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病防治技術
當前,我縣已進入養蠶季節,為了防止蠶病的發生,要做好如下幾方面工作:
一、養蠶前設施:
加大對桑園的投入,多施有機肥,加強病蟲害防治,全面提高桑葉品質。加強對包括蠶房在內的大環境的消毒,要求集中堆放蠶沙,統一消毒處理。小蠶共育室要加強技術管理,加大投入,加強消毒防病意識,聘請的工人要求技術操作熟練。小蠶共育室和廣大蠶農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養蠶,養蠶批次不能太密,我們建議最好15-20天養一批蠶比較合理。積極參與縣、鄉(鎮)等各級組織的培訓班,嚴格按照標準化技術養蠶。
二、消毒是養蠶成敗的關鍵:
蠶前消毒做到“六要”,一是蠶室要打掃清潔。要求達到眼看無揚塵 , 手摸無灰塵,內外部一樣。二是蠶具要洗凈。大小蠶具拿到干凈的流動水中徹底洗干凈 , 然后放在烈日下曬干。三是消毒藥劑要配準若漂白粉有效氯含量為 25%, 則 1 公斤漂白粉加水 24 公斤充分攪拌取其澄清液 , 即 1% 有效氯漂白粉液。四是藥液要噴得勻。液體消毒劑如漂白粉澄清液、石灰漿、 消毒凈等要用噴霧器噴灑 , 要求面面噴到 , 不留死角 , 噴灑結束后蠶室要關門保持半小時濕潤。氣體消毒要架空蠶具 , 封好門窗縫隙 , 密閉 12 小時以上。五是要對癥用藥。如石灰漿只對病毒病有效 , 抗菌劑防僵粉對真菌病有效 , 不能用石灰來防治真菌病。 六是消后要注意維持。消毒后的蠶室、蠶具要防止病原再污染 , 做到出入己消毒過的蠶室、貯桑室要換鞋 , 未經消毒的蠶具不能拿進蠶室。
三、蠶期中消毒要堅持 “四點 ”:
一是蟻蠶第二次給桑前、各齡起蠶和眼蠶宜撤防僵粉 ,1-2 齡小蠶眠期宜撒新鮮石灰粉與焦糠混合成 “ 三七 ” 糠。大蠶期堅持每天撒一次新鮮石灰粉 , 進行蠶體、蠶座消毒。
二是添食蠶用氟哌酸和滅蠶蠅。 3-5 齡起蠶 ,5 齡第 3 、 5 日及見熟前添食 1 次 500 單位的蠶用氟哌酸 ,4齡第 3 天及 5 齡第 2 天、 4 天、 6 天各添食 500 單位的滅蠶蠅。
三是及時淘汰弱小蠶和病蠶。平時仔細觀察蠶群 , 發現有蠶色不正常 , 游走不眠、蠶體瘦小不肯吃桑的要及時淘汰。淘汰蠶要投入石灰缸中消毒后深埋 , 切不可喂雞、鴨或隨地 亂扔,以防造成環境污染。
四是蠶室門口放石灰 , 進入時踏石灰消毒鞋底。堅接做到切桑、給桑前或除沙后洗手,除沙后清掃、消毒地面后再給桑。每天用 0.5% 有效氯漂白粉液或石灰消毒室內、外環境。
四、蠶期結束后要做好回山消毒:
一是病死蠶、不結繭蠶、蠶沙的處理。采繭前后收集的病死蠶、不結繭蠶、蠶沙等要及時清理 , 倒入蠶沙坑用 1% 漂白粉或 1%-2% 石灰漿噴灑消毒后封蓋漚制。
二是族具處理。不能用的舊蔟具要集中燒毀 , 還能用的族具要用火燒去浮絲 , 刮去污漬 ,消毒、暴曬后整理成捆 , 放在高處等候下批蠶使用。
三是環境處理。徹底清掃蠶室內外 ,用 1% 有效氯漂白粉液或 2% 石灰漿噴灑蠶室內、外消毒。
四是清洗消毒。將蠶匾、蠶架、蔟架等大蠶具和塑料薄膜等放進干凈的自來水中浸泡洗刷 , 然后再日光消毒 , 妥善保管。