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梨樹輪紋病
近年來,梨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不同農戶之間,種梨的收入相差甚遠,管理水平較高的農戶,每畝梨樹純收入在5000元以上,管理較差的只收入千元左右,有少數農戶因病蟲為害還逐年將梨樹砍掉改種其它作物,其中梨樹的輪紋病也是致使砍梨毀園的重要因素。
梨樹的輪紋病是大田種植梨樹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不但為害梨樹的果實,還為害樹干、樹枝及葉片,導致部分樹枝枯死,果實潰爛,尤其是容易感病的品種,爛果率常達30%~50%,對梨樹的產量與品質影響是很大的。
根據農業科研部門的研究與觀察檢測,梨樹輪紋病的病原菌多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在感病的樹干或枝條以及枯爛的病果上越冬,當氣溫在20℃以上時,孢子則隨風雨傳播,從樹干的皮孔和果孔上入侵,一般梨樹落花后半月左右開始入侵,至7月中旬為最高侵染期,病菌的潛伏期達3個月左右。樹干發病后,形成近圓形或扁圓形病斑,造成樹皮皮孔增生,形成病瘤,病瘤和周圍樹皮壞死,極為粗糙,病菌有時危及到木質部,影響養分、水分的輸送與貯藏,削弱樹勢,嚴重為害的會致使樹枝或整株枯死。當果實成熟期遇到持續高溫高濕天氣時,會誘使輪紋病快速發生,病果開始以果孔為中心發生圓形或扁圓形水漬狀褐色斑點,然后病斑擴大呈暗紅色,并有同心輪紋,有的還外露褐色汁液,后期病果失水變黑,不能食用,更談不上貯藏運輸。輪紋病在采收期若遇干旱年份發病較輕,常常被人們忽視。從氣候的變化概率來講,十年中大約有四年梨子采收期雨水較多,為了減輕輪紋病對梨子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必須及早地從預防入手,在產前產中嚴加防范。
首先,在農業防治措施上,一要在梨樹休眠期,徹底清理果園,掃除爛果,修理病枝,帶到園外集中燒毀;二要施好芽前肥,培養樹體,增強抗病能力。
其次,在早春梨樹發芽前,刮除樹干病瘤,在刮除的病部涂刷10%果康寶(福美胂)膜懸浮劑20倍液,或1%硫酸銅液,或噴灑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噴2.2%843康復劑原液(腐殖酸銅),給病部消毒。在梨芽膨大期,噴3~4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噴五氯酚鈉100倍液,或噴3波美度石硫合劑加五氯酚鈉100倍液。
第三,生長發育階段,在落花后7天內噴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0%國產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80%進口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甲硫銅300~400倍液。當幼果膨大期,噴25%多菌靈600倍液,或倍量式波爾多液200倍液。為了鞏固防治效果,一般每隔10~15天噴藥一次。
高級農藝師 余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