豐碩的成果做了介紹,并表示繼續帶領他的不等式科研團隊,開展對半離散Hilbert型不等式新領域的研究探索,他將繼續闖關奮進,以實現其建立Hilbert型不等式算子理論的夢想宏愿。
將近2個小時的講座,在楊必成教授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執于探微、勤勉治學的人生談話中飛逝,講座結束后,但楊教授那種執著的精神意猶未盡,引人深思。
來源:吉首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2013-10-10
2012年3月15日,中山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學校為幫助教師提高科研意識,掌握科研方法,拓展科研思路,邀請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楊必成教授來校進行數學教研方法的講座。楊必成在講座中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歷程和從事科研活動的感受,重點講述了科研精神、科研品質和成功之道,強調科研不是閉門造車,要多與同行交流、合作,通過與同行的交流和合作,準確把握本學科的發展動態,并取得學術背景互補,營造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的學術氛圍。
我鎮70余位初中數學教師聆聽了楊必成教授講座,獲益匪淺。
楊必成教授簡介:
楊必成 男,64歲。 1947年8月生,廣東汕尾人。1982年1月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士學位。1998年評為數學教授,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數學系前主任,現任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廣東數學會理事,廣東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全國不等式研究會理事長。現為美國數學會及美國數學聯合會會員,德國《數學文摘》及美國《數學評論》評論員,“Journal of Inequalities in Pure and Aplied Mathematics”,“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及《不等式研究通訊》主編。
研究基金:廣東高校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科研基金資助項目。
研究方向:可和性,實分析,算子理論,解析不等式。
科研業績:自1986年以來,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數學研究論文270多篇,其中45篇為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14篇在國內權威刊物。2009年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了楊必成47萬字學術專著:《算子范數與Hilbert型不等式》;9月,國外出版社亦出版了他的英文專著《 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譯名);2011年1月出版他的另一部英文專著《離散的Hilbert型不等式》(譯名)。2002年,楊必成應邀在ICM-2002 Section 8 (8月22日)發言;2005年7月,楊必成在學院主持“第三屆全國不等式學術年會”; 2005年8月,楊必成應邀在“第二屆應用數學國際會議”(保加利亞)作30分鐘學術報告。2008年7月4日,楊必成在“第五屆非線性分析國際會議”(美國)作45分鐘邀請發言,并參與主持大會發言。
獲獎情況:曾獲20多項院級以上獎勵。其中包括:
“世界華人科技推廣普及聯合會優秀論文獎(2000年)”;
“中國科協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2002年)”;
“廣東教育學院優秀論文特等獎(2002年)”;
“廣東教育學院科研貢獻獎(2003-2011,九次)”;
“廣東省師德先進個人(2007年)”;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010)”
來源:東莞市中大外國語學校
——記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楊必成
德國數學家克萊因說:“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學可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能給予以上的一切。”
千百年來,世界各國的數學家以各自的理解和認識賦予了數學思辨的光芒。在奇幻的數學世界中,不等式尤其使人著迷。曾經有人這樣評價說:“不等式的重要性,無論怎么強調都不會過分”,它的無窮魅力令人們對它的研究從未停頓過。
20世紀初,德國偉大的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創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Hilbert不等式”,但遺憾的是,深奧的Hilbert不等式理論歷經百年也未能深入推進。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一大批數學研究者對Hilbert不等式的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其中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數學系教授楊必成的研究成果更是填補了Hilbert型不等式的理論空白。
志存高遠必成才
在解放戰爭初期隆隆的槍炮聲中,楊必成出生在廣東省粵東沿海的邊陲小鎮——汕尾的一個貧窮小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受到了父母的良好啟蒙。讀初中時,在北大讀書的哥哥給他寄來了科普讀物,一則“熊慶來慧眼識羅庚”的小故事更萌發了他的夢想,從那一刻開始,他將夢想表述為——長大了成為像華羅庚一樣出色的數學家。
然而,立志易、踐志難。追夢的路上充滿荊棘,會一步一步地經歷挫折。他初中畢業那年,由于受父親“歷史問題”的牽連,被迫中斷了學業,考不上高中!輾轉兩年后,才戲劇性地舊夢重圓。他深知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唯有更加努力才無愧于心。可正當他暢游數學之海時,1966年臨近高考,一場始料不及的“停課鬧革命”又一次擊碎了他的夢想。
在那舉國遭難的歲月里,楊必成遭受到天災和人禍的無情打擊、心靈與尊嚴的雙重折磨,頭腦中的數學符號,在親歷抄家、游街、武斗、牛欄、學習班、收容所等文革術語后消磨殆盡。1968年,他理所當然地被編入知青行列,成為廣袤大地中一名辛勤勞作的農夫。
上帝總是樂于考驗他最偏愛的孩子。下鄉期間,楊必成頭部的棍傷尚未痊愈,又在勞動中被雷電擊傷,舊患新殘,導致他落下了頭疼和失眠的后遺癥。可腦傷不算什么,要命的是被編入另類、歸入另冊,感覺前途迷茫。萬般無奈之中,他記起了貝多芬的幾句格言:“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力的無家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他不能當一個弱者,因此,辛勤勞作之余,農家茅屋、煤油燈下,自學《高等數學》成了他的唯一樂趣。
1977年底全國恢復高考的消息,使年過而立的單身漢楊必成萌發了重溫舊夢的念想,伴隨著“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終他以數學超滿分(200分:必答題與附加題各得100分)的成績考上華南師大數學系。從此,他的數學之夢終于可以重新揚帆起航了。
在大學,楊必成如同久逢甘露的幼苗般如饑似渴,平時除了三餐和定時的運動外,余下的時間都撲在學習上。由于用腦過度,常引至舊患發作,令他頭疼欲裂,但他卻從未放棄過對近代數學的鉆研,楊必成常常打趣說,那時候的生活是“痛并快樂著”。憑借頑強的毅力,他不僅做完吉米多維奇《數學分析習題集》(前蘇聯)的4000多道習題,還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了不少與數學史、數學思想方法有關的書籍,為之后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畢業后,楊必成被分配到廣東教育學院(后更名為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數學系任助教,從此,他開始一邊教書育人,一邊繼續摸索通往數學王國的路徑。
盡管楊必成對數學的情懷是熾熱的,但是他也曾經感到迷茫。有一段時間,他并不知道自己未來到底要做什么,直到中科院數學所教授呂以輦的出現,才使他的數學之路逐漸清晰明朗起來。
1994年,楊必成試著用級數求和的估值理論解決一些與冪和有關的古典數學問題,在呂教授的耐心指導及推薦下,他首次在核心期刊《數學的實踐與認識》發表了關于該課題的論文,這使他做好數學研究的信心倍增。不久,楊必成與中大教授合作,在核心期刊發表了多篇關于可和性理論及其應用的論文。
不知道是不是楊必成的執著感動了上帝,1994年年底,他的頭疼病突然奇跡般的痊愈了,這令他如虎添翼。憑借這股東風,楊必成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尋找感興趣的研究課題,經過3個多月的耐心檢索,他終于把目光收攏到Hilbert不等式的論題上。此后,他在繁忙的教學、管理工作之余,全身心地投入Hilbert型不等式的理論探索中去。
汗雨催開千里綠
Hilbert不等式的奇特之處,在于將兩個互不關聯的實賦范空間,建立起一種美妙的聯系。可能是理論背景過于深刻的緣故,使得該不等式既耐人尋味,又誘人求解思索。1925年,英國著名數學家哈代率先引入一對共軛指數,成功地推廣了Hilbert不等式,史稱“Hardy-Hilbert不等式”;1934年,哈代等還出版了題名“Inequalities”的專著,系統闡述了-1齊次核Hardy-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在以后的漫長歲月里,隨著近代分析學的蓬勃興起,以Hardy-Hilbert型不等式為代表的Hilbert型不等式也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奇怪的是,“Inequalities”的基本成果卻無甚變化,從1935年到1997年近62年的光陰,竟成為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研究的“空白期”。
“九州生氣恃風雷”。1991年,我國知名數學家徐利治教授發表了兩篇旨在改進Hilbert不等式的論文,首倡用權系數方法以建立加強型的Hilbert不等式及Hardy-Hilbert不等式。他還提出公開問題,征求加強式中內常數的最佳值。
1994年年底,腦傷初愈的楊必成閱讀了徐教授的論文,利用改進的Euler-Maclaurin公式,解決了徐的第一個公開問題,求出了內常數的最佳值。不巧的是楊必成的論文“撞車”了,遺憾之余更加激起了他繼續破解難題的決心。1997年,楊必成與湖南吉首大學的高明哲教授合作,在權威期刊《數學進展》發表論文,圓滿解決了徐教授的另一個公開問題。然而,這類成果并沒有逾越-1齊次核Hardy-Hilbert型不等式的理論框架。
1998年是楊必成學術道路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他終于取得了科研突破。通過深入研究探索,他在美國SCI期刊《數學分析及應用雜志(JMAA)》率先發表了推廣Hilbert積分不等式的論文。該文引入獨立參量及Beta函數,優化權系數方法,創造性地把對-1齊次核Hardy-Hilbert不等式的研究提升到對一般負數齊次核相關不等式的研究,從而拓寬了研究渠道。由此而來,開啟了對Hilbert型不等式的全方位、多角度探索。論文發表后,引來不少研究者的關注,美國《數學評論(MR)》及歐洲《數學文摘(ZM)》均對此文作了評論。此后,“參量推開自由路,論文泊泊又源源”,楊必成對Hilbert型不等式的研究如魚得水。
2003年,楊必成與希臘數學家Th. M.Rassias合作,在SCI期刊《數學不等式及應用(MIA)》發表了長達34頁的綜述論文,對引入獨立參量的大量研究成果及方法作了歸納評論;2004年,他發現了對偶的Hardy-Hilbert不等式,同年,為科學表示引入多參量的推廣不等式,他發表了配置兩對共軛指數輔以獨立參數的參量化思想,由此催生了新的不等式理論;2005年,他構造了逆向的Hilbert不等式,完成了Hilbert型不等式的參量化表示。
在研究上屢戰屢勝的楊必成決定乘勝追擊,向Hilbert型不等式抽象化刻畫這一難關進發。2006年后,受英國數學家K.W.Zhang用算子理論改進Hilbert不等式的論文所觸發, 楊必成在包括《數學學報》(英文版)在內的近十個SCI期刊發表論文,用線性算子刻畫一般負數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2007年,他構造了實數齊次核的Hilbert型不等式,為最終建立Yang-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作了準備;2008年7月,他在“第五屆非線性分析國際會議”(美國)作45分鐘邀請發言,對非齊次核Hilbert型算子及其應用作了深入探索;2009年,他在《數學進展》發表了《參量化Hilbert型不等式研究綜述》一文,以紀念Hilbert不等式誕生100周年;2014年,他發表了齊次與非齊次核Hilbert型積分不等式的等價聯系,簡化了理論描述。
“思維獨幟一旗紅”。至今,楊必成已發表了370篇數學論文,其中近70篇為SCI收錄。從2007年起,年已“耳順”的他開始潛心整理發表成果,總結各個門類的Hilbert型不等式及其算子刻畫的一般思想方法,在國內外出版了9部數學專著,系統建立了積分、離散及半離散的實數齊次核Yang-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大大拓展了經典的-1齊次核Hardy-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
誠然,楊必成在數學上的成就為他帶來了無數的光環,但最能令他會心一笑的,是他圓了五十多年前的數學家之夢,誠所謂“大器晚成”!
來源:科學中國人 2015年第1期
其它媒體報道:
1. 2005年10月28日,《汕尾日報》載文《在數學王國里自由探秘》及編后絮語《精神的“青年氣概”》,報道楊必成的科研事跡。
2. 2005年12月15日,《汕尾日報》載文《逐浪行》(長詩),贊揚楊必成的科研事跡。
3. 2006年3月12日,《汕頭特區晚報》載文《老同學“兩百分”》,報道楊必成治學事跡。
4. 2009年10月,美國國際傳記中心(American Biographical Institute, Inc.)出版“Great Minds of the 21th Century”(Fifth Edition),里面記述了楊必成的科研業績。
5. 據《2009年版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等研制,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2009年)報告,2003-2007年發表論文于2008年被引用頻次數學類全國前20名排名中,楊必成名列第二。
6. 2010年,科技部主辦雜志《科技中國》(第10期第103頁)載文《楊必成:追夢數學之旅》,報道楊必成科研事跡。
7. 2010年,科技日報主辦雜志《中國科技財富》(第12(下)期第168-169頁)載文《孜孜以求,事業必成》,報道楊必成科研事跡;2011年3月,該雜志(2011年,第2期(上)第20-37頁)載文《追夢人,永遠年輕——記數學不等式園地的拓荒者楊必成》(3萬字),報道楊必成傳奇一生。
8. 2010年,科技部主辦雜志《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第12期第43-44頁)載文《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勤勉治學執于探微》,報道楊必成科研事跡,并加入“封三照片”及文字說明。
9. 2010年,科學院主辦雜志《科技促進發展》(第9期第67-69頁)載文《惕勵不懈鑄輝煌》,報道楊必成科研事跡。
10. 2011年3月,科技部主辦雜志《中國新聞》(兩會特刊)載文《“數”寫精彩人生》,報道楊必成科研事跡。
11. 2011年3月,科技部主辦雜志《中國科技成果》(第3期)載文《汗雨催開千里綠,思維獨樹一旗紅》,報道楊必成科研事跡。
12. 汗雨催開千里綠,思維獨樹一旗紅 ——記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的探索者楊必成教授,中國科技成果,2011(7):80.
13. 一個“老三屆”學人的數學情結 ——記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楊必成, 科技創新與品牌,2011(6): 99.
14. 百年滄桑話“希爾伯特不等式”——訪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楊必成, 中國科技縱橫,2011(7上 ):74-75.
15. 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勤勉治學,執于探微——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專家楊必成教授,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1(3)封三.
16. 志存高遠必成才——記數學不等式園地的拓荒者楊必成教授,今日科苑,2011,20:42-43.
17. 數學之樹長青——訪數學系楊必成教授,廣東第二師范學院院報,2012.3.19版。
18. 心中有“數”應無憂——記大器晚成的數學家楊必成教授,海峽科技與產業,2012,6:75.
19. 數學之樹常青——楊必成教授的治學探微之旅,中國高校科技,2012,5:78-79.
20.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楊必成教授簡介,中國高校科技,2012,5:插頁.
21. 楊必成:用信念譜寫輝煌——記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的拓荒者楊必成,科技文摘報,2012.9.28版.
22. 2013年1月30日,科技部主辦《科技日報》載文:《楊必成: 大器晚成的數學家》.
23. 2013年,共青團中央主管雜志《中華兒女》(2013年海外版第29頁)載文:《大器晚成一學人——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的創立者楊必成教授》.
24. 2013年9月18日,《科技日報》載文:《楊必成:填補Hilbert型不等式理論空白》.
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簡稱: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免責聲明:
1、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是:“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的大型云平臺,平臺主要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與科技創新人物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實現融合創新,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智力支持,為產業智能化提供支撐,加快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2、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暨“互聯網+”科技創新人物開放共享平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都是采用計算機手段與相關數據庫信息自動匹配提取數據生成,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發現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請編輯詞條。
4、如果發現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提供的內容有誤或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向本站反饋,網站編輯部郵箱:kjcxac@126.com。
5、中國科技創新人物云平臺建設中盡最大努力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難于確認不可避免產生錯誤。因此,平臺信息僅供參考,對于使用平臺信息而引起的任何爭議,平臺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